1905年6月13日,陈云诞生于上海青浦练塘镇一户贫苦农家。陈云家里既无田地,又无房产。父亲陈梅堂,务农兼做手工业。母亲廖顺妹,祖籍广东,其父早年随太平军北上嘉兴,失败后在练塘成家,以修船为生;其母练塘泖东人,生有一女二男。陈云有一个姐姐,名陈星,年长他八岁。陈云两岁时,父亲病故,一家三口,全靠母亲帮人做散工及缝衣度日;四岁时,母亲因劳成疾,也离开了人世。陈云的外祖母怜惜陈云姐弟俩,把他们接过去和舅舅、舅妈一起过。陈云六岁时,外祖母病故。临终前,她叮嘱儿子廖文光,将陈云立嗣为子,并抚养好陈星。舅舅遂认陈云为养子,改陈云姓廖,名陈云。廖文光,俗名龙相,心地善良,性情温和,爱好文艺,起初开了个裁缝铺,后因生意冷清,改营小酒馆,勉强维持生计。舅母是个勤快和善的妇女,但手脚均患风湿病,仅能料理家务。<br> 陈云自幼丧父失母,过早领略了人间的悲苦。他性格内向、沉静,据幼时的伙伴回忆,常常是其他孩子在一起玩耍、嬉闹,而他则静静地站在一旁看。他从小就非常懂事,知道体恤大人的艰辛。舅母身体不好,他是舅母的小帮手,小酒馆劈柴、洗菜之类的杂活儿,全由他承担。舅舅和舅妈都很喜欢他,把他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看待。<br> 1913年,陈云满八岁,舅舅送他进私塾,读《三字经》、《百家姓》等书,习毛笔字。九岁那年,舅舅又送他到镇上贻善初等小学读书。他聪颖好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诚挚待人,深得同学信赖。平日下课后,他仍帮家里劈柴、烧火、担水、洗菜、打扫屋子,不仅使舅父母感到欣慰,也颇受街坊邻居夸奖。<br> 1916年,陈云初小毕业。这时,舅母生了一个儿子,风湿病更趋严重,致使家境困难,陈云未能继续升学。次年夏,舅母病情好转,加上亲戚资助,陈云得以进青浦县立乙种商业学校读书,寄宿在县城内一中药仓库里。两个月后,资助中断,陈云被迫停学。这次在校时间虽短,但学会了珠算和记账。辍学回家后,陈云一面在家烧火、打杂,一面照顾体质孱弱的表弟。廖家小酒馆有一位常客,叫杜衡伯,是镇公立颜安国民小学的第一任校长。他见陈云总蹲在灶前烧火,便与陈云攀谈起来。杜先生发现陈云口齿伶俐,记性很好,初小学的知识对答如流,不觉引起他的注意。他向廖文光提出,要免费收陈云到颜安小学高小部继续学习。于是,陈云又有了上学的机会。<br> 1917年秋,陈云入颜安小学高小部读书。这所小学按照新式学校编制和教学,除国文、算术外,还设英文、地理、体育等课,并聘请了一些接受新文化、新思想的老师来校授课。陈云很快适应了这里的教学方法和进度,成绩依然名列前茅,并连获品学兼优奖状。在这里,陈云不仅能流利地背诵《古文观止》上的名篇,打牢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而且接触到了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的维新变法、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社会变革思潮,大大开阔了视野,在幼小的心灵中滋生了民族自强的情感。<br> 陈云自小喜欢江南丝竹。离他家不远有个隐真道院,道院中有个小道士叫万隆泰与他相处很好。陈云平日做完功课和家务,常去道院,向万隆泰学拉二胡、吹箫和笛子。陈云还十分喜欢听评弹。镇上有个畅园书场,离他家也不远,他没事常去那里。由于没钱,就站在书场内的墙边听书,人称听“戤壁书”,也叫听“站书”。开始,是跟着舅舅去听,以后长大了,就独自去。由于记性好,每次听书回来,都能原原本本讲给别人听。从书中,他得到不少生动的历史知识,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br>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的洪流波及到了陈云的家乡。在颜安小学组织的声援北京学生的活动中,由于陈云威信高,口才又好,所以很自然地成为同学们的核心人物之一。他们将高小部的师生组成救国十人团和宣传队,连日赴镇上街头、明园寺及小蒸等地,游行、演讲、募捐、表演短剧,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的罪行,号召乡亲们抵制日货。陈云参加了短剧《叶名琛》的演出。叶名琛是清末两广总督,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进攻广州,他既不领兵抵抗,也不弃城出逃,结果当了俘虏,被押到印度,死在那里。这出戏以叶名琛的下场告诫人们,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不反抗,只有死路一条。陈云表演时很人戏,有一次演到表现帝国主义罪恶的时候,义愤填膺,脚向地上使劲一顿,手在桌上猛力一拍,把桌上的茶壶都给碰翻了。年仅14岁的陈云经受了这场爱国运动的洗礼,也在运动中表露出很强的组织才能和沉着、坚毅的性格。<br> 是年5月底,陈云毕业于颜安小学高小部。为了不再加重家里的负担,他放弃了继续求学的念头,想在外面找份工作,接济舅父母。正在这时,陈云在颜安小学的老师张子谦,受杜校长之托,通过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的弟弟张子宏,替陈云在商务印书馆找了个学徒的工作。年底,陈云离开练塘镇,登上了东去上海的小船。<br> 到了商务印书馆,陈云被分配到发行所文具仪器柜当学徒。当时,陈云的个子比较矮小,仅比柜台稍高一点儿。一些老职工认为他做不了卖货的工作,文具柜主任说:“试试看吧!”陈云从小吃过苦,这点儿困难难不倒他。他在柜台前放了个长条凳子,站在上面,照样可以接应顾客。由于悟性高,又刻苦谦虚,所以,他很快熟悉了业务,受到老职工的称赞和信任。<br> 商务发行所每天早晨8点钟开门,晚上8点钟收市,全天营业12个小时,加上从发行所到宿舍的往返时间,每天工作实际超过十四五个小时。许多工友下班后一回到宿舍就早早歇息了,而陈云却不同,总是最后一个休息,最早一个起床。每天清晨天未放明,他便起身读书、练毛笔字、念英语。在学徒的5年期间,陈云看遍了书店中的童话、章回小说、少年丛书,还利用业余时间到商务印书馆办的上海图书学校学习了三年。在图书学校,主要是学习中英文和书店店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结业后,他开始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政治书籍,以探求救民强国的真理。所以,陈云虽然只有高等小学学历,却是当时发行所年轻同事中学识最渊博的一个。<br> 商务印书馆内当时流行奢侈的风气,不少青年职工和学徒都受到传染。但陈云不为所动,总是保持克勤克俭的生活作风,省吃俭用。学徒月薪很少,第一年两元,第二年四元,第三年六元。即使这样,陈云仍然能把钱积攒起来,除寄给舅父母外,还能资助有困难的同事。他待人谦和,一视同仁,在与同事相处中,偶遇意见相左,特别是对方明显不对,他也从不急躁或大声争辩,而是耐心听对方把意见讲完,然后分析情况,说明道理,直到对方心服口服。他做事有主见,而且有很强的自制力。正是由于陈云有这些好的品质,所以他年纪虽小,却在工友中有很高的威望,大家有事都找他说,也以和他做朋友为荣。<br> 1925年初,陈云学徒期满,转到商务发行所上海虹口书店当店员,月薪9元。<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