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清香茶道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400445
  • 作      者:
    卢琼主编
  • 出 版 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也可以说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把当时所倡导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寓于饮茶的活动之中。这两个基本点,在唐人陆羽《茶经》中都明显得到体现。
    茶对中国人而言,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茶蕴含特有的文化内涵,了解中国的茶文化,也就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人的灵魂特质。
    本书就从茶的产生、发展、影响、茶道以及茶的品种和茶具等方面为大家呈现茶的文化大世界。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茶史
    第四节  宋代茶事
    宋代茶文化的发展
    (2)各种茶饮方式的兴盛
    宋代是历史上茶饮活动最活跃的时代。在以贡茶一路衍生出来的有“绣茶”、“斗茶”;还有作为文人自娱自乐的有“分茶”;作为民间的茶楼、饭馆中的饮茶方式更是丰富多彩。
    宋代民间饮茶最典型的是在南宋时期的临安(今杭州)。南宋建都临安之时,由于南北饮茶文化的交流融合,以此为中心的茶馆文化崭露头角。
    绣茶
    “绣茶”的艺术是宫廷内的秘玩。据南宋周密的《乾淳风时记》中记载,在每年仲春上旬,北苑所贡的第一纲茶就列到了宫中,这种茶的包装很精美,都是用雀舌水芽所造。据说一只可冲泡几盏。大概是太珍贵的缘故,一般舍不得饮用,于是一种只供观赏的玩茶艺术就产生了。这种绣茶方法,据周密记载为:“禁中大庆会,则用大镀金,以五色韵果簇龙凤,谓之‘绣茶’,不过悦目。亦有专其工者,外人罕见”。
    另一种称为“漏影春”的玩茶艺术,是先观赏,后品尝。“漏影春”的玩法大约出现于五代或唐末,到宋代时,已作为一种较为时髦的茶饮方式。宋代陶谷《清异录》中,比较详细地记录了这种做法:“漏影春法,用镂纸贴盏,糁茶而去纸,伪为花身。别以荔肉为叶,松实、鸭脚之类珍物为蕊,沸汤点搅”。“绣茶”和“漏影春”是以干茶为主的造型艺术,相对于此,“斗茶”和“分茶”则是一种茶叶冲泡艺术。
    斗茶
    “斗茶”乃宋代茶之特色。斗茶或称“茗战”,就是比赛茶叶质量的好坏。有人认为斗茶是中国古代茶艺的最高表现形式。
    斗茶大约开始于五代,始创于茶区民间,最早流行于福建建安一带,但由于它的技巧性强,趣味性浓,所以迅速地被文人士大夫所接受并加以发展。至北宋已颇为盛行。北宋大文学家范仲淹曾做《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一诗,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斗茶情景。北宋晚期,上层人士更是乐此不疲,南宋时人们对斗茶仍有兴趣,至元代斗茶已渐衰,到明代则基本绝迹。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茶史
第一节 茶的起源
第二节 秦汉和六朝茶事
第三节 唐代茶事
第四节 宋代茶事
第五节 元代茶事
第六节 明清茶事
第七节 茶的对外传播

第二章 中国茶文化与其他文化
第一节 茶文化与儒家文化
第二节 茶文化与佛教
第三节 茶文化与道教
第四节 民间婚俗中的茶文化
第五节 祭祀中的茶文化
第六节 中国四大茶道

第三章 茶的种类
第一节 红茶
第二节 绿茶
第三节 黑茶
第四节 白茶
第五节 乌龙茶
第六节 黄茶
第七节 花茶和药茶

第四章 茶具和茶叶的贮藏
第一节 茶具
第二节 茶叶的贮藏

第五章 中国各地的茶文化
第一节 广州的早茶
第二节 潮州功夫茶
第三节 四川盖碗茶
第四节 扬州人的吃茶
第五节 上海的茶馆
第六节 西藏高原的酥油茶
第七节 云南少数民族茶饮
第八节 香港的茶餐厅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