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心灵午夜密谈:通往自由与喜悦的生命旅程:a little guide to freedom and bliss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7421606
  • 作      者:
    (美)希丽尔·西蒙, (印)萨古鲁·加吉·瓦殊戴夫合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你,积极追求成功,生活优裕<br>    却反复身陷厌倦内疚的漩涡<br>    你,面对生命流转、命运起伏<br>    却仿佛从未觉得真正喜悦满足<br>    萨古鲁说,你接连不断的渴求,正意味着你内心的匮乏。<br>    我们从何处来,又将前往何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们到底有没有可能超越生死?是否有个命中注定的伴侣在等待我?……<br>    在这个伟大的故事中,你会得到答案。<br>    找回纯真本性,助你灵性成长<br>    揭示生命本质,解答终极疑惑
展开
作者简介
    (美)希丽尔·西蒙(Cheryl Simone)<br>    一位人类潜能的终身爱好者,灵性追寻者,企业家,多家商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同时也是一位妻子和母亲,现住在美国乔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br>    (印)萨古鲁·加吉·瓦殊戴夫(Sadhguru Jaggi Vasudev)<br>    印度瑜伽大师,富有远见卓识,兼具神秘和理性,他的生命和工作提示我们:内在科学并非过时的密意陈规,而是与我们时代紧密相关的当代科学。他的讲话深刻、意境深邃,为我们带来深入的洞察、超越的逻辑及始终如一的智慧,为他赢得了作为一个意见领袖的世界性声誉。
展开
内容介绍
    《心灵午夜密谈》作者有幸结识了印度心灵大师萨古鲁,并与他共度一个星期的时间。在每天万籁俱寂的夜晚,他们在无人小岛的篝火旁讨论生命、死亡和命运的人生课题。萨古鲁带给她的内心的平静和感悟,她称之为“改变一生”。作者寻找的那些问题的答案,是每个人都感到困惑的。萨古鲁对生命和灵性的感悟会带给你真正的感动,它包含了生活的真义。<br>    也许你也早已思索过很多,也许你仍感到懵懂。无妨,与大师同行,聆听在静谧的夜晚充满智慧的话语,将打开你对世界认识的另一扇窗。萨古鲁的思想远远超越了我们这个时代,花些时间研读这本书,您将参透心灵,领悟人生,见证自己的改变。<br>    与印度心灵大师共步开悟之旅,微软印度CEO、时代印度集团主席、《生命的七大精神法则》作者、《与神对话》作者感动推荐本书——《心灵午夜密谈》<br>    我们从何处来,又将前往何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们到底有没有可能超越生死?是否有个命中注定的伴侣在等待我?……<br>    在这个伟大的故事中,你会得到答案。<br>    找回纯真本性,助你灵性成长<br>    揭示生命本质,解答终极疑惑
展开
精彩书摘
    过了一会儿,里拉开始向萨古鲁问起一对年轻伴侣的事情,他们想让萨古鲁为两人证婚。在他们谈话的间隙,我问萨古鲁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灵魂伴侣这回事。我认为没有,但是因为这几天我正好跟儿子在探讨是否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完美伴侣在等待自己,所以这个问题还是盘旋在我脑海中。在我19岁结婚的时候,我坚信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灵魂伴侣,而且我也相信自己已经找到了那个伴侣;但是离婚之后,我很快放弃了这个信念。不过我的一些朋友即便到了我这样的年龄,还在寻找他们心中的完美伴侣。我不知道这样理想的伴侣是否真的存在。拿我早年失败的婚姻而言,我对此早已不屑一顾,虽然后来我从离婚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并找到了另一个生活伴侣,我也十分欣赏他,但是,我从来未曾期待他成为我的灵魂伴侣,我认为这种想法只会增加彼此的心理负担。<br>    萨古鲁问道:“你想问的其实是是否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灵魂伴侣,对吗?”<br>    “是的,”我答道,“这就是我想问的。”<br>    “嗯,你必须首先理解以下这一点,”萨古鲁解释道,跳跃的篝火照在他脸上,使他的眼睛更加明亮而生动,“配对始终是跟身体相关的。这是身体的一种需要,或许也涉及到你的思想和情感。因此,配对的过程有一部分关涉到身体,有一部分关涉到思想和情感。灵魂无法跟任何事物配对,灵魂也不需要伴侣,因为它是终极而无限的。但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更好,有限的东西需要一个伴侣。”<br>    这样的思路虽然逻辑严谨,但是听上去既没情趣,也不浪漫,简直是太赤裸裸了。<br>    “你为什么要给自己选择一个伴侣呢?”他问道。<br>    “我想,是为了获得一种充实感吧。”我回答。<br>    “想要让自己的身体感觉更好而选择伴侣,”他微笑着说,“我们称之为性爱,这可以是一件很美的事;为了让自己的思想感觉更好而选择伴侣,我们称之为友情;为了让自己的情感感觉更好而选择伴侣,我们称之为爱。情感上的相容是非常甜蜜而美好的,但是也就那样而已,它不可能走得更远。体验到身体上的相容相悦或者思想上的友谊,或者经历一场强烈的爱情,可以从各个方面让你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如果你愿意认真仔细地审视它,你就无法否认它的局限性,随着这种局限性而来的就是内心的焦虑。虽然能够找到一个在身体、思想和情感上相容相悦的伴侣是一桩幸事,但是如果你不满足于这种局限性,它最终会让你感到窒息难忍。<br>    “这种令人赏心悦目的相会就像发生在一个美丽的花园中,每一个人都想要拥有这样的机缘,但是这个跟灵魂无关。<br>    “以这样的方式获得的联结是身体上,或是思想、情感上的。以这样的方式你无法联结到其他更深入的事情。如果你在其中提升了自己的觉察力,从而获得对自己能量的一些掌控,你就可能联结上你的能量体。<br>    “理解自身现有生活中的局限,并且最大程度地活出精彩,然后看看怎样才能超越这些局限,具备这样的生活态度是非常重要的。<br>    “如果你不理解人与人关系中的这个局限性,它就会被无限放大,但是当这种关系崩溃之后,它就会显得极其丑陋,以至于你甚至无法体面地从中走出来。它之所以变得如此丑陋,只是因为你对自己,也对对方不够诚实。<br>    “最好直率一点,至少要对自己直率——如果你的伴侣还缺乏足够的成熟度,不足以让你对他百分之百的直率,至少你要对自己直率。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想要感性而愉快的生活,不自我愚弄是极其重要的。你早已经知道他是一个蠢蛋,因为当他来到你的生活中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愚蠢暴露在你面前了。”他说着就大笑了起来。<br>    “谢谢你。”我也随着他笑了起来。我发现,当说到我之外的别人时,他变得更加风趣,他的幽默感也更加富有感染力。<br>    “只有对自己直率,你才会明白你对其他人直率的价值,”他说,“所以,对其他人怎样没有什么大的关系,尽力而为就行了。我关心的不是你跟其他人怎样相处,跟其他人怎样相处是一个社会问题,我关心的只是你本人。你必须对自己直率。”<br>    “对自己保持直率很重要,否则,你的生活就不能走上正轨。如果你对自己始终诚实以对,你就会看透很多事情,很多别人认为很重要的事情对你来说就会显得不再重要,甚至毫无意义。<br>    “你对自己越真诚,看事情就会越清楚,也就越没有必要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富有色彩,而人为地夸大事情的戏剧性。没有这些剧情,你的内心会变得更加自由,你也会变得不那么容易固执,就会更加轻松地在生活中快刀斩乱麻,处理那些拖累你的事情。这样,你就会更加超脱,更加自在。<br>    “如果你不能对自己保持绝对的直率,你可能会花费一辈子时间来处理那些干扰你的鸡毛蒜皮的小事,直到你意识到所有的担忧对自己都没有什么好处。你可能被纠缠其中,枉费一生的时间。那是一种生命的浪费。<br>    “但是假如你对自己非常直率,你就会发现,世界上很多被涂上浪漫色彩的事情其实一文不值,毫无意义。它们全都是空的。生活本身就是丰满的,不需要任何装饰。只有那些错过生活真谛的人,那些不能意识到生命的广度和深度的人,才会想要去浮夸生活。生命并不会因为你外在的浮夸而变得美丽,你只有跟它融为一体,才能在其中发现它的美。”<br>    他边说边捡起一根树枝在那堆燃烧的木料里拨弄了几下,又添上一根大树干,火苗一下子窜得更旺了,熊熊地燃烧起来。<br>    他继续说:“这是不是说你不应该享受生活简单的一面呢?不是。就以此刻为例,如果你在此刻享用晚餐,你会因此而开悟吗?不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因此不能去享用晚餐。为什么我们不能享受生活简单的一面呢?我们饥饿了就吃饭,虽然晚餐不能将我们带向终极的真理,但是我们还是会享用它,因为我们的身体饥饿了。同样地,如果你的思想或者情感饥饿了,你就结婚。但是你十分清楚,这个不是终极。你仍然可以很好地处理你的婚姻。但是如果相信婚姻的神话和幻想,那么它最终会让你失望。终有一天,它会让你崩溃。即便你跟世界上最出色的一个人结了婚,你仍然会崩溃,因为你无法永远地欺骗自己。像婚姻这样的人生安排会让我们的生命旅程更加愉快,你所说的平安、喜悦和爱都是愉快的不同层次而已。”<br>    “萨古鲁,如果有些人认为婚姻不适合他们,你认为他们是否根本就不应该结婚?”我问道。<br>    “为什么不呢?假如你没有这样的需要,就没必要走进婚姻;如果你不饥饿,就不必吃饭。以此类推,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是这样。如果你有需要,就去做相应的事情;如果没有需要,就没必要因为别人都在做这件事而去做它。”<br>    当萨古鲁这样说的时候,我在想,我自己在多大程度上还受着其他人的影响。虽然现在的我确信我对自己是绝对直率的,但是谁也无法保证你没有以某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受到其他人观念上的影响。我清晰地记得,我对直率的顿悟来自于一次车子抛锚事件。在我离婚后不久的一个阴冷的雨夜,在下班的途中,我的车子突然在公路上抛锚了。当时是凌晨3点,我正赶往保姆家准备去接儿子克里斯。我只得走出车子,在倾盆大雨中寻找电话亭,准备打电话求助,其实我心里清楚,我根本找不到可以给他打电话的人。在全然的孤独无助中,一种彻底的绝望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那段时间,我跟家人和朋友的关系都已经断绝。正当我陷入自怨自艾的痛苦中时,一个声音却从心中冒了出来告诉我说:“听着,你孤身一人来到这个世界,你也将孤身一人离开这个世界;而中间的人生道路怎么走,全靠你自己。”当孤独包围着我,我几乎已经走到了人生的悬崖边的时刻,内心的这段话让我不再感到跟家人和朋友的隔绝,我意识到这种隔绝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我以前太依赖于家人和朋友带给我的一种虚假的安全感了。实际上,无论是拥有家人和朋友,还是失去家人和朋友,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在一个人身上,我们要做的就是去面对真相。<br>    在某种程度上,是这件事让我跟自己成为了朋友。在这之前,我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而我跟自己成为朋友的意思是:我突然变得对自己非常诚实。这对我来说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启示,从此之后,我更愿意面对赤裸裸的人生真相。自从我开始练习艾萨瑜伽后,我发现自己对自己看得越来越清楚,自己所想所做的事情也会更多地被觉察到。你身上的很多事情一旦进入你的意识是很令你尴尬的一件事,比如当你忽然发现自己其实是一个以自我中心的人,是不是一下子无法接受?<br>    你对自己看得越清楚,就越不会将浮夸的东西加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而你的个人需求也就越可能被蒸发到空气中。无论尴尬与否,如果你的觉察自我的能力因此不断增强,它就肯定会对你的个人成长大有裨益。<br>    正当想入非非的时候,我瞟了一眼自己的手表,很惊讶地发现已经是凌晨2点20分了。我们坐在小岛这个温暖的火堆边,不知不觉间,时间飞快地过去了。<br>    萨古鲁讲话的时候,我们一起维护着这堆篝火。此时四周的环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微风、湖泊、火苗,似乎都透着熟悉的泥土气息,让人身心愉快。我看看萨古鲁,他似乎知道我们不愿意离去,所以我大胆地又问了他一个问题。<br>    “萨古鲁,”我说,“我一直认为爱是最为终极的,但是你说还有更多,”我指的是他在前一个晚上留给我的一个谜题,“更多是什么?是不是有神性之爱这回事?”<br>    停顿了片刻,他回答说:“爱是一种人类情感。这是作为人而言最为美丽的情感之一。许多社会文明喜欢压抑爱。很多人做出巨大的努力,就是要将爱撒遍每个角落。爱来自这个地球,来自于你的心灵,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成为爱本身。爱是一种人类情感,你不需要跑到天堂里去了解它。你所说的爱来自于温柔的心灵。你知道,甚至你的小狗也是爱。<br>    “教诲别人说爱来自天堂,已经使人们越来越不会爱。爱来自于内在,如果你不去认同这个,认同那个,如果你免于种种偏见,你就会发现,爱是非常自然、自发的。<br>    “当你将世界划分成对的和错的,我的和你的,上帝的和恶魔的,爱就变成有条件的了。爱变成了外在环境的奴隶,不再是你本性的展现,相反却成了只有在什么人和什么事很出色的情况下才能发生的一种现象了。<br>    “简单地说,作为一个人,你只能经验到这四样东西:身体、头脑、情感和能量。现在你称之为‘我’的那个人就是这四样东西的一个组合体。你的身体可以达到的最佳状况就是健康和快感;你的头脑可以达到的最佳状况就是喜悦和平和;你情感的顶峰就是爱;而你的能量既可以处于很虚弱的状态,也可以达到洋溢和狂喜的程度,它在这两者之间摆动。这些就是你现在具有的所有的经验层面。<br>    “通常而言,人们并不知道身体、头脑和能量的强烈程度,但是他们对强烈的情感却深有体会,比如:愤怒、憎恨、嫉妒、爱,或者激情。对大多数人来说,情感是他们感受最为强烈的部分,它左右和决定了他们生活的质量。爱是所有情感中最为甜蜜的。<br>    “如果你问某人他是喜欢身体健康还是不健康,头脑愉快还是不愉快,显然他会选择前者。同样地,就情感的层面来说,你是喜欢处于爱之中还是处于仇恨和愤怒之中?如果你还正常的话,自然就会选择爱。<br>    “当我说到‘爱’这个词时,很可能想到爱某个人,但是爱跟他人无关,爱是你的品质。就像健康是身体的品质,愉快是头脑的品质一样,爱是你情感层面的品质。如果你热爱的人不在你身边,你还会是会爱他们的,对吗?当你坐在这个小岛上,而你爱的人离你很远或者离开了人世时,你还是继续地爱着他们。很多人只有在某个人死去的时候或者即将死去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爱。我们总是爱那些死去的人,不是吗?”言谈中,他不禁大声笑了起来。<br>    “每个人绝对都具有爱的能力,但是每个人又都跟身边的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人有瓜葛。在他的精神世界里,除了自己,他看不惯所有人。他大脑的鉴别机制无孔不入,使他不由自主地看不惯所有人。<br>    “真诚地审视一下你自己。看看你生活中最亲近的人,看看你对他们有多少怨恨和抵制。当你看不惯某事或者某人的时候,就不可能去爱。你无法爱你看不惯的。当人们以自己的判断和看法武装自己,使自己越来越失去爱的能力的时候,一种归属的内心需求驱使着他们,使他们产生了一种具有破坏性的强迫迷恋或执著。<br>    “爱是你的品质,你只是利用身边的事或人刺激自己表达这种品质。当你充分觉察到自己头脑的区分本质,那么,爱就是你惟一的选择。爱不是你所做的,爱是你所是的。<br>    “如果你把爱看成是一种情感,那么,仔细观察一下爱的对象是什么。当你爱着某个人时,你渴望跟他融为一体,所以实际上,你渴望的是那个一体感。就你目前的状况而言,你感到内心有某种不满足。所以,你渴望将另一个人包容为自己的一部分。如果这种渴望以身体的形式出现,我们称之为性爱;如果它以精神的形式出现,我们就给它贴上野心或者贪婪的标签;当它以情感的形式出现时,我们就称之为爱或者激情。<br>    “爱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望。这种渴望是想要包容一切的渴望,而想要包容一切就是想要没有边际、不受任何限制。但是,通过身体、精神和情感追求万物合一的尝试注定无法得到满足,这让你始终处于渴望中。很多时候,爱让你感到已经进入到万物合一的状态,但是每一次你总是跌回到无奈的现实中。<br>    “如果一个人超越了二元性智能,”他说,“那么,他就进入到一种‘三摩地’(samadhi)的状态。‘三摩’是平静的意思,‘地’是智能的意思。这是一种超越于身体、头脑和情感的合一、狂喜的状态。不论你追求的是性爱、金钱还是爱,你真正寻找的其实就是合一。当你对此基本上处于无意识的情况下,你就会始终处于渴望的状态,而无法找到真正的满足,无法找到那个终极。既然合一是你真正在寻找的,为什么不直接去找它呢?”<br>    我默默地聆听着,思考着。我在想,既然在每一个欲望和渴求背后,我们真正想要的就是那个合一,那么,我们应该借助什么样的媒介来达成它呢?看着萨古鲁全然宁静地坐在那里,我在想,他是不是那个可以带领我们前往超越之境的媒介呢?他没有看我,继续说:“带着你头脑中这么多的问题,你是无法走得很远的。这就好比你开着一艘小船想要到月亮上去。无论如何尝试,你什么地方也去不了。你想要追逐水中的月亮,其结果你的船不是撞在岸上,就是沉到水里。你得使用合适的交通工具才能爬上月亮。想要通过物质手段想要达成合一,无异于水中捞月。”<br>    “你所有的欲望,不论是对事对人,还是对权力的追求,其实都体现了一种想要包容万物于一体的渴望,一种无边无垠的内在本性一直在那里召唤着你。”<br>    ——萨古鲁<br>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还在回味小岛上的那一席谈话,心绪依旧处于莫名的兴奋之中,期待着下一次的谈话。但是萨古鲁就像他之前说的,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个人独自待着。除了我们留在他房间里的水果和饮用水之外,他什么都不需要,所以我和里拉决定到附近的白特沙山(WhitesideMountain)去爬山。<br>    白特沙山属于阿巴拉契亚(Appalachian)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形成于9亿5千万年之前,在史前时代,它的最高海拔超过了6096米。该山脉由于幅员辽阔,延长了其受侵蚀的周期,但是今天它的最高峰海拔还是降低了不少。白特沙山据说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高山之一。现在它海拔1500多米,算是阿巴拉契亚山脉南端比较高的山峰之一。<br>    在我们开始动身爬山之际,我想到了萨古鲁对于山脉的喜爱以及他与它们之间特殊的深厚情感。他在白天做的事情一定极为重要,否则他不会错过这样灿烂的爬山好天气。不过,他在上周末跟我们一起离开北卡罗莱纳的时候说过,他至少会跟我们一起爬一次山,这让我感到很高兴。<br>    背上水和点心,我们毫无顾虑地出发了。走在南部丘陵早上灿烂的阳光中,我们感到浑身轻松。头上的天空碧蓝,从高空到靠近地面的巨大空间里,到处都有蓬松的白云漂浮着,有的云朵是那么低,仿佛垂手可摘。不久,我们就沿着一条盘旋而上的小路,进入了一条在树林中开辟出来的林荫道,路边一些年幼的树木争先恐后地将枝干向着阳光探出头去。树林下面长满了珍稀植物,在绿色苔藓、蕨类植物以及杜鹃花中间,到处可以看到盛开着的野山花。<br>    更远处,一眼望去都是巨大的橡树、云杉和铁杉。它们巨大的枝干给山路搭出了巨大的天棚,也形成了一个个高大宽阔的庇荫处。我们走在从岩壁上开凿出来的栈道上,道旁有些岩石因为一些山溪流经其间,都浸湿了。这些溪流一路往下,最终融汇进了库拉萨加河。经过层层跋涉,我们最后到达了顶峰,视野一下开阔了很多,我们可以看到被如烟般朦胧的森林覆盖的白特沙山全貌。这个地方有40%是受保护的原始森林,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到处是喷泻而出的瀑布,它们在阳光下闪动着迷人的光辉。<br>    正是这些美不胜收的景致才让我决定在这片高原地带买下一处住宅,这是我所见过的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了。我打算让萨古鲁至少到这个地方做一次登山游。<br>    我和里拉在山间找到了一个僻静的地方,两个人坐下来开始聊天。我对萨古鲁高级课程班发生的很多事情非常好奇,也想对里拉有更多了解——她怎么会来到艾萨基金会做事的,以及自从她遇到萨古鲁之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跟多数人不同,里拉从不轻易谈论自己。她只是告诉我她来到萨古鲁身边已近16年,她之所以来到萨古鲁这里,是因为她想要从一切限制中获得彻底解脱和自由。但我们谈论最多的还是关于参加萨古鲁课程的人们所经历的种种深刻的身心转化。里拉认为,一个人在萨古鲁带领下发生的转化,其快慢程度取决于他的心态是否足够开放,以及他的意愿是否强烈。我们私下决定,要在今晚跟萨古鲁讨论这些话题。<br>    我们在下午的后半段时间里回到了小屋。夜晚降临时,我和里拉开始在厨房里忙活起来,两个人说说笑笑,享受着准备晚餐的温馨时光。我负责做色拉,里拉则负责烹饪,她做了一席南印度风味的美餐,有咖喱土豆泥、扁豆蔬菜、花椰泡菜、鲜辣卷心菜,还有米饭和八宝饭。<br>    我们布置好餐桌,端上美餐,然后等着萨古鲁过来一起用餐。大约22点20分的时候,他走下楼梯,坐到了我们的中间。他的出现带来了一种赏心悦目的宁静,每一次出现,强烈的能量场都会令我的身心受到很大触动。<br>    晚餐结束,我很快将餐具洗刷干净,然后就像一个部队指挥一样,将我的两个“部下”赶到了寒夜之中。这里是雨林地带,天气跟热带地区一样多变。白天万里晴空,阳光灿烂,到了晚上,湖面上却升起了一层浓雾,头顶上的云层也遮住了月亮和星辰。循着船只探照灯的微弱光线,加上一个我在小屋里拿出来的大电筒,凭着萨古鲁的记忆,我们在湖面上费力地搜寻着开往小岛的路途。<br>    萨古鲁一点也不受浓雾的影响,依然全速驾驶着船只。这一次,萨古鲁对速度的狂热让我既担心又放心。担心的是湖面上的能见度很低,放心的是萨古鲁的驾驶技能。不过,快速前进的好处是可以让我们很快到达目的地,尽快开始今夜的谈话。<br>    我们将船拴在小岛上,我和里拉帮萨古鲁采集了一些树枝,他则把火堆引燃,然后我们将地毯、电筒、薯片、果酱从船上拿了下来,当我们安置妥当的时候,萨古鲁已经将篝火燃烧得很旺,火苗“滋滋”地窜进漆黑的夜空,他面对火堆,盘腿而坐。看着这个情景,我产生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们又来到了此地,仿佛从未曾离开过,在熊熊燃烧的火光中,听着猫头鹰的叫声以及水面拍击船舷的声音,坐在一个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的人身边,这让我产生一种感觉,似乎他存在的印记将永远留驻在地球上这个小小的角落。跟他在一起是多么美好啊!<br>    我们在沉思默想中坐了片刻,我想到了昨晚关于三摩地的谈话。事实上,我一直都在想三摩地的事情。我知道它是指一种喜悦和祝福的状态,但是我也知道它的涵义远远超出了这个短短的定义所能涵盖的。我并不明白三摩地究竟是什么样的感觉,更确切地说,我想知道一个人怎样才能达成三摩地的境界。三摩地这个词似乎可以用于描述存在的许多不同的状态。我在萨古鲁的高级课程班上看到的那些人有没有体验到三摩地呢?它是否会带领我们走向开悟呢?它是开悟的一个滋味,还是开悟本身?它是与灵性的短暂结合,还是永久结合?他说的是否就是“天国就在你心中”的这种境界呢?<br>    ……
展开
目录
序一 理查德·沃格特<br>序二 帕特·麦克恩特<br>前言<br>第一章 追寻:一个美国故事<br>第二章 发现:遭遇萨古鲁<br>第三章 序幕:萨古鲁来了<br>第四章 第一夜:午夜密谈<br>第五章 第二夜:无尽喜悦<br>第六章 第三夜:瑜伽密意<br>第七章 第四夜:神秘家的世界<br>第八章 最后一夜:深入领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