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与愿景:北京市信访矛盾分析研究中心发展报告(2009—2014)》:
二、研究模式的主导观念:科学化、学科化、专业化和数字化
在研究模式的组成要素之中,最为重要的是它的主导观念。因为主导观念决定着研究模式的总体方向,主导观念的偏差,将直接导致研究方向的偏离,而研究方向的偏离,将会导致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距离所要达到的目标越来越远的结局。因此,树立正确的主导观念,是进入研究的首要前提。而正确的主导观念不是任意的主观想象的产物,它是由研究对象及其与研究主体关系的特点决定的。研究中心成立不久就提出“信访是一门学问,甚至说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遗憾的是,这么多年来并没有把它当成一门学问来研究”的重要理念,进而升华为一个思想体系,即“科学化、学科化、专业化和数字化”。5年来,“科学化、学科化、专业化和数字化”逐渐成为探索和建立研究模式的主导理念,并逐渐成为一种思维方式。
(一)科学化
信访部门普遍存在着理论知识的贫乏与实践知识的丰富之间不平衡的问题。这不仅会产生信访实践部门和理论研究部门各自为战的距离感,实践中也会产生自我认同、自我认可的危机感。一个部门、一门学问如果连自己的目的、对象、内容、条件和方法都没弄清楚,很难设想它能够对现实问题做出科学的观察和解答,起码难以做出确定性的反映和分析。不可否认,我们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经验,但如果不能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就会缺乏普遍的指导意义。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对各种定量规律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简言之,科学就是对规律的揭示。科学化,则是人们的认识越来越接近规律,并使自身行为越来越符合规律的过程。研究模式科学化,就是要求信访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发掘现象和事实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规律,然后按照规律推进信访工作以达到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发现规律要求我们进行信访研究,按规律办事要求运用研究成果指导实践。只有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发现信访活动的规律,真正建构一套科学的方法、态度和评价标准,实现信访工作的科学化。(二)学科化信访学科化是研究模式科学化的基本要求。一个学科要真正有所发展,必须有赖于自身独特研究模式的建立,而研究模式的建立,则有赖于研究者的角色和研究领域的现代转换,有赖于具体方法、基础理论研究等诸多方面的新突破。信访是一门学问,具有明确的范畴,稳定的基本概念,清晰的研究对象。但是,信访还未形成科学的完备的知识结构体系。传统信访是一种以实践经验为主要特征的社会活动,并没有形成特定的信访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也缺少对信访史、信访心理和应用信访的基础研究。信访工作科学化要求信访工作要建立科学的完备的学科体系,借鉴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方法,探讨并解决信访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首先,信访工作学科化体现在信访自身的系统化上。我们应该基于信访工作的主体、目的(功能)、对象(内容)、条件(环境)和方式(运行机制)来构建一个“信访事实一信访研究一信访理念一信访理论一信访语言一科学决策一制度建设一指导实践”的信访运行系统。其次,信访工作学科化体现在信访研究方法的学科化。分析社会矛盾,研究社会问题不仅需要多个学科的知识,也需要对矛盾和问题进行量化研究。因此,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信访工作的重要万法。实践中运用好这两种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建立现代科学的研究规范,把信访工作建立在思辨与经验、规范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的基础之上。最后,学科化体现在信访人才队伍的专业化上。信访人才专业化意味着学科结构的多元化,意味着学历层次的多元化,意味着年龄结构的合理化。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