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乐律学百年论著综录:续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3035313
  • 作      者:
    郭树群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郭树群,天津音乐学院教授、《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常务副主编,曾任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科研处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发表有关中国音乐史学、乐律学、中西音乐文化比较研究的重要学术论文三十余篇,编著《中国乐律学百年论著综录》等学术著作十部。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乐律学百年论著综录(续编)》完稿于1990年的《中国乐律学百年论著综录》几经辗转,在王子初先生的鼎力支持下于1998年由华乐出版社出版。应当说这是惠及中国乐律学研究的好事。于是,我们看到了上海音乐学院陈应时教授的评价。他说《中国乐律学百年论著综录(续编)》作为新世纪的乐律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以律、调、谱、器分类为研究者提供了非常便捷的工具。我们也看到了燕开济、王德埙二位先生分别发表在《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及《人民音乐》上的书评。燕开济认为“该书不同于一般的目录学著作,而是一本有提要、有归纳、有总结,高度提炼,集百年乐律学论著之大成和精华的工具书。每一个提要犹如一颗明珠,使人目不暇接,敞亮心扉。如果几位作者不能将近百年乐律学论著资料全面通读并深深领会其主要精神,那么要成此书是万万不可能的”(《人民音乐》1999年第10期)。王德埙则认为“该书收录了从1911-1989年间出版的有关乐律学的专著和论文,旁及部分译著、抄本、油印本,共计1116种(篇)。由于作者的穷搜博览,大量占有资料,使读者可以了解到一些罕见的抄本、油印本和图书杂志的梗概,有‘管中窥豹’之妙;同时又注明馆藏书号,便于欲深究者由此查阅原件全文,是学习和研究中国乐律学的案头必备工具书”。
展开
精彩书摘
    【10646】再谈“复合律制”<br>    陈应时《音乐艺术》1999年第l期<br>    本文就李成渝《如何认识传统音乐中“纯律”音程——学习黄翔鹏先生相关论述的心得》一文对作者提出的评述意见作出回应。作者列举事实,否定了所谓杨荫浏先生从未放弃“二律并用”的说法,亦否定了琴曲《碣石调·幽兰》所用律制为钟律的判断。作者还提出了“律种”的概念,认为过去出现的“钟律是复合律制”、“钟律就是琴律”等说法,把“纯律音系网”改为“钟律音系网”等等,都是由于混淆了“律种”和“律制”的概念所致。【10647】伶伦笛律研究述评<br>    陈其射《音乐研究》1999年第2期<br>    作者对有关《吕氏春秋》所载“‘含少’律长三寸九分”的研究成果,陈其猷的九寸之误论、吴南熏的等差律数论、王光祈的三分律管约数论、沈知白的管口校正数据论、陈其射的有效管长数论展开讨论。作者认为:1.陈论忽略了律有正律、倍律、半律之分,正律九寸乃误说。2.吴论的数理推测本身有很大疑问。3.王论有三个错误:混淆了笛律与弦律的界限、计算结果与“三寸九分”相差甚远、回避了对音律产生的时代考证。4.沈论的计算结果与“三寸九分”相差不多,说明其理论有一定正确性,但用管口校正(此问题还未正确解决)来解释,是主观臆断的成分居多。作者指m:1.黄帝律管“三寸九分”数据之由来,绝非取自于管律计算;2.从《吕氏春秋》这段话的文意来分析,“含少”律长的“三寸九分”,是度量而不是计算的结果;3.从我国律学的发展进程来分析,在两周产生以弦定律(十二律),以耳齐声截竹度量的“含少”律长是合理的;4.这种“以弦定律,以管定音”,使弦律、管律会通的做法,在中国乐律史上并非少见,实际上它已形成了一个管律实用体系,广泛地应用于审音度律和音乐实践之中。<br>    ……
展开
目录
一、律(10101-10926)<br>1.乐律总论、史论、方法论(10101-10135)<br>2.中西乐律比较研究、东方各国乐律(含交流)研究(10201-10207)<br>3.乐律学家研究(10301-10314)<br>4.与乐律理论相关的声学(音响学)、心理学基础研究(附:律高标准问题与“历代黄钟律考证研究”)(10401-10418)<br>5.正律器与计算工具研究(10501-10507)<br>6.律制研究(含律制的历史理论研究)(10601-10666)<br>7.琴律、钟律研究(10701-10722)<br>8.律学的应用研究与文物测音、民族民问音乐测音研究(10801-10839)<br>9.历代乐律典籍校释与音乐考古发现的铭文研究(10901-10926)<br><br>二、调(20101-20914)<br>1.宫调总论与律声宫调体系研究(20101-20129)<br>2.琴调研究(20201-20206)<br>3.俗乐宫调体系(一):魏晋隋唐俗乐乐调研究f20301-20348)<br>4.俗乐宫调体系(二):宋元明清词、曲、剧乐调研究(20401-20409)<br>5.俗乐宫调体系(三):见存传统乐种、民间乐调研究(20501-20533)<br>6.犯调理论及其实践研究(20601-20615)<br>7.音阶理论研究、调式理论研究(20701-207109)<br>8.旋法、“歌腔”研究(20801-20820)<br>9.律、调问题在当代应用技术理论中的研究及其规范(20901-20914)<br><br>三、谱(30101-31607)<br>1.敦煌谱研究(含舞谱)(30101-30128)<br>2.白石谱(俗字谱)研究(30201-30208)<br>3.西安鼓乐与同谱式其他笙管乐谱字研究(30301-30303)<br>4.南音(弦管)字谱及版本研究(30401-30403)<br>5.琴、筝(二四谱)、瑟乐谱研究(30501-30532)<br>6.琵琶谱研究(30601-30610)<br>7.近世工尺谱(含昆曲谱)研究(30701-30720)<br>8.其他谱式研究(30801-30816)<br>9.中国传统谱式的一般研究、唱名法研究(30901-30913)<br>10.当代应用记谱法的规范研究(31001-31005)<br>11.日本“唐乐”、“明清乐”传谱研究(31101-31107)<br>12.中国传统乐谱与文化交流史研究(31201-31205)<br>13.曲调、腔调、曲牌研究(3130131319)<br>14.拍眼、板式、节奏研究(31401-31417)<br>15.古曲式与民间音乐的曲体结构技法研究(31501-31512)<br>16.传统音乐原有的多声谐和因素研究(3160l一31607)<br><br>四、器(4010l一40307)<br>1.弦鸣乐器(40101-40119)<br>2.气鸣乐器(4020140225)<br>3.体鸣乐器(40301-40307)<br><br>五、综合参考(通论、教材、一般辞书、常识之通俗介绍等)(50101-50619)<br>1.传统乐律学理论综合参考(兼含音乐史著作有关内容)(50101-50142)<br>2.音乐文学与乐律研究(50201-50204)<br>3.中国传统音乐研究(5030l一50371)<br>4.传统音乐规律的扩展与作曲技法研究(50401-50416)<br>5.有关学术情报、书目、文目(50501-50513)<br>6.少数民族音乐研究(5060150619)<br>附录一 书名、篇名索引<br>附录二 著者姓名索引<br>附录三 《中国乐律学百年论著综录》前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