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中世文学思想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566051
  • 作      者:
    徐艳著
  • 出 版 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徐艳,1969年生,江苏南通人,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古籍所副研究员,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兼职副研究员,2010-2011年为哈佛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元明清文学,主要着力于文学语言研究、文献版本研究等方面。出版专著《晚明小品文体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在《复旦大学学报(社科版)》、《学术月刊》、《江海学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虽然文学语言对于文学存在的重要价值已得到人们的充分重视,但以文学语言为视角撰写文学史、文学批评史、文学思想史,还少有尝试。这是目前学术界第一部以文学语言观念的发展为视角而撰写的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
    《中国中世文学思想史:以文学语言观念的发展为中心》以文学语言观念的发展为中心,使创作中体现的语言观念与批评中体现的语言观念互相映衬、阐发,以描述语言的文学性质逐步被体认的历史过程。这使以往史著中断续呈现的文学语言观念发展脉络,得到连续而较完整的梳理;通过对连续的文学语言观念发展之历史脉络的梳理,又使我们能够重新理解一些重要的文学现象。
    在一系列传统文学历史描述的概念、逻辑、价值系统的反思中,《中国中世文学思想史:以文学语言观念的发展为中心》试图以一种更细密、深入的方式,贴近文学思想发展的历史事实。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以深密、铺展的语言达到的景物写实——以谢灵运诗歌等为代表
    在刘宋文学多渠道展开的语言美追求中,以谢灵运(385-433)诗歌为代表的景物描摹一脉,于当时的文学语言发展最具代表性。它继承了东晋文学于山水描述中体现的玄远、雅致的情趣,继承了西晋文学细致、精巧的语言努力,又以更为深密、铺展的语言组织,达到对于景物的写实性描摹。
    《文心雕龙·物色》日:“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吟咏所发,志惟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故能瞻言而见貌,即字而知时也。”此处“近代以来”实指谢灵运辈以来,“形似”正可谓谢诗的语言特征,即所谓“巧言切状”,“曲写毫芥”,以精巧、细致的语言达到对于“风景”、“草木”之形状的切近,并包含主体的“深远”之“志”。这样的语言追求与“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濂濂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嘤嘤学草虫之韵”之“一言穷理”、“两字连形”、“以少总多”的《诗经》时期的描绘方式大异其趣,也不同于《离骚》、辞赋因“物貌难尽”而“重沓”、铺陈。虽然刘勰的复古趣味使其更欣赏《诗经》中的描绘方式,亦不得不承认“形似”者“瞻言而见貌,即字而知时”的写实能力。钟嵘在评价刘宋文学代表谢灵运诗歌时,又突出了其铺展的特征,认为谢灵运诗“源出于陈思,杂有景阳之体。故尚巧似,而逸荡过之。颇以繁芜为累。嵘谓若人学多才博,寓目辄书,内无乏思,外无遗物,其繁富,宜哉!然名章迥句,处处间起;丽曲新声,络绎奔发。譬犹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未足贬其高洁也”(《诗品》卷上)。在勾勒谢灵运之源出曹植、似张协之“巧似”以后,更指出谢灵运诗歌的“逸荡”、“繁芜”,并为其“繁芜”辩解,认为“繁芜”实是“繁富”,即“内无乏思,外无遗物”,且常有“名章迥句’’为之增色。
    刘勰指出的“巧言切状”、“曲写毫芥”的“形似”,钟嵘指出的“内无乏思,外无遗物”的“繁富”,正是谢灵运诗歌语言密切相关的两个主要特征。
    ……
展开
目录
前言
导论:文学思想史的研究中心——文学语言观念的发展
一、文学与文学语言的内涵
二、文学语言的内容——由单纯到丰富
三、文学语言与描写对象的关系——由描述到超越
四、文学语言与创作主体的关系——由模式化到个性化
五、文学语言与接受者的关系——由功利性、现实性认知到审美感动
六、文学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由被动承载到主动建构
七、一些重要文学现象的重新理解

第一编 文学语言的自在性质——中国文学思想的自发时期的回顾
概说
第一章 文学语言处于附庸地位——《诗经》创作时期
第一节 语言的音乐性
一、重章叠句
二、四言句式
三、作为儒家经典的深远历史影响
第二节 取象的现实具体性
一、取象的现实具体性
二、天然的意象创造
第三节 结构的随意性
一、抒情性结构的随意性
二、叙事性结构的弱势存在
第四节 抒情立场的共同性:创作者、语言和接受者
第二章 文学语言渐离附庸地位——屈原创作时期
第一节 语言的散体化
一、屈原作品语言的散体化
二、散文语言的文学化
第二节 语言的虚构性
第三节 结构趋于完整细致
一、结构趋于完整
二、结构趋于细致
第四节 抒情立场的个体倾向

第二编 文学语言本体意识的萌发——中国文学思想由自发到自觉的转型期
概说
一、摆脱音乐依附后语言表意功能的相对独立
二、超越实用目的的语言文学性质的体认
第一章 文学语言的技能性追求(宋玉创作时期至汉景帝[前156-前141]时期)
第一节 娱人的功利性目的——文学语言成为技能
第二节 文学语言模式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技能性文学语言背景中楚骚精神的延续
第二章 文学语言本体意识的萌发(汉武帝[前140-前87]至汉成帝[前32-前7]时期)
第一节 赋铺陈华美辞藻以体物
第二节 赋铺陈华美辞藻以抒情
第三节 诗歌和散文中的语言美发展
……

第三编 文学语言本体意识的确立——中国文学思想的自觉时期
第四编 文学语言本体意识的受挫和重构——中国文学思想的分化时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