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中的美国人形象
一、序言
二、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概述
三、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中的各色美国人形象
第二章 民国政要人员抗战回忆录里的美国人形象
一、高傲自大的施主
二、直爽热情的美国人
第三章 中国抗战文学中的苏联形象
一
二
第四章 老舍抗战文学中的英国形象
一、引言
二、“形象”与“英国形象”
三、历史语境
四、老舍与英国因缘
五、老舍笔下的英国形象
六、老舍战时作品中的英国形象特征
第五章 艾青抗战诗歌中的法国形象
一
二
第六章 抗战文学中的德国人形象
一、社会集体想象物中的德国人形象
二、意识形态的德国人形象
三、乌托邦的德国人形象
四、结语
第七章 抗战时期巴金小说中的外国人形象
一
二
结语
第八章 抗战时期大后方文学中的日本战俘形象
一、狂热的侵略者与反战斗士--大后方文学中的日本俘虏
二、“奇怪”的注视者--描写日本战俘的作家们
三、灭绝人性的魔鬼--大后方文学中普遍出现的日军形象
四、是写实还是误读--日本战俘形象产生的深层根源
五、结语
第九章 胡风抗战时期诗歌中的日本形象
一
二
三
四
五
第十章 意识形态化的日本间谍“蓝尾蛇”--以徐言于的《风萧萧》为例
一
二
第十一章 日本间谍范斯伯形象分析
一、范斯伯身份界定
二、日本间谍“成长史”
三、电影《日本间谍》
四、日本间谍范斯伯形象分析
五、结语
第十二章 《荒村之火》中村衫大佐形象分析
一
二
三
第十三章 夏衍抗战戏剧中的日本女性形象--以《法西斯细菌》的静子和一《冬夜》的静江为例
一、“他者”与作家的情感
二、“他者”与“社会集体想象”
三、“他者”形象的延伸
四、结语
第十四章 缺席与分裂--浅析抗战时期大后方报告文学中的日本人形象
一、引言
二、报告文学:原型的“在场”与缺席
三、日本人形象:矛盾与分裂
四、“屋里的安琪儿”:双重缺席的日本女性形象
第十五章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慰安妇形象
一、日军排泄的“公共厕所”
二、中国慰安妇的“身体命运”
三、中国慰安妇的抗争
四、慰安妇地位的改变
五、日本人眼中的中国慰安妇形象之溯源
六、结语
后记
内容摘要
《大后方抗战文学异国形象论稿》是“比较文学与文艺学丛书”之一,以比较文学的方法、异国形象学和他者的理论,论述大后方抗战文学中的日本、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德国等形象,这也是目前抗战文学研究领域里极少涉及的方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