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皎然复变观之渊源辨新
皎然复变观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通变”或“常”、“变”思想。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变”的重要性。早在商汤时期,《盘铭》上就刻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字句,提示出求新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尚书·康诰》亦云:“作新民。”强调要造就一代自新的人。这里的“新”实际上就含有“变”的意思。《易·系辞》的论述则更多,《系辞上》云:“爻者,言乎变者也。”“日新之谓盛德。”“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易·系辞下》亦云:“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韩康伯注:“通物之变,故乐其器用,不能倦也。通变则无穷,故可久也。”这里的通变就是“变而通之”,就是强调事物的发展变化。但古人同时也不否认“常”、“则”的存在。《老子》云:“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所谓“常”,按《说文》的解释,其本义为“下帬也”。段玉裁注:“引申为经常。”也就是长久不变之义。《尚书》云:“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天民,民中绝命。”其中,“永”即为常,“不永”为变。《论语·为政》记载孔子云:“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所谓“损益”实际上就是变,而“因”则是常。《管子》中也有“常”、“则”的说法,《形势》篇云:“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一也。”《七法》篇云:“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