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诗意的凝聚:姚贾诗派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06600
  • 作      者:
    张震英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张震英,男,1972年生,祖籍河南许昌,出生于甘肃武威。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湖北大学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琴园学者”特聘教授。
    1989年以来,先后在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大学和科研机构学习食品工程、经济管理、法学、中文等专业。1997年9月至2000年6月师从胡大浚、尹占华先生于西北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00年9月至2003年6月师从刘崇德、詹福瑞先生于河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4年9月至2006年9月师从蒋寅先生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博士后项目研究,获国家人事部颁发的博士后证书。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师从杜晓勤先生于北京大学作访问学者。2004年晋升副研究员,2007年晋升研究员,2009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
    1991年以来,先后担任兰州市食品工业研究所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甘肃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办公厅科员,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调研室主任科员、副调研员,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助理,钦州市三娘湾旅游管理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钦州学院学报编辑部副主任,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等职。
    曾先后兼任中国孟浩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柳宗元研究会理事、湖北省古代文学学会理事、湖北省李白研究会理事、广西思维科学学会副会长、广西管理科学研究会理事、广西先进文化发展促进会理事、广西大学硕士生导师、广西师范学院硕士生导师、西华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兼顾中国传统文化、宗教与文学、区域文化等。曾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寒士的低吟--贾岛诗歌艺术新深》,迄今已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省级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四项,省级教育厅、人事厅、社科联科研项目四项,陵级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二项。独著成果获省级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市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两项。
展开
内容介绍
    《诗意的凝聚:姚贾诗派研究》是唐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第一部论述姚贾诗派的专著,也是第一次提出姚贾诗派的概念。震英认为姚贾诗派是与韩孟、元白诗派并行的又一个诗派,它在晚唐五代的影响力甚至超过韩孟和元白两个诗
    派,这对学界通行的唐诗史观无疑是一个挑战。
展开
精彩书摘
    另一种则主要着眼于创作方面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如体裁、题材、审美趣味、创作主张等。如吴怀东在《唐诗流派通论》中将诗派分为自觉形成的文学流派和自然形成的文学流派两种。“所谓自觉的文学流派则是指某些作家通过一定的组织、在明确的理论指导下自觉地从事文学活动,他们之间甚至有着密切的交往,作家交往的频繁有助于文学流派的形成。”“所谓自然形成的文学流派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一个历史时期的某些作家由于思想倾向、审美爱好相同或相似,在创作中形成某些相似点,他们没有什么组织,只是因为和时人相比它们具有明显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故被同时代甚至后代的人视为一个流派。”
    吴怀东据此将流派概念之核心内涵规定为:“一是具有比较鲜明的创作相似性或一致性,并不一定要求艺术风格的一致,只要某些方面如体裁、题材、艺术技巧或思想观念甚至作家身份近似或一致就可以;二是不能仅仅表现为一种思潮,而应该有以文学创作活动为中心内容的、一定数量的作家群体。至于是否出于自觉结派、是否有理论号召、是否有中心人物以及风格是否完全一致、是否有过密切的人际接触等,都不是判断和衡量的必要条件。”
    类似吴文这样宽泛的处理实际上是延续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几神《中国文学史》教材的笼统提法,这种提法的优点在于对复杂的文学现象可以不用深入地进行类比剖析,对于诸如题材、体裁、风格、思潮、时代、理论、地域等概念进行“一言以蔽之”的笼统化、简单化处理。但其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就是不但与现代意义上严格的流派观念不相符合,而且也无视中国古代文学体派源流等观念自身发展演变的趋势与轨迹。换句话讲,即便是古代的诗论家也不是这样概括的。所以我们认为,这样的划分显得过于宽泛和含混,也不利于对古代文学流派范畴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而钟忧民先生在《新乐府诗派研究》中则将诗派分为自觉型和非自觉型两类。“自觉型,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有某一杰出作家,不但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影响着同时代的追随者,而且发表创作纲领和文学口号,加以引导;领袖文人与追随者之间往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书札往来,唱和切磋,衣钵相承,不但产生了一批风格相近似的作品,而且结成了文学见解相接近的创作群体,尽管这些群体在活跃的当时并没有什么名目。”钟先生进而解释道:“一般认为,‘江西诗派’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自觉结成的诗歌流派。然而,这一派的宗主黄庭坚在世的时候,并没有,江西诗派’这个名称。这事实说明一个道理,在我国古代即使是自觉型的文学流派,其命名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往往是晚于流派本身的形成。像明代的‘公安派’、清代的‘桐城派’,都应是属于自觉型的文学流派,但它们的名称并不是当事人自己标榜的。所以,我们观察古代文学流派,即使是如上述自觉型的流派,也不能先看它们在形成当时是否挂起‘招牌’,而是要更加注重他们的‘货色’,即它们是否够得上一个流派。对自觉型的流派是如此,对非自觉型的流派,更应如此。”钟忧民先生论及非自觉型文学流派时道:“所谓非自觉型的文学流派.是指该流派在形成过程中并不存在自觉结合的创作群体,也不存在有某个领袖人物发表创作纲领或口号去吸引追随者,而往往是由于历史的、时代的以及创作主体的诸多原因,有一批作家同前辈(或同辈)某一天才作家之间,在精神上产生共鸣,心灵上达到契合,从创作题材选择到审美趣味、表现技法等方面有所效仿和师承,从而形成在审美取向和艺术风格上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作品系列,这样的系列往往有相当长的时间跨度,但从中仍可以发现作为流派的脉络和特征。这种非自觉型的文学流派起码在唐代就出现了。如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即是。”
    钟文的划分法较吴文而言范围有所收敛,将简单意义上的题材、人物并称、审美趣味、地域、风格上存在一致性的诗人组合或诗人群排除在外。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 姚贾诗派研究现状
二 本专著的研究方法、意义和价值
上编 姚贾诗派的确立与构成
第一章 古典诗歌流派观念的演变与姚贾诗派的类型
第一节 体、派的本义及诗歌流派的现代解释
第二节 从《文心雕龙》《诗品》《沧浪诗话》到《诗人主客图》——论中国古典诗歌流派观念的演进
第三节 古代诗歌流派的类型与姚贾诗派的归属
第二章 姚贾诗派的名称及其源起
第一节 唐人并称的类型及其内涵的延伸
第二节 唐人对姚贾之认识、评论及其意义
第三节 《诗人主客图》及唐人风格流派观念的形成
第四节 宋代诗歌流派意识的逐渐成熟和姚贾诗派概念的确立
第五节 元明清人的认同及《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第三章 姚贾诗派的构成
第一节 历代学者对姚贾诗派成员的认识
第二节 姚贾诗派成员的确认
第三节 姚贾诗派中姚贾的核心地位与姚合的领袖地位

下编 姚贾诗派的发展历程
第四章 酝酿期:姚贾初识及其在元和年间的创作走向长安,约宪宗元和五年[810]-约元和十五年[820]
第一节 元和诗风的变迁
第二节 酝酿期的标志性事件:姚贾初识及其意义
第三节 姚贾诗派酝酿期的重要事件及其相关创作
本章小结:酝酿期对于姚贾诗派形成的意义
第五章 形成期:长安与洛阳间的会宿赋诗(长安与洛阳,穆宗长庆元年[821]-约文宗大和四年[830])
第一节 元和中兴的残破与姚合诗风的转变
第二节 形成期标志性事件:《武功县中作三十首》组诗的创作与姚合诗歌风格的成熟及声名的鹊起
第三节 长安、洛阳期间的集会与姚贾诗派的形成
本章小结:姚贾诗派的形成
第六章 发展壮大期:风雅的诗风与风雅的追随(金州、短暂长安、杭州时期,约文宗大和五年[831]-约文宗大和九年[835])
第一节姚合官僚士大夫闲适情趣的加强与诗风进一步向闲雅方向发展
第二节金州刺史及刑部郎中时期的交游与创作
第三节姚合任杭州蒯史时期的交游创作与姚贾诗派的壮大
本章小结:姚贾诗派的发展壮大
第七章 延续期:理论主张的标举与创作实践的延续(长安,约文宗开成元年[836]-约武宗会昌二年[842])
第一节 《极玄集》的编纂与姚贾诗派“雅正清奇”审美取向的倡导
第二节 姚合诗坛声望的提升和“诗宗”地位的强化
第三节 新天地与新生活——贾岛贬谪后的交游与创作
第四节 延续期内姚贾诗派在长安的主要交游唱和活动
本章小结:姚贾诗派理论主张的标举与创作实践的延续
第八章衰 落期:文章中断与文星陨落(长安、剑南,武宗会昌三年[843]一武宗会昌六年[846])
第一节 文章中断:贾岛过世与姚贾诗派的衰落
第二节 文星坠落:姚合辞世及后人的悼念
第三节 衰落期姚贾诗派其他诗人的行踪与创作
本章小结:姚贾诗派的衰落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