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新诊法,科学辨证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法学的核心内容,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医学的检验检查手段日新月异,但中医临床辨证却依旧停留在“一个枕头、三个指头”的原始状态。凌教授认为,在现实条件下,中医也应该借鉴和使用现代仪器的检查结果,把它们当成是延伸了的中医四诊,进行微观辨证。微观辨证是一种顺应科学技术进步,利用现代诊断技术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指标的方法。借鉴现代科学的信息,可以深入认识中医的病因病机,分析中医证的本质和变化规律,并为制订证的客观化、定量化标准提供素材和依据。当然,进行微观辨证,绝不是用西医理论和方法来进行中医诊断,而是要在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思维方法的指导下,将各项检查指标赋予一定的中医辨证内涵,将现代医学的指标转化为具有中医特色的辨证指标,从而真正地借助现代科学高新技术手段,使中医辨证的理论和方法得到有效的延伸和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医临床。
在临床实践中,凌教授十分重视衷中参西、借鉴现代医学检验检查结果进行微观辨证,认为各种化验和影像学诊断检查是现代科学发展对医学的重大贡献,不仅是西医的重要诊断借鉴,也是现代中医应该重视的。癌毒是恶性肿瘤的致病之本,-抗癌抑毒应该贯穿于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全过程。但对于患者体内的癌毒如何进行计量?传统的四诊手段显得太粗糙和不够敏感,而现代医学检查中的肿瘤标志物定量却可以相对准确地反映患者体内癌毒的生存状态,这是应该充分借鉴的。如果依照中医传统的四诊,对于新发或复发肿瘤病灶,只有肿瘤生长到足够大的程度才能够通过切诊等得出较明确的诊断,而现代仪器中的B超、CT、MRI、PET-CT等却可以在肿瘤的早期就能发现病灶,从而为治疗赢得先机,使病人受益。此外,黄疸是肝癌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金匮要略》有“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而现代,血清胆红素水平是衡量黄疽轻重的非常灵敏的指标,因此,可以借用这些指标来判断体内“湿邪”的轻重,以及进行疗效的评估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