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物权法立法专题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29368
  • 作      者:
    王崇敏,李建华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海南大学法学文丛:物权法立法专题研究》由我国民商法专家王崇敏、李建华合作撰写。其内容涉及物权法的二十个专题,主要包括:物权变动的交易便捷与安全原则、物权变动规范模式分析框架的重构、物权法定原则、我国物权请求权诉讼时效制度的立法选择、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登记请求权制度、拟制交付在物权变动中的公示效力、我国用益物权体系、相邻权与地役权的物权立法选择、地役权制度的价值分析及框架设计、我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土地用益物权体系重构的逻辑理路、我国土地用益物权体系的立法构造、乡土生活场域中的集体财产:从权力到权利、物权法中共有关系的法定与约定规则、我国法定抵押权制度的立法模式、我国法定抵押权制度的若干立法构想、实现抵押关系内在平衡之制度设计、占有制度与我国物权法、智力成果、知识产权与占有制度。作者通过二十个专题的研究,梳理了物权法的基本问题,可供研习者、司法实务工作者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2.私有化改造弊大于利
    农村土地实行私有制,有很多好处,也有很多弊端,是一种优缺点十分分明的土地制度,但总的来说弊大于利,不是我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的最佳选择。
    (1)农村土地私有化的好处。
    第一,土地私有化使农民与土地紧密结合,将极大地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当一块土地被明确地划归某人所有,而占有这个土地的人恰恰是土地的耕作者的时候,他对土地的热情和投入是无法想象的。”①阿瑟·扬曾经这样说过:“保障一个人对一块不毛之地的所有权,他会把它变成花园,与他订立租用花园九年的合同,他会使它变成不毛之地。”②只要土地属于私人所有,土地的主人自然会倍加呵护,私有制是最能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对土地热情的一种土地制度。
    第二,土地私有化使农村土地产权关系清晰,彻底消除农村土地因所有权主体虚位等缺陷所导致的种种不良后果,与市场化发展趋势相适应。市场经济总体上要求产权清晰以降低交易成本,法律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波斯纳认为,财产权要具备三个标准:普遍性、独占性、可转让性。其中的普遍性是指要使产权有效发挥作用,必须使资产普遍有其所有者,它强调的是个人所有的普遍性,哪一领域有限资源缺少所有者,哪一领域必然无序且无效。③在西方经济学家看来,私有制、有效竞争和商品的自由交换、企业的破产和整顿,是一个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具备的三个前提。④农村土地私有化会使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明确,客体清晰,权能完整,法律性质清楚,总而言之就是产权清晰。清晰的产权会使农村土地交易量大大增加,有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优化配置;能使农民有效排除他人对土地的非法侵占,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能避免农民在混乱的法律关系中成为无辜的受害者,此外清晰的产权对保护耕地、防止耕地的乱占滥用也很有好处。
    第三,土地私有化有利于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就是使农民离开土地,由农村走向城市。我国的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让农民进城需要很多条件:一是要打开城门;二是要让农民愿意离开土地。在集体所有制下,农民不愿意离开土地是因为土地是集体的而不是农民个人的,农民离开土地后,集体自然会把土地收回,农民得不到相当于土地价格的补偿。而在私有制下,土地是农民个人的,有了土地就等于有了一笔不小的财富,这时农民就有了选择的余地,他可以选择继续种地,也可以选择卖掉土地筹得一笔资金后进城去发展。由于土地可换资金,农民进城就有了动力,并且进城时有了资金保障,农民就可以进行第二次创业,不至于变成盲流,引发那么多社会问题。
    (2)农村土地私有化的弊端。
    第一,农村土私私有化将使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在农村丧失,不仅与我国确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的基本政策相违背,而且推行这一学说制度转型力度太大,为此付出的改革成本将会很高,可能引起大的社会动荡。
    ……
展开
目录
第一专题 论物权变动的交易便捷与安全原则
第二专题 物权变动规范模式分析框架的重构
第三专题 论物权法定原则
第四专题 论我国物权请求权诉讼时效制度的立法选择
第五专题 论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
第六专题 论登记请求权制度
第七专题 论拟制交付在物权变动中的公示效力
第八专题 论我国用益物权体系
第九专题 论相邻权与地役权的物权立法选择
第十专题 地役权制度的价值分析及框架设计
第十一专题 论我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的完善
第十二专题 论我国土地用益物权体系重构的逻辑理路
第十三专题 论我国土地用益物权体系的立法构造
第十四专题 乡土生活场域中的集体财产:从权力到权利
第十五专题 论物权法中共有关系的法定与约定规则
第十六专题 论我国法定抵押权制度的立法模式
第十七专题 我国法定抵押权制度的若干立法构想
第十八专题 论实现抵押关系内在平衡之制度设计
第十九专题 论占有制度与我国物权法
第二十专题 论智力成果、知识产权与占有制度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