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平原地区集体林权制度变迁与绩效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867224
  • 作      者:
    刘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平原地区集体林权制度变迁与绩效研究》主要关注三个问题:一是平原地区林权制度变迁为何如此频繁,究竟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在制度的供需达到平衡时,制度目标是否实现?二是平原地区集体林权制度对林业发展的作用是否显著,林权私有程度的增加能否给林业带来健康发展?三是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制度绩效如何,是否有改进的必要,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围绕问题研究,本书以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和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同时采用统计描述和计量分析的方法,对平原地区林权制度变迁和制度绩效进行了研究。本书由刘珉著。
展开
内容介绍
    《平原地区集体林权制度变迁与绩效研究》以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和 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同时采用统计描述和计量分析的方法,对平原地区 林权制度变迁和制度绩效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平原地区 林杈制度变迁频繁,每次变迁因为产权变迁形式和私有产权程度不同,制 度的绩效也会不同。历年新增造林面积随着产权私有倾向的增加呈现显著 增长势头;在新一轮林权制度改革中,不同的参与主体在林权改革中有不 同的利益需求;改革变量对林农和非林农种树意愿、对林农林木种植数量、对林农林业生产性投资行为有显著影响。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平原地区集体林权制度变迁历史上循环往复
1.1.2 平原地区集体林权制度变迁与林业发展密切相关
1.1.3 平原地区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成果不足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已有述评
1.4 研究界定和研究方案
1.4.1 概念界定
1.4.2 本书结构
1.4.3 本书创新
第2章 研究框架
2.1 研究框架构建
2.1.1 制度绩效的发生机理
2.1.2 分析框架的构建
2.2 关于研究框架的解释
2.2.1 有关产权变动和制度变迁
2.2.2 有关激励类型和林权制度绩效
2.3 研究假说
2.4 研究的方法与数据
2.4.1 研究方法
2.4.2 数据来源
2.4.3 样本点概况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平原地区集体林权制度变迁
3.1 林业资源及平原地区林业概况
3.1.1 我国林业资源概况
3.1.2 平原地区林业概况
3.2 平原地区林业及林权特殊性分析
3.2.1 平原林分布
3.2.2 平原农区和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比较
3.2.3 平原农区林权制度和农地产权制度比较
3.3 平原地区集体林权制度变迁:以河南平原地区为例
3.3.1 改革开放前的集体林权制度变迁(1949~1977)
3.3.2 “三定”时期的集体林权制度变迁(1978~1996)
3.3.3 四荒拍卖、林业工程及二权分离时期集体林权制度变迁(1997~2006)
3.3.4 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变迁(2007~)
3.3.5 历年集体林权制度变迁总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林权制度的绩效分析:私有产权变动角度
4.1 理论框架:有关林权私有化的争论
4.2 研究假说1的提出
4.3 数据来源及描述分析
4.3.1 数据来源
4.3.2 描述分析
4.4 变量定义与模型选择
4.4.1 变量定义
4.4.2 模型设定
4.5 模型检验与结果解释
4.5.1 模型检验
4.5.2 结果解释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林权制度的绩效分析:参与主体态度取向
5.1 理论框架:不同参与主体及态度与行为
5.2 研究假说2的提出
5.3 数据来源与问卷设计
5.3.1 数据来源
5.3.2 问卷设计
5.4 问卷分析
5.5 结果解释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林权制度的绩效分析:农户种植意愿研究
6.1 理论框架:基于Elinor Ostrom的IAD延伸模型
6.2 研究假说3的提出
6.3 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
6.3.1 数据来源
6.3.2 模型设定
6.4 变量定义与描述分析
6.4.1 变量定义
6.4.2 变量统计描述
6.5 模型检验与结果解释
6.5.1 模型回归检验1
6.5.2 结果解释1
6.5.3 多元均值F检验
6.5.4 模型分主体类别回归2
6.5.5 结果解释2
6.6.6 模型检验2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林权制度的绩效分析:农户林木种植角度
7.1 理论框架:制度与林农林木种植行为
7.2 研究假说4的提出
7.3 模型选择及数据来源
7.3.1 模型选择
7.3.2 数据来源
7.4 变量选取及变量描述
7.4.1 变量定义
7.4.2 自变量描述
7.5 模型检验与结果解释
7.5.1 模型检验
7.5.2 结果解释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林权制度的绩效分析:农户生产性投资角度
8.1 理论框架:制度与林农生产性投资行为
8.2 理论框架:研究假说5的提出
8.3 模型选择及数据来源
8.3.1 模型选择
8.3.2 数据来源
8.4 变量定义与描述分析
8.4.1 变量定义
8.4.2 模型的改进
8.4.3 自变量描述分析
8.5 模型检验与结果解释
8.5.1 模型检验
8.5.2 结果解释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 论
9.1.1 理论方面
9.1.2 实证方面
9.2 进一步讨论
9.2.1 国內外经验借鉴
9.2.2 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9.2.3 林权制度要体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
9.2.4 重视“域外效应”,强调和谐发展
9.3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我国林权制度及林业政策演进表
附录2 改革开放以来三次重大林权制度改革内容对比
附录3 河南省平原县类型
附录4 河南省及平原地区相关林权制度演进
附录5 平原地区集体林权制度变迁案例——漯河市
附录6 平原地区集体林权制度变迁案例——周口市
附录7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2007年11月)
附录8 河南林业生态省(生态河南)建设规划大纲(2008-2012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