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作为新时期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并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简称《纲要》)。其确定的6个重点战略和研究领域中,“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科技支撑”是重要内容之一。《纲要》确定的13个重大研究任务中,人口与健康占有一席,并以“强调自主创新为先导,引进与开发相结合;以医药生物技术为主体,高新技术与适宜技术协调发展,开展跟踪、跨越、创新研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发展思路,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口安全发展,人人享有健康”,使人口与健康科技发展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实施以预防为主的“前移战略”和注重社区与农村医疗的“下移战略”;提出人口与健康的基础研究重点是生命过程的定量研究和系统整合及脑与认知科学,“力争在世界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上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原始性创新成果,在若干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解决一批瓶颈性关键科学问题”。生命过程包括生、老、病、死等复杂的过程和现象,用整体的、系统的、综合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阐明生命过程和现象的机理,提高对生命的认识水平、研究水平和医疗水平。促进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的实施和发展,是我国医学科学应承担的另一重要任务,也是医学科学为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应做出的不可或缺的贡献。三、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2009年1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简称《改革方案》)。《改革方案》指出,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努力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在健康指标、医疗卫生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等方面突出正确导向和中国特色,确定重点目标、注重社会公平和政策措施的实践合理性和可行性。医学研究和进步将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科学支撑。
(1)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我国的疾病谱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疾病谱中既有发展中国家的常见病,也有发达国家的常见病。重大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肿瘤、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以及精神神经性疾病等)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