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海洋灾害地质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2782061
  • 作      者:
    叶银灿等著
  • 出 版 社 :
    海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海洋灾害地质学》是我国第一部海洋灾害地质学的专著。全书共分19章,第1章至第3章论述了海洋灾害地质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进展以及我国海域的灾害地质环境,提出了海洋灾害地质分类和海洋地质灾害的分类分级方案;第4章至第17章对我国海域主要的海洋灾害地质类型作了专题论述,专论的内容主要包括各类海洋灾害地质的孕灾环境、灾变机制、发育规律与成灾过程、存在的或潜在的危险性以及防治对策等;第18章对我国海域海洋灾害地质类型的分布规律与发育的基本特征作了简要论述,并提出了海洋灾害地质区划方案;第19章论述了海洋地质灾害的灾情评估和风险分析方法,为海洋地质灾害的减灾防灾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海洋灾害地质学》可供从事海洋地质、环境地质、海洋工程和防灾工程等专业科技人员及有关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又例如,地震预报问题,地震预报的突破有赖于对地震规律的科学揭示,包括地震的成因问题(地震孕育的深部构造环境、构造活动和构造变形的动力机制、地震发生与活动断层关系等)、地震的机理问题(强震震源孕育发生的物理过程、强震孕育的构造物理基础、地震临界破裂失稳的非线性理论问题、地震破裂失稳的物理力学成因与空隙流体的作用、地震破裂规模的决定因素等)、地震前兆机理问题(地震与前兆的关系、地震前兆成因的微观物理力学机制、地震前兆复杂性的物理成因等)以及地震前兆观测中的基础性问题等。
    由上可见,只有加强基础研究,不断地揭示这些基本的科学问题,才能使海洋灾害地质学得以不断发展。
    三、重视海岸带地质灾害研究
    全球6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大约60 km的范围内,约占地球面积8010的海岸带向全球贡献出大约1/4的生物生产力,提供了90%以上的海洋水产资源和其他有价值的生物资源(中国科学院海洋领域战略研究组,2009)。海岸带目前已成为承受巨大压力的生态系统:一方面是来自沿海系统不断变化的挑战,另一方面是来自人类活动的干扰。海岸带是现代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学科前沿领域,也是全球变化响应敏感区域和全球生态环境的脆弱带,在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的同时,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占我国陆域国土13%的沿海经济带,承载着全国42%的人口,创造出全国60%以上的国民经济产值。近二十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幅度增加,对海岸带作用的强度也越来越大,在为我们带来了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负面效应。我国海岸带地质灾害类型复杂多样,分布广泛。其中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海面上升、地面沉降、滨海湿地退化等灾害,发生的地域广,持续时间长,治理难度大,已对我国海岸带的生态系统以及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构成全面而持久的威胁。
    迄今为止,我国陆地区域性灾害地质调查研究已经完成,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灾害地质理论体系。相比较而言,我国海岸带地质灾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程度较低。自1980年以来,我国相继完成了“全国海岸带和滩涂资源综合调查”、“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等以及近10年来若干重要的海岸带地质灾害的专项调查研究项目,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但迄今尚未建立起可持续、系统的海岸带地质灾害调查研究体系,特别是在海岸带地质灾害防治领域还缺乏足够的科学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支撑,还不能适应沿海和海洋经济发展对减轻海岸带灾害工作的需要,与世界先进水平和国际社会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因此,在当前和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仍然要特别重视海岸带地质灾害的调查和研究,内容包括:加强海岸带地质灾害的基础理论研究;构建海岸带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判模型;在相应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编制1:20万或更大比例尺的中国海岸带灾害地质图和风险区划图;研究和建立基于我国特点的海岸带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预报系统等,这对于21世纪我国的海洋经济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四、推动海洋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研究  国土资源部为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国家中长期(2006-2020年)科技发展规划的起草工作,曾于2003年8月组织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域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研讨会”(吴树仁,等,2004)。会议的主要成果是从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关键科技问题研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风险评估与土地利用、重大地质灾害治理与应急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三个方面,论述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关键科技问题、瓶颈制约和解决这些难题的若干重大科研计划,迄今对海洋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工作仍有指导意义。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地质灾害的概念和内涵
第二节 海洋灾害地质学产生与发展背景
第三节 海洋灾害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四节 海洋灾害地质研究的历史回顾与主要进展
第五节 海洋灾害地质学发展前景展望

第二章 中国海洋地理与地质环境
第一节 中国海区地理概况
第二节 海洋气候与水文
第三节 海底地形与地貌
第四节 海底沉积物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第五节 海底地质构造环境

第三章 海洋灾害地质分类与海洋地质灾害的分类分级方案
第一节 海洋灾害地质分类原则与划分方案
第二节 海洋地质灾害分类分级原则与划分方案

第四章 海域活动断层
第一节 活动断层类型与识别标志
第二节 中国海域活动断层
第三节 海域活动断层灾害及其工程评价

第五章 海域地震与地震海啸
第一节 海域地震灾害
第二节 地震烈度与加速度
第三节 中国海域地震
第四节 海洋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第五节 地震海啸及预报

第六章 海底滑坡
第一节 海底斜坡稳定性研究进展
第二节 海底滑坡的分类及其特征
第三节 海底滑坡的成因与动力机制
第四节 海底斜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第五节 中国海域海底滑坡及其分布特征
第六节 海底滑坡的工程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第七章 海岸侵蚀和港口淤积
第一节 海岸类型与动态特征
第二节 海岸侵蚀及其防治
第三节 港口淤积及其防治

第八章 海洋构筑物基础冲刷及工程防护
第一节 冲刷现象及其工程危害
第二节 海洋构筑物基础冲刷机制
第三节 海洋构筑物基础冲刷研究基本方法-
第四节 海洋构筑物基础冲刷稳定性分析及其工程防护

第九章 海底砂土液化及评估
第一节 砂土液化的概念和形成机理
第二节 砂土液化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砂土液化的分析与判别
第四节 中国近海海域潜在液化区分析
第五节 砂土液化的工程评价与防治

第十章 海底浊流
第一节 浊流理论的创立与发展
第二节 海底浊流形成机理
第三节 海底浊流产生的动力过程
第四节 中国海域浊流的分布特征
第五节 海底浊流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六节 海底浊流的工程危害与防治

第十一章 海底浅层天然气
第一节 浅层天然气的类型与基本特征
第二节 浅层天然气的赋存形式与识别标志
第三节 我国近海浅层天然气分布特征
第四节 浅层天然气成灾机理与防治对策

第十二章 海底软土
第一节 海底软土研究的工程意义
第二节 中国海域软土分布与发育特征
……

第十三章 风暴岩
第十四章 珊瑚礁、海滩岩和沙丘岩
第十五章 海底沙波与沙脊
第十六章 海底古河道与古三角洲
第十七章 海平面变化、海水入侵与地面沉降
第十八章 中国海域灾害地质发育规律及区划
第十九章 海洋地质灾害防灾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