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的山水和田园诗派,全是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它们同属一种主流,却又形成不同的分支。政治和社会生活动荡不安,这些隐逸诗人都对统治阶级抱消极的不合作态度,基本的精神是相近的。但山水诗人和田园诗人对大自然的态度又有很大区别。山水诗以谢灵运为代表,田园诗以陶渊明为代表,各领风骚。山水派纵情浏览山水,观察自然景物细微,要把美妙的山水恰如原状地移入诗句,使诗写得如画境,开山水题材反映自然界的四季和晴雨朝夕的自在美。这类诗写作技巧是好的,但内容涉及躬耕生活和百姓疾苦的少,这是与田园诗主要的不同之点。田园诗人对现实的批判较强,农村生活经验较丰富,以“返自然”、“咏农耕”为主题。歌颂田园景物,反映农民疾苦,在表现消极反抗的思想之余,更令人体会到诗人的民主进步思想。我们读到这些山水田园诗人的作品后,会对隐逸诗人的思想境界有较深刻的认识。中国文学评论界一致肯定他们在历史上的进步意义,这是公允的,是合乎历史唯物主义的。
在西方诗歌中,随着历史的演变,诗人对待大自然的态度不像中国诗人那样一贯地崇拜和景慕,而是发生过几度繁复的变化。因此他们的山水田园诗,从内容到形式,都显示出与中国迥异的诗风。以山水田园作为主题的诗歌,远没有中国诗歌中那么普遍,也没有那么重要。分析其原因,试粗略论述如下。
中古时期的欧洲文学,受《圣经》影响极大。天主教与基督教莫不把《圣经》奉为圭臬。按照它的说法,上帝花了五天工夫创造了陆地、海洋、植物和动物。到了第六天,才按照他自己的形象造了男人和女人。这就是说,上帝先创造了大自然,然后再创造出人类。于是人必须服从上帝的指挥,否则上帝就会命令大自然去惩罚反抗他的旨意的人。亚当和夏娃就是因为违背了上帝的嘱咐,偷吃智慧果而被逐出伊甸乐园的。从此上帝叫他们终身劳苦,耕田种地,才能谋求衣食,直到归于尘土。大自然是毫无恻隐之心的,常降祸灾与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