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量子论与科学哲学的发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356635
  • 作      者:
    成素梅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当人类文明进入到以科学技术为主的时代时,科学技术哲学便成为当代哲学研究的核心。一方面,哲学问题的讨论越来越以科学技术的前沿发展为基础;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研究越来越离不开综合的哲学思维。科学技术哲学既是有独立的学理论题,也是从哲学视域把科学、技术、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整合起来研究的一门多重交叉的新型学科。本丛书试图从当代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社会科学哲学三个层面重新理解科学技术,适合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学生以及对此感兴趣的大众读者阅读。
展开
内容介绍
  《当代科学技术哲学论丛·卷2:量子论与科学哲学的发展》揭示了量子力学蕴含的哲学假设,阐述了科学实在、统计决定性、因果性与关联、非定域性等基本概念,剖析了量子物理学家的争论焦点及其新形式的实在观,追溯了与量子论相关的当代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基于对科学哲学的四种语境论进路的比较,对技能性知识的特征与表现形式的考察,论证了一种体知合一的认识论观点。
  《当代科学技术哲学论丛·卷2:量子论与科学哲学的发展》适合高等院校物理系与哲学系的广大师生,物理学哲学与科学哲学研究者及其爱好者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当代科学技术哲学论丛·卷2:量子论与科学哲学的发展》:
  量子力学不仅从根本意义上对传统哲学提出了挑战,而且,它的形式体系本身还提供了一种哲学态度。这种哲学态度蕴涵了非常前卫的新哲学思想,甚至使得第一代量子物理学家从一开始就被迫卷入关于量子理论的完备性与实在性、量子现象的定域性与非定域性、微观粒子的抽象性与存在性等问题的讨论之中,导致了关于理解量子力学形式体系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间的争论,也产生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值得系统研究的量子实在论。物理学家对量子力学的接受,经历了由观念之争到实验证明和成功应用的一个发展过程。但问题是,在时过境迁之后,关于量子实在论问题的研究并没有随着第一代量子物理学家的相继离世而停止,反而这些研究成果被延伸外推到科学哲学领域,成为当代科学哲学家论证各种不同的哲学立场的主要依据。为了有助于澄清这些争论,最终阐述一种基于量子力学的哲学态度的科学观,本章有必要首先明确下列相关的概念前提。
  第一节实在的三个层次
  任何一种科学认知活动都是基于科学认知主体固有的本体论承诺,在认识论意义上,以科学方法为手段来进行的。在这一认知模式中,承认并且确认科学认知对象(即认知客体)的客观性与独立性成为科学认识的理所当然的基本前提。然而,如前所述,以量子力学为核心的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迫切要求对这一前提做出更明确的论证和进一步的深入阐发。因为量子物理学家面对的量子客体是理论实体。相对于人类这个认知主体而言,电子、光子等理论实体的存在形式既不能简单地看成是粒子或波,也不能根据其观察到的行为表现推测其测量之前的存在状态。这就构成了一种新的实在形式。因此,需要对我们通常所说的“客观实在”概念进行详尽的阐述。这里,我们依据客观实在在科学认知过程中与认知主体的相互作用方式的不同,以及对客观对象把握的程度的不同,将通常所讲的实在划分为三个层次:自在实在、对象性实在、科学实在。
  一、自在实在:科学认识的潜在对象
  自在实在是指独立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与意识而自在自为地存在着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这种实在,一方面由于独立于人的意识,从而是客观的;另一方面由于独立于人的活动,从而是天然的,可以称为天然自然。它是科学活动得以进行的潜在对象。人类出现之前的整个自然界都属于自在实在,目前人类活动尚未触及的领域也属于自在实在。
  由于自在实在并没有打上人类活动的烙印,因而对人来说往往是模糊的、未分化的、不清晰的,实质上是指本体论意义上的实在。人们对它的认识只能通过间接的推理和思辨来进行。尽管如此,承认自在实在的存在,并不仅仅是科学研究传统中的一个形而上学的观念,而更重要的是,它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基本前提,为科学研究的进行创设了潜在的对象世界。
  自在实在的这种潜存性并非是孤立的、永恒的。对人来讲,也并非是永久隐藏着的,它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转化为科学研究的现实对象,称为对象性实在。毫无疑问,自在实在向对象性实在的转变不是随意可得的,必然会受到许多主客观条件的直接制约,比如,社会的需要、文化环境、生产力的状况、实验技术,等等。通常情况下,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密切相关的自在实在首先进入人们认识的视域转变为对象性实在。其次是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类感官阈限之外的自在实在成为人类的研究对象。最后是随着水平的不断提高,把理论描述的实体变成人类思维中的研究对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自在实在向对象性实在的转变总是变化的、动态的和发展的。
  ……
展开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问题与挑战
第一节 经典物理学的哲学基础
一、机械实在论的兴衰
二、经典实在论及其影响
三、经典实在论的基本前提
第二节 量子力学的哲学基础
一、量子力学的产生
二、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
三、量子力学的哲学前提
第三节 量子力学的哲学挑战
一、科学方法论与认识论的挑战
二、薛定谔方程的哲学挑战
三、量子测量的哲学挑战
四、微观粒子的哲学挑战
结语 呼唤新的哲学

第二章 概念前提
第一节 实在的三个层次
一、自在实在:科学认识的潜在对象
二、对象性实在:科学研究的现实对象
三、科学实在:对对象的理论建构
四、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
第二节 因果性与关联
一、引言
二、因果链的始端:状态概念
三、描写状态演化的运动方程
四、因果性和关联的表示形式
五、全同粒子系统的统计性关联
第三节 统计决定性
一、因果性与决定性
二、三种形式的统计决定性
三、统计决定性的分析与思考
结语 统计规律的确立

第三章 物理学家争论的焦点
第一节 波动?还是粒子?
一、波动实在观
二、粒子实在观
三、波-粒综合实在观
四、一些评论
第二节 量子概率与量子测量
一、概率解释与量子理论
二、哥本哈根解释的理解
三、统计系综解释的理解
四、本体论解释的理解
五、相对态解释的理解
六、一些评论
第三节 量子论的意义与非定域性
一、爱因斯坦与玻尔的论战
二、EPR论证的哲学意义
三、非定域性概念的确立
四、爱因斯坦的分离性与定域性概念
结语 未完结的争论

第四章 新形式的实在论
第一节 玻尔的整体实在论
一、量子观察的意义语境
二、微观客体与测量仪器之间的关系语境
三、量子测量现象的描述语境
第二节 薛定谔的准实在论
一、波动实在观的放弃
……
第五章 量子理论对科学哲学的影响
第六章 超越争论,走向语境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