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湿地修复工程:上海大莲湖模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351944
  • 作      者:
    安树青,王利民等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湿地修复工程:上海大莲湖模式》可作为高等院校生态学、生态工程学、环境科学等环境保护相关专业的辅助教材,并可供各专业研究者参考。
    湿地修复工程是通过研究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利用生态学、系统学、工程学的方法实现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使其恢复到较接近于受干扰前状态的工程。《湿地修复工程:上海大莲湖模式》根据上海大莲湖湿地修复工程的实践情况,划分为三篇,共列为十章,详细阐述了湿地修复工程中的各个阶段,包括湿地的本底调查、湿地修复的总体规划、详细设计、工程施工及工程效果的跟踪、监测、评估等。通过上海大莲湖湿地工程的实例,完整阐述了一个湿地修复工程实施的全部过程,提供了湿地修复工程建设的第一手资料,为以后类似的湿地修复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大莲湖区位特征
    1.1 地理位置
    大莲湖位于上海市青浦区淀山湖下游西南3.5km拦路港南侧,总面积14.6km2核心区面积4.6km2,如图1-1所示。区域内有金泽和朱家角两个镇的9个自然村落,,现有登记在册人口7504人(2650户)。大莲湖区距上海市人民广场58km,沪青平公路贯通其间,交通便捷,如图1-2所示。淀山湖水通过斜塘(拦路港)、园泄泾、大泖港三大源流在松江汇合后构成黄浦江,拦路港横贯大莲湖区域[1],根据《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条例》,该区域是上海市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其生态环境状况对上海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大莲湖是淀山湖水系的组成部分。淀山湖(31°04′~31°12′N,120°53′~121°01′E)是太湖地区的吞吐性浅水湖泊,水域面积62km2,平均水深约2.1m,最大水深3.6m。淀山湖主要承泄太湖来水,湖水由西北向东南经急水港、大朱厍等河港进入湖体,然后经拦路港、淀浦河等河流泄入黄浦江,停留时间约29d,占黄浦江水量的17%左右,是上海市主要水源地之一,如图1-3所示。淀山湖水流平缓,常年平均流速仅0.03m/s左右;急水港和大朱厍是淀山湖的主要进水口,进水量分别占总进水量的35%和33%;拦路港是淀山湖的主要出水口,出水量占总出水量的71%。淀山湖属于潮汐感应湖泊,水位和水量除受上游来水影响外,还受黄浦江潮位变化的影响。除作为上海市民的饮用水源地外,淀山湖还有交通运输、农田灌排、水产养殖和调蓄洪涝等功能,如图1-4所示。
    1.2 自然条件
    大莲湖区域主要包括淡水湖泊、沼泽、河网、浅塘、鱼塘和水上森林,区域内水网密布,水域面积占规划总面积的55.7%。本区域内现存有上海最大的池杉林,面积为83亩①,有8000余株池杉,树木高大、长势良好。大莲湖区域内人口相对稀少,每平方公里的人数约520人,相当于上海市平均水平的1/6。人均耕地面积为0.88亩,是上海市农民人均耕地面积的4倍。大莲湖区域所在的淀山湖区域拥有上海市淡水湖泊湿地生物种类的80%左右。由于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生物多样性程度高,淀山湖区域一直被认为是上海地区为数不多的野生珍稀物种栖息地之一。同时,大莲湖区域为上海市的绿化用地也保留了农业用地的基本性质。
    大莲湖属淀山湖水系,其自然条件与淀山湖基本一致,湖体呈葫芦形,核心区面积为4.6km2,常年平均水深约1.8m,与拦路港相通,古代曾为陆地。
    大莲湖区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湖区的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30h,年日照率为44%;8月的日照时数最多,平均为237h,日照率58%;冬季日照时数以2月最少,平均为112h,日照率36%。据资料记载,1967年的日照时数达到2277h,为64年日照时数最多年份;1948年的日照时数为1459h,为64年日照时数最少年份,两者相差818h。
    大莲湖全年平均气温为15.8℃,最冷月是1月,月平均气温为3.6℃,极端最低气温(1893年1月19日)曾达-12.1℃;最热月是7月,月平均气温为27.8℃,极端最高气温(1934年7月12日)曾达40.2℃。
    大莲湖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为1149mm,5~9月雨量一般在100mm/月以上。雨量最多月份为6月,平均雨量为174mm;最少月份为12月,平均雨量为37.5mm。雨量最多年份为1985年,达到1673mm;最少年份为1892年,为709.2mm。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32天。
    大莲湖区域夏季盛行偏南风,6~8月的风向频率为53%;冬季盛行偏北风,12~2月的风向频率为54%;春秋两季为南北风向转换季节,春季多为东到东南风,秋季多为东到东北风,平均风速约为3.1m/s。
    大莲湖区域常年平均有霜日为37.8天,平均初霜日出现在11月中旬,平均终霜日在次年3月下旬;初霜最早出现在1979年10月22日,终霜最迟出现在1959年的4月23日,平均初终间霜期为126天;各月霜日数以1月最多,平均霜日数为11天,12月次之,平均霜日数为10.3天,11月、2月及3月的平均霜日数为4~8天。
    1875~1990年,影响大莲湖区域的台风共有300次,平均每年2.6次,最多为7次,最少为0次,其中伴有10级以上大风的台风占总次数的21%,伴有暴雨的台风占24%。台风一般出现在5~11月,其中7月、8月、9月最多,占全年的83%~89%;3个月份中8月最多,占全年的36%~39%。一次台风影响的时间平均为2.6天,最长为8天,最短为1天,半数以上的台风影响时间为1~2天,持续5天以上的占11%。
    影响大莲湖水域的寒潮,平均每年有3.5次,最多为8次,最少为0次。其中20世纪60年代最多,平均每年4.9次;70年代平均每年为3.1次;80年代最少,平均每年2.4次。寒潮最早出现在10月下旬,最晚出现在4月中旬,而且以3月出现为最多,其次为12月。
    影响大莲湖水域的气旋平均每年33.1次,最多为44次,最少为21次;一年中以5~6月为最多,入夏减少,8月最少,其中有发展的气旋约占34%。气旋暴雨平均每年2.5次,雨量大于100mm的大暴雨占12%;气旋暴雨大都为局部暴雨,以6月最多。大暴雨主要出现在6月,平均每年有1次台风暴雨,最多年为4次,最少年无台风暴雨。
    大莲湖的年平均高潮(水)位为2.68m,年平均低潮位为2.03m,历史最高水位是1999年7月2日的4.04m,历史最低水位是1956年1月9日的1.04m(泖甸站资料)。
    根据上海市水环境监测中心青浦分中心(青浦区水文勘测队)2005年资料,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评价,大莲湖水域的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等指标集中在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综合评价为Ⅲ~Ⅴ类。其中太浦河、拦路港水质基本为Ⅲ类,阶段性能达Ⅱ类;淀山湖湖区总磷、总氮指标基本为劣Ⅴ类。青浦西部地区的水质状况好于青浦腹部地区和东部地区,非汛期的水质状况较汛期略有好转。
    1.3社会经济条件
    大莲湖区域涉及金泽和朱家角两个镇的9个自然村落,如图1-5所示,区内现有人口7504人(2650户),规划用地14.6km2。
    从图1-5和表1-1中可以看出,大莲湖区域内村庄密度和人口密度较大,人口密度达514人/km2,扣除湖泊、池塘、河道等水面因素,陆地人口密度达1160人/km2,人均耕地面积约0.88亩。
    从表1-2中分析看出,与上海市其他地区相比,大莲湖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很低的,地区的三大产业比例也不协调,区域发展应该走“适当提高第三产业比例,限制第二产业规模,转型第一产业”的发展途径。而大莲湖区域生态修复建设为本地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良好契机。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篇 工程实施背景
第1章 大莲湖区位特征
1.1 地理位置
1.2 自然条件
1.3 社会经济条件

第2章 大莲湖的区域演变
2.1 区域的湿地类型
2.2 区域的湿地生物
2.2.1 浮游生物
2.2.2 水生维管束植物
2.2.3 底栖动物
2.2.4 鱼类
2.2.5 鸟类
2.2.6 兽类
2.2.7 濒危珍稀物种
2.2.8 入侵物种情况
2.3 区域的湿地演变
2.3.1 浮游植物的种类、优势种演变
2.3.2 浮游动物的种类、数量演变
2.3.3 水生维管束植物种类、数量、分布演变
2.3.4 底栖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演变
2.3.5 淀山湖鱼类的区系组成、分布特征以及水产品种类

第3章 水文环境特点
3.1 水文特征
3.2 水环境物理化学特征
3.3 水环境生物学特征
3.3.1 浮游植物的密度
3.3.2 大莲湖浮游植物的叶绿素a含量
3.3.3 浮游动物密度
3.3.4 大莲湖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

第4章 污染源解析
4.1 内源污染
4.2 面源污染
4.3 点源污染

第2篇 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
第5章 湿地修复策略
5.1 大莲湖湿地现状评价
5.1.1 大莲湖湿地生态功能分析
5.1.2 大莲湖湿地现状综合评价
5.2 湿地修复思路
5.2.1 大莲湖湿地修复的作用
5.2.2 大莲湖湿地修复策略
5.2.3 湿地管理措施
5.3 湿地修复工程规划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5.3.1 湿地修复设计理念
5.3.2 湿地修复设计原则
5.4 湿地修复项目总体规划
5.4.1 项目发起及其意义
5.4.2 项目规划目标及总体思路
5.4.3 项目的规划内容及规模
5.4.4 项目的预期效果

第6章 湿地修复工程布局及分区设计
6.1 工程总体布局
6.2 工程分区设计
6.2.1 湿地恢复与重建区设计
6.2.2 森林湿地培育区设计
6.2.3 浅滩湿地恢复与多样性保育区设计
6.3 工程水工及土方设计
6.3.1 工程水工设计
6.3.2 土方工程

第7章 湿地修复工程其他设计
7.1 施工组织设计
7.1.1 工程条件
7.1.2 施工期排水
7.1.3 施工方法
7.1.4 施工总布置
7.1.5 土方平衡
7.1.6 施工占地
7.1.7 施工进度
7.1.8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7.1.9 施工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7.2 环境保护设计
7.2.1 环境保护目标
7.2.2 环境保护标准
7.2.3 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的分析与评价
7.2.4 环境保护设计
7.2.5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7.3 水土保持设计
7.3.1 设计依据
7.3.2 基本原则
7.3.3 水土流失现状
7.3.4 土石方平衡
7.3.5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7.3.6 开发建设活动对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7.3.7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7.3.8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7.3.9 水土流失监测
7.4 工程管理与维护设计
7.4.1 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
7.4.2 管理范围和内容
7.4.3 水质监测及生物调查
7.4.4 年运行管理费
7.4.5 工程运行管理
7.4.6 湿地植物的种植和管理方法
7.4.7 管理法规

第8章 工程施工与管理
8.1 工程施工概况
8.1.1 工程基本情况
8.1.2 工程施工特点
8.1.3 施工总体布置
8.2 施工组织与现场管理
8.2.1 施工组织机构
8.2.2 施工现场管理
8.3 工程的施工方案
8.3.1 主要施工流程
8.3.2 施工准备及临时设施
8.3.3 现场清杂
8.3.4 土方开挖及回填
8.3.5 快速渗滤系统填筑
8.3.6 植物种植
8.4 工程施工进度与保证体系
8.4.1 施工进度及工期目标
8.4.2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其保证措施
8.4.3 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保证措施
8.4.4 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8.4.5 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8.4.6 施工管理及其他
8.5 工程监理
8.5.1 监理目标和监理工作指导思想
8.5.2 监理机构
8.5.3 投资控制的工作任务和方法
8.5.4 进度控制的工作任务与方法
8.5.5 质量控制的工作任务与方法
8.5.6 缺陷责任期的监理方法

第3篇 效果监测与评估
第9章 湿地的水质监测评估
9.1 工程水质监测布局与评估方法
9.1.1 监测布局与时间
9.1.2 水质监测评估方法
9.2 工程水质的监测结果
9.2.1 水体的物理性质
9.2.2 水体的化学性质
9.2.3 水体的生物性质
9.3 湿地的其他监测结果
9.3.1 委托监测结果
9.3.2 其他研究机构的监测结果

第10章 湿地修复工程的效益评估
10.1 工程的生态环境效益
10.1.1 生态效益
10.1.2 环境效益
10.2 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附录1 大莲湖浮游植物、底栖动物相关统计
附表1.1 大莲湖浮游植物的种类和分布
附表1.2 大莲湖浮游植物的密度
附表1.3 大莲湖底栖动物的种类和分布
附录2 相关文件
附件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附表2.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
附表2.2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
附表2.3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
附表2.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分析方法
附表2.5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分析方法
附表2.6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分析方法
附件2.2 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附录3 规划设计及效果图
附图1 上海大莲湖湿地修复工程2000亩总体规划图
附图2 上海淀山湖湿地修复Ⅰ期工程625亩规划图
附图3 湿地修复工程150亩实施效果图
后记感言
鸣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