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码技术应用快速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今天,面对如今日益增长的数码纺织产品,人们往往忽视了“提花织物”技术是孕育出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事实,所以结合计算机技术重新认识数码纺织技术和产品开发的原理、方法和特点具有深远的认同意味。计算机的发明源于提花织物的生产控制原理,所以计算机从发明起就没有停止过在纺织品设计生产中的应用,“数码纺织(Digital Textile)”概念的提出以及数码纺织技术与产品开发将贯穿信息化时代的始终。
数码纺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改变了传统纺织品的设计、生产、流通模式,已经成为纺织品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数码纺织技术与产品开发》主要分为数码织花技术及其应用和数码印花技术及其应用两部分,系统地介绍了数码织花技术和数码印花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背景,基于纺织产品的数码创新理念,结合纺织品的数码创新设计实例来详细描述数码设计技术和生产技术在纺织产品开发中的应用特点,为数码纺织产品在设计理念、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上的创新提供技术参考。《数码纺织技术与产品开发》凝聚了作者多年来在纺织品设计专业教学的经验及在纺织品设计研究中的科研成果,可作为高、中等纺织院校师生的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供纺织行业的科研、技术人员参考阅读。
第二章 数码素织物设计与生产技术
素织物是传统机织物(梭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素织物由于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又有良好的外观效果和使用性能,在纺织品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数码设计与生产技术的应用,为数码素织物的创新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利用数码设计技术开发新颖的数码素织物代表了现阶段素织物产品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
第一节 素织物和素织物设计
一、素织物概述
机织物根据织物表面效果的不同,可分为素织物和花织物两大类。素织物是一种外观较简洁的机织物,在服用、装饰用和产业用纺织品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素织物的定义有传统意义上的狭义素织物概念和生产技术进步后形成的广义素织物概念两种。
狭义素织物系指传统的平素织物,即应用基原组织构成表面光洁的织物,如电力纺、美丽绸、素软缎等,主要用凸轮开口设备制织。广义的素织物系指能够由踏盘或多臂开口制织的平素和小花纹织物的合称。这是根据生产设备进行的分类,由于在踏盘开口设备上生产的素织物也可以由多臂机来生产,所以根据织物效果特征,广义的素织物又可以称为多臂织物(Dobby Fabric)。小花纹织物俗称小提花织物,织物效果比平素织物丰富,往往采用色经色纬运用简单变化的组织配制交织而成,通过在织物表面表现一种或数种不同效果组织的对比产生简单的织纹和色彩效果。小提花织物的显著特征是:组织结构受到综框数的限制,所以单个组织设计简单,即提升规律受到综框数的限制,但一个循环的经纬纱线根数可以任意配置,可以从几百根到数千根甚至上万根,虽然没有大提花织物般制织花纹方便,但经过精心构思,通过组织与色彩的巧妙排列和配合,来设计各种独具匠心的织物效果。随着数码设计技术的应用,利用数码设计技术来开发创新素织物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开发多臂机生产的数码小花纹织物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根据上述素织物的生产特点和织物效果的基本特征,狭义素织物在织物分类中的定位如图2-1所示,广义素织物在织物分类中的定位如图2-2所示。广义素织物是目前流行的分类方法,数码设计技术在素织物产品开发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多臂机生产的广义素织物上。与大提花织物相比,素织物的组织结构简单,花纹变化单一,但可以通过数码设计技术的应用,使简单结构的素织物产生丰富的织纹色彩效果,而且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效率和正品合格率较高,并特别适合大批量生产。
图2-1狭义素织物定位示意图
图2-2广义素织物定位示意图
二、素织物分类
除了概念上的分类,在实际应用时,素织物的品种繁多,应用非常广泛,根据产品用途、后处理工艺和外观以及组织结构的不同,还可以进行如下分类:
(一)按用途分类
1 服用素织物
指用于服装和服饰配件的各种平素纺织面料,包括春夏秋冬各式服装(时装)、裙料、裤料等外料和里衬用料。此外,还有作鞋、帽、围巾、手帕等服用面料。
2 装饰用素织物
用于装饰的各种纺织面料,要求舒适、美观、艺术化和功能性相结合。主要是家纺产品中的七大类,约40个小类:包括家具覆饰类、挂帷遮饰类、床上用品类、地面铺设类、卫生盥洗类、餐厨杂饰类、墙面装饰类或艺术壁挂等。
3 产业用素织物
包括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科学技术、交通、军工国防等用途的织物,使用中以充分体现织物的功能性为主。素织物由于具有良好的物理及机械性能,因此产业用机织物一般都采用平素组织交织的织物。如防水布、绝缘布、地基布、降落伞绸和人造血管等。
(二)按染整加工分类
1 白织素织物(真丝为全练织物)
经、纬线均未经过染色(练染)而织成的织物,织成后再进行练染等后整理加工,如乔其、双绉、时装绸、素色衬衫面料等。
2 色织素织物(真丝为先练织物)
织造前经、纬线先经过染色(练染),织成后即为成品,此类产品色彩一般都较为丰富。如塔夫绸、双宫绸、条格麻纱、精梳花呢、时装呢等。
3 半色织物(真丝为半练织物)
部分经、纬线先经过染色(练染)等前处理,织成后再经染色(练染)或其他整理加工,使织物呈现出丰富的色彩效果和特殊织物效应,如格子碧绉、轧花时装呢、条格绉等。
(三)按外观分类
1 普通素织物
以基原组织和简单的变化和联合组织为基础组织,织物外观效果简洁素净。例如电力纺、时装绸、麻纱、双绉绸等。
2 条格素织物
通过组织结构变化,经纬系统纱线材料、纤度、色彩、捻度或捻向等变化,以及穿筘、后整理等因素的单独或综合使用,使织物产生条纹或格子纹变化效果。例如色织衬衫面料、条纹时装呢、闪光条斜纹呢、格子布等。
3 小花纹素织物
主要利用变化或联合组织在织物表面形成具有一定装饰性、趣味性的综合设计,由于生产设备的限制,综片一般控制在16~24片以内。例如小提花时装呢、星点绸、小花纹领带绸等。
4 联合素织物
指联合使用两种或几种不同的组织,配合运用不同的原料,不同规格及色彩的经纬纱线,制织成表面具有各种条格或其他小花纹图案外观的织物,如组织加色条、条格加小花纹等设计方法。
5 特种工艺素织物
利用各种特殊的织造方法或后处理方法,如挂经、烂花、修剪、起绒、手工制作等,织成具有特殊外观效果或手感的织物,如各式的绒花纱、烂花丝绒、灯芯绒和桃皮绒等。
三、素织物设计
素织物的制织包括产品设计、上机准备(织机准备、原料准备)及上机试织等工序。其中产品设计是整个过程的灵魂,它决定了素织物产品的基本风格和所需的工艺条件。优秀的素织物产品设计应该是品种、上机图和色彩的完美结合。一般地,把素织物的设计归纳成品种工艺设计和上机图纹制设计两大部分,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依附于素织物而存在。
(一)品种工艺设计
品种工艺设计是指素织物基本规格的设计,它是素织物设计的先导,它决定了素织物从外观风格到内在结构、质地的总体品质。从内容上主要可分成以下几项。
1 产品类别设计
包括产品的用途、销售对象、特点、分类及名称等。
(1)用途。
一般常见的面料有衬衫面料、外衣面料、里衬面料、裙料、裤料、领带、装饰用料以及产业用织物,不同用途织物的品种工艺设计亦不同,因此在设计时必须明确所设计的产品作何种用途。
(2)销售对象。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气候、风俗习惯和爱好均不相同,丝绸高贵、华美;乔其纱轻盈、柔和;棉布朴实、自然。色彩、材质、风格的恰当运用与否,与产品是否畅销有密切关系。此外还要明确销售对象的性别、年龄,以确定所设计产品的厚薄、花型和色彩等。
2 经纬原料组合设计
包括原料的选用、经纬原料的线型设计、经纬线密度设计及排列方式等。
(1)原料的选用。
在选用织物的原料时主要根据织物质地要求、外观要求以及原料来源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此外,还要考虑在织造时所用原料是否能够承受织造所必须的摩擦力及张力。例如,经线在织造时要经受反复开口所产生的张力,在穿过综眼和筘齿等部件时所产生的摩擦力,以及在打筘时所产生的摩擦力。因此如果以强力较好的桑蚕丝作经线,一般可以不上浆,如果选用强力较差或容易擦毛的人造丝或棉纱做经线,则要求经过上浆工序。合成纤维做经线一般要经过网络化或低捻上浆等工序。纬线的选择则根据织物质地和外观的要求,可直接选用一般原料,也可用弱捻线、强捻线、强弱捻合股线以及各类花式线等。纤维原料对织物性能的影响见表2-1。
表2-1纤维原料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纤维种类蚕丝羊毛棉麻粘胶富纤涤纶腈纶锦纶维纶丙纶
耐用性较好较好中中差中好较好好好好
舒适性好好较好中中中较差中较差中较差
外观性好好中中中中中中中较差中
照料性差中差差差差好中较好中中
为了使织物外观有丰富的色彩以及多变的风格,往往在同一品种上使用不同的原料,例如考虑粗、细结合,易收缩与不易收缩相结合,不同捻向与不同捻度相结合等方法。此外还可使用异形丝、金银丝、扎染丝线以及各种类型的花式线等。选择原料除考虑上述条件外,还要考虑降低织物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也就是说可以用低档原料达到设计效果的就不要采用高档原料,或者在同一产品中有目的地合理配置高低档原料,以降低生产成本。
(2)线型设计。
确定原料或纱线纤维种类以后,还必须按设计要求将其加工成符合设计需要的纱线供织造用,根据设计意图制定经纬丝线的加工方法称“线型设计”。线型设计主要通过并丝、捻丝等加工工艺不断改变丝线或纱线的纤度、捻度、捻向和张力等因素,使纱线的强度、弹性等性能得到改善,并通过改变丝线(或纱线)的卷绕形状以增加制成织物的装饰性和趣味性。在此把组成织物的长丝和线统称为纱线,不同的纱线结构、不同结构纱线的配置,会产生外观丰富多样、功用性能完善的产品。纱线具体可以分为:
丝:是采用长纤维经过工艺处理形成的线型。如厂丝、人造丝、网络丝、低弹丝等。
纱:是由一种或者几种短纤维经过不同的纺纱工艺加工而成的。如纯纺纱、混纺纱、混色纱、中捻度纱、强捻纱、弱捻纱、S捻纱和Z捻纱等。纱是生产服装面料、特别是家纺面料的常用原料。
线:由纱复合而成,具有纱的性能并完善纱的不足。如双股线、三股线、多股线及多次合股线;捻向有异向捻、同向捻以及两根单纱异捻向的合股加捻线;合股纱中的单纱可以由相同线密度并合,也可由不同线密度并合。
花式线:经过特殊的工艺加工,制成使织造成的织物具有某些特殊效果的线型。如双色股线、结子线、毛圈线、断丝线、竹节纱、彩点纱、扎染纱、印线等。
(3)经纬密度设计。
经纬密度的设计与原料选用、丝线的细度和捻度、织物的组织结构和产品的用途等密切相关。例如桑蚕丝质地柔软、光滑,纤度较细,用它作原料,经纬密度应适当大些,以便较好地反映织物细腻、爽滑的特点;合成纤维制织的织物透气性差,影响服用效果,故设计时应适当减少密度;丝线越粗,捻度越高,织物的组织交织点越多,所选用的设计密度应越小。此外,还要根据织物风格需要轻薄透明或坚硬、挺括选择合适的经纬密度,常用基本组织不同细度的织物经纬密度可以参考表2-2。
表2-2经线密度设计参考
细度基本组织
tex旦平纹三枚斜纹四枚斜纹
绉组织四枚破斜纹五枚缎纹八枚缎纹
2 2以下20以下65~8070~9080~100110~130130~150150~170
2 2~3 320~3065~7565~8075~85105~120115~140130~150
2 9~535~4560~7565~7570~751001~20115~130120~140
5 6~6 750~6050~6550~7555~757510~085~100100~110
7 8~8 970~8045~5545~6550~7070~8575~8585~90
9 4~11 185~10035~5540~6050~6560~7065~7575~80
13 3左右120左右32~5035~5040~5545~6065~7070~80
16 5左右150左右30~3530~4035~5040~5550~6060~70
22 2左右200左右25~3030~3535~4040~5050~55
27 8左右250左右20~2522~3025~3530~40
44 4左右400左右18~2220~2422~2624~30
88 9左右800左右10~1212~1416~20
133 3左右1200左右8~1010~1212~14
222以上2000以上6~87~108~12
注1 本表适用于设计单层织物时参考,单位:根/10cm;
2 以变化组织为基础的织物精密,可参照交织紧度类似的其他组织。
(4)排列方式。经纬纱线的排列方式变化分别对应“扦经变化”和“投梭变化”,其主要通过色条、色纬、原料或线型变化等使织物产生条格或小花纹效果。由于素织物的组织结构变化受到生产设备的局限,因此经纬纱线的排列方式变化在产品设计中极其重要,色彩变化的效果可以通过配色模纹设计来反映,原料和线型的变化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或者试织小样来反映。
3 素织物规格设计
包括总经数、幅宽、筘号、筘穿入数、成品内外幅,经纬密度、织物重量设计等。它们是规格设计中密切联系的各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1)关于经线数计算:
总经线数(根)=内经线数(根)+边经线数(根)
内经线数(根)=成品内幅(cm)×成品经密(根/cm)
=钢筘内幅(cm)×机上经密(根/cm)
=钢筘内幅(cm)×筘号(筘齿数/cm)×穿入数(根/每筘齿)
边经线数(根)=每边成品边幅(cm)×成品边经密(根/cm)×2
=每边穿筘齿数×穿入数(根/每筘齿)×2
(2)关于幅宽计算:
坯绸幅宽(cm)=成品幅宽(cm)1-染整缩幅率
在机幅宽(cm)=坯绸幅宽(cm)1-织造缩幅率=成品幅宽(cm)(1-染整缩幅率)(1-织造缩幅率)
=内经穿筘总齿数内经筘号+边经穿筘总齿数边经筘号
(3)关于筘号计算:
筘号(筘齿数/cm)分内经筘号和边经筘号,计算公式如下:
内经筘号=内经线数(根)钢筘内幅(cm)×穿入数(根/每筘齿)
边经筘号=每面边经线数(根)每面内幅(cm)×穿入数(根/每筘齿)
设计新产品时筘号计算,如有小数常以0 5计,常用筘号为5~44号。
(4)关于经纬密度计算:
坯绸经密(根/cm)=成品经密(根/cm)×(1-染整缩幅率)
=成品经密(根/cm)×成品幅宽(cm)坯绸幅宽(cm)
机上经密(根/cm)=坯绸经密(根/cm)×(1-织造缩幅率)
=成品经密(根/cm)×(1-染整缩幅率)×(1-织造缩幅率)
=筘号(筘齿数/cm)×穿入数(根/每筘齿)
纬密的计算参考经丝密度的计算方法。染整缩幅率和织造缩幅率主要根据实际生产经验得到,在工艺计算时可参考表2-3~表2-5。
表2-3长丝与短纤维的织物缩幅率
生产
方式
缩幅率(%)
纬 丝 原 料
桑蚕丝柞蚕丝粘胶丝涤纶丝
长丝短纤维长丝短纤维长丝短纤维长丝短纤维
白织4~66~95~157~159~1210~1310~1210~13
色织1~42~53~74~72~44~84~84~8
注上表适用于无捻单层平纹织物的设计参考。
表2-4不同组织结构的缩幅率(长丝)
组织
缩幅率(%)
无捻中捻强捻强捻顺纡
桑蚕丝粘胶丝涤纶丝桑蚕丝粘胶丝涤纶丝桑蚕丝粘胶丝涤纶丝桑蚕丝粘胶丝
平纹4~69~1210~124~78~1210~128~109~1310~128~2020~26
斜纹4~58~1010~125~810~1410~1210~1412~1610~128~2020~26
缎纹3~47~910~126~912~1610~1212~1616~2010~128~2020~26
注上表供白织织物的设计参考。
表2-5常用其他工艺缩率表
原料项目缩率(%)
桑蚕丝
漂练、染色、脱脂、上乳化蜡浸泡1
水纡1
合纤
锦纶自然回缩3
锦纶落水预缩5
锦纶染色9
涤纶落水预缩2
涤纶染色11
涤纶、涤粘混纺染色2
羊毛
羊毛预缩6
羊毛染色6
人造丝及其他纤维
人造丝、人造棉、棉纱、绢丝漂练、染色1
棉纱脱脂1
人造丝绞浆1
人造棉、棉纱、绢丝绞浆2
人造棉、棉纱丝光2 5
注凡具有两种以上工艺缩率者,按最大缩率算即可。
(5)关于织物重量计算:
全幅每米长的成品重量(g)=每米成品的经线重量(g)+每米成品的纬线重量(g)
每米成品的经线重量(g)=经线根数×1m×特克斯数(tex)1000×(1-经线长度总缩率)×(1-重量耗损率)
每米成品的
纬线重量(g)=成品纬密(根/cm)×在机幅宽(cm)×特克斯数(tex)1000×(1-重量耗损率)
每平方米成品重量(g)=全幅每米长的成品重量(g)×100成品幅宽(cm)
4 绸边的设计
织物的边由大边和小边两部分组成,大边指正身外侧的边,小边又处于大边的外侧,主要用于练白、染色、印花、整理等工序中保护织物正身和方便加工。绸边设计主要包括边幅、边原料、边组织、边密度以及边字牌的设计。优良的绸边应是平挺、缜密,与正身厚薄相仿且与正身的经向保持一致的缩率。要达到上述要求,边组织的设计是关键,边组织的设计不能脱离织物本身的基本组织和所采用的主要组织进行考虑,应力求边组织简洁、坚牢,故以平纹或平纹变化组织为主。
5 后整理工艺设计
包括对织物进行染色、印花、砂洗、涂层、磨毛等常规整理或烂花、刮色、压花、压绉、复合等特殊整理的设计,以达到特定的使用性能和风格。
(二)上机图纹制设计
素织物的上机图纹制设计是与织造工艺规格相关的织物织纹图案设计和组织结构设计,它是素织物设计的主要环节。如果说素织物的品种工艺设计决定了素织物产品的内涵与气质,那么花色纹制设计就是素织物产品的外观与形象设计。内涵与外观这两者的结合便形成了织物的整体风格,从内容上看,素织物的纹制设计可分为两部分:
1 上机图设计
上机图是表示织物织造工艺条件的图解,用来指导织造过程中的上机工艺。织物上机图主要包括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和纹板图四部分。上机图的布置一般应符合织机上的工作位置。图2-3和图2-4所示为一小花纹组织的上机图,在上机图中组织图位于最下方,穿综图位于最上方,穿筘图位于组织图与穿综图之间。纹板图位于穿综图右侧为左手织机上机图,如图2-3所示;位于穿综图的左侧为右手织机上机图,如图2-4所示。
(1)组织图设计。
在组织图上,每一横格代表一根纬线,每一纵格代表一根经线,纵横交跨成的方格代表一个组织点,方格内作有符号者表示经组织点(经浮点),不作任何符号的白格表示纬组织点(纬浮点)。经线的次序为自左至右,纬线的次序为从下到上。组织图设计实质上便是织物经、纬系统纱线交织浮沉规律的符号表示,是构成织物的最主要要素之一。织物组织的种类千变万化,根据参加交织的经、纬线组数以及交织规律等因素,可作以下分类:
图2-3左手织机上机图
图2-4右手织机上机图
①简单组织。
a 原组织:是各种组织的基础。
b 变化组织:由原组织变化而成。
c 联合组织: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组织或变化组织按不同方式联合而成。
②复杂组织。
这类组织是用多组经、纬线交织而成的组织,其结构较为复杂,有下列几种。
a 重纬组织: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纬线和一组经线重叠交织而成的组织。
b 重经组织: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经线和一组纬线重叠交织而成的组织。
c 双层组织:由两组经线和两组纬线分别交织而成的两层重叠的组织。
d 多层组织:由多组经线与多组纬线分别交织而成的多层重叠的组织。
e 起绒组织:有一组经线与一组纬线交织构成地组织,另一组绒纬(或绒经)在织物的表面竖立形成绒毛或绒圈的组织。
f 纱罗组织:由地经与绞经互相绞转地与纬线交织,使织物具有纱孔效应的组织。
无论简单组织或复杂组织,只要设计者熟练应用,灵活掌握,均可用来织成表面素洁的素织物或样式新颖的小花纹织物,也可用来设计出丰富多彩的大花纹织物。
(2)穿筘图设计。
穿筘图用意匠纸上两个横行表示相邻筘齿,以横向方格连续涂绘符号表示穿入同一筘齿中的经线根数,如图2-3穿筘图中,表示每筘齿中穿入两根经线。
每筘齿穿入数应结合织物经丝原料的性能、线密度、密度以及织物组织等因素加以考虑,以不影响生产和织物的外观为原则。穿入数一般应等于其组织循环经线数或是组织循环经线数的约数或倍数。为了使绸边坚固,便于织造和整理,边经穿入数一般比内经穿入数多。
筘号应与筘齿穿入数的确定同时考虑,视具体品种而定。筘齿穿入数小时,绸面比较平整,但筘号应大,筘号越大,筘齿间距离越小,对经线摩擦就大,易增加断头率。一般熟织物,筘号选大些为好,生织可适当小些。平素织物如外观本来就很不匀整的,筘号可小些。如要求表面匀整细密的织物,筘号宜大些,以减少筘痕。如果筘痕能被织物表面形态所掩盖,则筘号可小些。高经密、低特数织物,筘号宜大些。总之,筘号应结合织物的外观要求、组织结构、经线粗细、加工工艺等因素综合考虑。
(3)穿综图设计。
穿综图中的每一个横格代表一个综框,综框一般小于20片,但目前也有采用28片及以上综框的电子多臂机。穿综的目的主要是根据组织图的要求将运动情况相同的经线穿入同一片综框,运动规律不同的经线穿入不同的综框,以便在织机运作时形成梭口投入纬线而织成织物。常见的穿综方法主要5种,如图2-5所示。
图2-5常见穿综方法示意图
(4)纹板图设计。
纹板图中每一横条代表着一块纹板,一块纹板控制着全部综框的一次运动,并完成一次开口。简单组织的上机图中纹板图可能与组织图相同,但大部分情况下,由于将运动规律相同的经线合并,纹版图比组织图简洁。上机图中各个部分紧密联系,除穿筘图外,已知任何两图就可求出其余一图。如已知组织图和穿综图可得到纹板图,如图2-6(a)所示;已知纹板图和穿综图得到组织图,如图2-6(b)所示;已知纹板图和组织图得到穿综图,如图2-6(c)所示。
图2-6组织图、穿综图和纹板图之间的互求关系
图2-7配色模纹绘制示意图
2 配色模纹设计
(1)配色模纹的概念。
色织物的外观除了利用组织的自身变化,使其显示出种种花纹之外,还可以利用不同颜色的丝线排列与组织配合,使织物表面显现出各种不同风格与色彩的花纹。把组织与有色彩的经纬线排列相配合,在织物表面构成花纹,称为配色模纹。
配色模纹得到的外观效果随着经、纬浮点和经、纬色线的配置而变化,配色模纹循环的大小,由色线循环和组织循环而定,其循环一般是色线循环和组织循环的最小公倍数。
(2)配色模纹的绘制方法。
配色模纹实际上是一张着色的组织图,其设计绘制的方法并不复杂。如图2-7:配色模纹的绘制分成四个区,1区绘制基础组织循环,2区绘出各色纬线的排列,3区绘出各色经线的排列循环,4区绘出所形成的织物外观,即配色模纹图,其绘制步骤如下:
①设计和确定组织图。
②确定色经排列顺序与循环及色纬排列顺序与循环,再求出配色模纹的循环。
③在色经排列循环区和色纬排列循环区分别用符号填绘,以表示不同颜色的色经和色纬排列。根据配色模纹的循环在模纹绘制区将组织图进行展开,如图2-7(a)所示。
④根据色经的排列顺序,在相应色经纵行的经组织点处,涂绘与色经相应的颜色。同样,在相应的色纬横行的纬组织点处涂绘与色纬相应的颜色,如图2-7(b)所示。
必须注意,配色模纹图上的色点,仅表示某种色彩的经和纬点所显的效应,并不表示经纬组织点。
……
第一章 数码纺织品概述
第一节 纺织品与纺织品设计
一、纺织品概述
二、纺织品设计概述
第二节 数码纺织技术与产品开发概述
一、数码纺织概述
二、数码纺织技术的发展
三、数码纺织品设计综述
第二章 数码素织物设计与生产技术
第一节 素织物和素织物设计
一、素织物概述
二、素织物分类
三、素织物设计
第二节 数码素织物的技术特征
一、数码素织物设计
二、数码素织物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第三节 素织物CAD基本原理和应用功能
一、素织物CAD系统的基本特点和构成
二、素织物CAD系统的发展
三、素织物CAD系统的应用功能介绍
第三章 数码素织物的产品开发
第一节 条格素织物的开发
一、产品特点
二、产品设计原理及方法
三、色织男式条纹衬衫面料设计实例
第二节 小提花素织物的开发
一、产品特点
二、产品设计原理及方法
三、满地小花纹素织物面料设计实例
第三节 条纹镶嵌小花纹素织物的开发
一、产品特点
二、高档条纹镶嵌小花纹衬衫面料设计实例
第四章 数码提花技术与产品开发概述
第一节 提花织物和提花织物设计
一、传统提花织物与设计
二、数码提花织物创新设计
第二节 提花织物CAD基本原理和应用功能
一、纹织CAD技术的发展
二、纹织CAD系统的基本特点和构成
三、纹织CAD技术的研发方向
第三节 数码提花织物的设计、生产和产品特点
一、数码提花织物的设计和生产特点
二、数码提花织物的生产准备及产品特点
第五章 数码提花织物设计原理和方法
第一节 提花织物结构的计算机图形标识
一、提花织物结构的计算机图形标识方法
二、提花织物结构计算机图形标识的应用
第二节 提花织物设计的一一对应原则
一、提花织物设计与一一对应的结构设计原则
二、提花织物结构设计的一一对应原则的应用
第三节 数码色织提花织物规范化设计方法
一、色织提花织物设计、生产的基本特点
二、色织提花织物产品工艺的规范化设计
第四节 数码设计技术改造传统提花织物的原理与方法
一、单层结构提花织物及变化
二、重纬结构提花织物及变化
三、重经结构提花织物及变化
四、双层结构提花织物及变化
第六章 数码提花织物的创新设计
第一节 数码提花织物创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无彩数码提花织物的创新设计原理和方法
二、有彩数码提花织物的创新设计原理和方法
第二节 基于数码技术的机织物组织设计原理和方法
一、机织物组织设计的基本特点
二、基于数码技术的机织物组织设计原理
三、基于数码技术的机织物组织设计方法
第三节 数码机织物组织结构的组合设计原理和方法
一、机织物复杂结构的组合设计特点
二、数码机织物组织结构的组合设计原理
三、数码机织物组织结构的组合设计方法
第四节 数码机织物组合全显色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一、技术背景
二、数码全显色组合结构设计原理
三、数码组合全显色结构设计方法
第五节 数码提花织物产品创新的架构
一、设计模式与产品创新的关系
二、数码提花织物产品创新的技术路线图
三、产品创新体系
第七章 数码设计技术改造传统提花织物设计实例
第一节 单层结构提花织物产品开发
一、单层结构基本设计
二、单层结构变化设计扦经变化及投纬变化
三、单层结构变化设计抛道
第二节 纬重结构提花织物产品开发
一、纬重结构基本设计及变化
二、纬重结构变化设计
第三节 多色经结构提花织物产品开发
一、多色经提花织物的设计原理及方法
二、多色经提花织物设计的色彩模型
三、多色经提花织物组织结构的规范化设计
四、电子提花多色经壁挂织物的设计实例
第四节 双层结构提花产品开发
一、双层结构基本设计
二、双层结构填芯设计
第八章 数码提花织物创新设计实例
第一节 数码仿真效果提花织物设计
一、仿真效果数码提花织物研究背景
二、黑白效果仿真数码提花织物的开发原理
三、黑白仿真效果数码提花织物产品设计实例
四、彩色仿真效果数码提花织物的开发原理
五、彩色仿真效果数码提花织物产品设计实例
第二节 花纹闪色效果数码提花织物产品开发
一、花纹闪色织物设计的技术背景
二、花纹闪色数码提花织物设计原理
三、花纹闪色数码提花织物产品设计实例
第三节 双面花纹效果数码提花织物产品开发
一、双面花纹数码提花织物设计的技术背景
二、双面花纹数码提花织物结构设计原理和方法
三、数码双面全显色提花织物产品设计实例
第四节 分层花纹效果数码提花织物产品开发
一、分层花纹效果数码提花织物设计原理和方法
二、双层花纹效果数码提花织物产品设计实例
第九章 印花CAD技术
第一节 印花CAD技术发展
一、我国古代印染技术
二、近代印花技术
第二节 印花CAD基础
一、计算机数字图像基础
二、印花CAD/CAM组成
第三节 印花CAD分色技术
一、四色分色
二、专色分色
三、云纹色分色过渡色
四、叠色分色,专色加网印花
第四节 印花CAD挂网技术
一、加网技术
二、印花中常用的加网方法
三、莫尔花纹
四、新型加网技术
第十章 数码喷射印花技术
第一节 数码印花概述
一、国内外数码印花的发展简述
二、数码喷射印花的特点
三、纺织品数码印花的发展
第二节 数码喷射印花关键技术
一、数码喷射印花基本原理
二、数码喷射印花的喷头与喷射方式
三、数码印花专用染液
第三节 数码印花的软件系统
一、图像数字化处理
二、色彩管理
三、RIP技术
第四节 数码喷射印花设备和工艺
一、数码喷射印花设备
二、数码印花工艺
第十一章 数码喷射印花的应用
第一节 数码喷射印花的应用特点
一、传统印花领域
二、数码印花打样
三、个性化纺织品市场
第二节 基于网络的数码印花的纺织品大批量定制
一、纺织品大批量定制概述
二、印花纺织品大批量定制的实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