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将这个概念根植于我们认知中的当然是电视广告,能将它宣传到一个极致则应该归功于那些网上卖家和那一部分咋咋呼呼的买家。在某个号称“纯天然植物成分”的护肤品美轮美奂的图片下面,是卖家洋洋洒洒精心描述的大段文案,其中还引用了许多买家的淘宝体评价:“这个产品真是纯天然的,我是敏感性皮肤呢,用了觉得非常温和哦。”但是如果你跟一个认真严谨的皮肤科医师讨论“纯天然植物成分的护肤品”,他一定会告诉你,根本不存在你说的这个东东。我们打开任意一种面霜,观其形,嗅其味——如果它真的如宣传中所说的“纯天然”,那么它是怎样制成这种雪白的膏体或者是透明啫喱状的?哪一种纯植物成分会散发人工痕迹如此重的香精味道?自然,还会有姑娘挣扎着说:有可能那些化学成分的含量只是极少一部分。对这类商业宣传的可爱的信徒们,虽然我很尊重你们撒出去的大把钞票和什么都敢往脸上招呼的精神,但是我还是不得不告诉你们:一款护肤品里,所谓植物萃取成分(在某些护肤品的商业文案中甚至将它们作为唯一的卖点来宣传)其实很少。以一些宣称是“芦荟系列”的护肤品为例,其实其中绝大部分都应该改名为“芦荟香”系列,令你神清气爽的那股芦荟的味道,其实只是万能的人工合成香精而已。芦荟系列产品的卖点是“滋润、抗过敏”,但实际上,芦荟成分的含量必须达到产品总量的5%以上,才能使之真的具备抗过敏的功效。如果真的做到这一点,芦荟产品的价格绝不止你现在花出去的这点银子。《信息时报》里登载过广东日化商会秘书长余雪玲的一句话:“化妆品的本质就是一个化学品。”瞧瞧人家这话多么干脆!好吧,我知道你会问另外一个让姑娘们纠结的问题:那些欧美发达国家制造的大牌化妆品,在这方面是不是更值得信任?秉承着对国货从不偏袒的态度,我的回答是:“不。”现如今,国内那些广告中经常采用“某研究中心证明”的手法已被普遍认为是大忽悠,但鲜有人知的是,国外的大品牌同样精于此道,并且,曾有报道指出某款以“纯植物”著称的洋品牌护肤品被发现其真正的植物成分含量连十万分之一都不到。你看,真相就是这么残酷。
为什么“纯天然植物成分”能大行其道?这恐怕还是要从化妆品的成分标注上说起。2009年10月1日起,我国出台了规定,要求化妆品必须标明所有成分,进口化妆品也须加贴中文标签标明。但时至今日,你随便找个商场的化妆品专柜逛逛,仍然可以看到许多护肤品的外包上未注明成分,或者所标注的成分都是诸如“天然保湿因子”“植物萃取精华”一类不可名状,只有生产商自己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的“专业术语”。
既然并非纯天然植物,那么,那些外包装精致的护肤品里究竟又装有哪些成分?以下物质,是我们所钟爱的护肤品里起作用的成分:果酸、胶原蛋白、玻尿酸、茶树油等下面会说到,这里暂不论。
羊毛脂:它在化妆品上的应用太广泛了,在面霜、唇膏、香皂、洗发水、护发素当中,它都经常被使用,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外用药膏。这种成分来自羊毛纤维,是绵羊皮脂腺的分泌物,它不但自身具有很好的滋润效果和渗透作用,并且能稳定水油比例。新西兰和澳洲的“绵羊油”系列护肤品中,它是起主要作用的成分。而且它之所以被发现,是因为人们很早以前就看到澳洲天天跟羊打交道的一些工人的双手比其他人要细嫩。现今的羊毛脂,一般是通过羊毛蜡纯化后获得的。
维生素C、维生素E:这两样在食物中去获得其实比从化妆品中攫取要容易,下面也会讲到。
神经酰胺:这种成分的名字看起来很化工,字也显得有点生僻,所以不为非专业人士熟知,即便在某种化妆品的成分表上看到它,也只是一眼溜过去,连名字都记不全。但是这种物质却在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化妆品制造,并且很受各大高端化妆品品牌的钟爱。它是一种水溶性物质,本来就存在于人体皮肤的角质层细胞中,它的一大作用是保湿和防护——避免水分散失和在皮肤受到来自外界刺激时起到保护作用。如果外用的话,它的渗透性也是很强的,能够迅速和角质层的水分相结合,生成网状结构,从理论上讲,这样就等于给肌肤增加了一张锁水保湿的防护网。
并且,还有专家指出它有防止过敏和抑制黑色素生成的效果。跟胶原蛋白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它在皮肤中的含量会渐渐减少。以前,神经酰胺通常都是从牛脑中提取出来的,但是由于环保主义者的反对,加之“疯牛病”的大规模爆发,人们通过研究开发,逐渐用植物性的神经酰胺代替了从动物脑中提取的神经酰胺,植物性神经酰胺的原料是大米、玉米和很多人都喜欢吃的魔芋,这样一来,原材料的成本相对降低,安全性也大大提高了。
另外,它用于食品中亦有较好的美肤效果。P1-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