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在大英文化委员会的邀请下,1945年9月,他与孙毓棠、洪谦、沈有鼎诸教授联袂赴英讲学,任牛津大学访问教授,继续钻研蒙古史,并到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和鲁文大学作短期讲学,介绍中国学术文化。1946年冬回国,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在历史系与吴啥、刘崇表等教授一起,分别讲授中外历史课程,担任中国近代史教学任务。他治学严谨,教学认真,很受学生们欢迎。
1948年冬北平解放前夕,国民党当局派要员到北平,劝说i许多著名教授、专家南撤和到台湾,劝说邵循正与他们一起走,遭到邵的拒绝。美国某大学这时也乘机邀他去任教,他也毫不动心,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凛然骨气。他虽然一向在政治上不是一个活跃人物,与中国共产党也并无接触,但却是一个热爱祖国、富有正义感的学者。凭着自己半生的经历,清楚地认识到国民党的腐败无能,看准了他们对中国前途不会有任何改革和振兴的作为;他更不愿在这个时候离开苦难的祖国逃到太平洋彼岸去寻找桃花源,仰洋人之鼻息。因此他决定留下来,把自己的学问、知识贡献给祖国人民,为祖国培养年轻一代的历史工作者而竭心尽智。
新中国成立后,邵循正继续在清华园内任教,并于1950年出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近代史教研室主任。从此,他在北大历史系一直工作了二十余个春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除在北大任教外,邵循正还同时受聘为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于1952年至1958年兼任近代史研究所帝国主义侵华史、政治史两个组的组长,担任中国史学会主编的《中国近代史数据丛刊》的编辑委员。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