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在思想文化方面,一方面培养和激发了民族精神与传统,另一方面,也使广大民众对灾害产生了不安、恐惧的心理。由于封建社会中,单个家庭和民众防御与抵抗灾害的能力微乎其微,民众在心理层面对灾荒既畏惧又惶恐,反映在信仰、文化、习俗上,既有敬畏又有无法达到满足时的抗争。全国各地普遍建有大量的龙王庙,这种信仰的形成,与雨泽不时的旱涝及水灾相关联。旱时,人们祈求龙王降甘霖,涝时人们祈求龙王止淫雨。当龙王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时,有些地方还出现鞭笞龙王、抬龙王晾晒等习俗。全国其他地方的水神亦受民众祭祀,作用与龙王相仿。而全国各地普遍建立的祭蝗虫的八腊庙和驱蝗的刘猛将军庙,显然与蝗蝻灾害有关。江浙与福建的五帝信仰,也与这些地区流行瘟疫有关。广东信奉的北帝、洪圣王(南海王)、龙母、伏波将军等,也与广东易发水旱灾害有关。①黄河中下游信仰的“金龙大王”、“黄大王”等,都与黄河泛滥有关。而萧公、晏公以及洞庭湖等湖神信仰,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易患河湖水灾有关。此类信仰,不胜枚举。
除信仰外,民间的许多小说、戏剧也多是以灾荒为主题来描写的,“三言”、“二拍”等市井小说中也有反映。同样,民间逃荒习俗中,也有反映灾荒的。在皖北、苏北、鲁西、豫东等黄河的主要泛滥地区,尤以凤阳花鼓(花鼓小锣、花鼓灯、花鼓戏)、打莲响、莲花落、黄梅调等民间说唱最有名。这些民间文艺,多是因灾荒连年,人们逃荒生存,在外以耍猴(“猢猴撮把戏”)、打花鼓等卖艺行乞演变发展的。有人称明清近代河南是中国的“吉普赛人”,天灾人祸,灾害频繁,河南人逃亡中国其他地区,形成了这一地区独特的逃荒文化。
同样,灾荒也影响到中国人积谷以备灾歉的习俗。由于灾荒频繁发生,民众遇到收成较好的年份,稍有积蓄,便把粮食等贮藏起来,以备荒时之需。每年四五月青黄不接或遇荒年,民间的义仓、社仓便发挥作用,使灾民直接受惠。“备荒”的思想已深入人心,民众勤俭节约,家中一般都用瓮、缸、垛、困、囤等来盛装粮食,这些习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防灾的心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