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自然灾害与历代中国政府应对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6800909
  • 作      者:
    王元林,孟昭锋著
  • 出 版 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自然灾害是当代后发展国家现代化、城市化荆棘之路的共性,也是正在进行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中国社会不得不面对与思考的问题。能源安全、环境安全、生态安全、金融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卫生安全、文化安全等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具有隐蔽性、危险性、突发性和非确定性的特点。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频频发生,往往使国家遭受严重损失。研究社会转型期各类重大的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经济风险与自然条件状态下的各种自然灾害及次生灾害所带来的应急管理问题,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成为政府不可回避且具有刻不容缓意义的现实课题。
展开
精彩书摘
    灾害在思想文化方面,一方面培养和激发了民族精神与传统,另一方面,也使广大民众对灾害产生了不安、恐惧的心理。由于封建社会中,单个家庭和民众防御与抵抗灾害的能力微乎其微,民众在心理层面对灾荒既畏惧又惶恐,反映在信仰、文化、习俗上,既有敬畏又有无法达到满足时的抗争。全国各地普遍建有大量的龙王庙,这种信仰的形成,与雨泽不时的旱涝及水灾相关联。旱时,人们祈求龙王降甘霖,涝时人们祈求龙王止淫雨。当龙王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时,有些地方还出现鞭笞龙王、抬龙王晾晒等习俗。全国其他地方的水神亦受民众祭祀,作用与龙王相仿。而全国各地普遍建立的祭蝗虫的八腊庙和驱蝗的刘猛将军庙,显然与蝗蝻灾害有关。江浙与福建的五帝信仰,也与这些地区流行瘟疫有关。广东信奉的北帝、洪圣王(南海王)、龙母、伏波将军等,也与广东易发水旱灾害有关。①黄河中下游信仰的“金龙大王”、“黄大王”等,都与黄河泛滥有关。而萧公、晏公以及洞庭湖等湖神信仰,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易患河湖水灾有关。此类信仰,不胜枚举。
    除信仰外,民间的许多小说、戏剧也多是以灾荒为主题来描写的,“三言”、“二拍”等市井小说中也有反映。同样,民间逃荒习俗中,也有反映灾荒的。在皖北、苏北、鲁西、豫东等黄河的主要泛滥地区,尤以凤阳花鼓(花鼓小锣、花鼓灯、花鼓戏)、打莲响、莲花落、黄梅调等民间说唱最有名。这些民间文艺,多是因灾荒连年,人们逃荒生存,在外以耍猴(“猢猴撮把戏”)、打花鼓等卖艺行乞演变发展的。有人称明清近代河南是中国的“吉普赛人”,天灾人祸,灾害频繁,河南人逃亡中国其他地区,形成了这一地区独特的逃荒文化。
    同样,灾荒也影响到中国人积谷以备灾歉的习俗。由于灾荒频繁发生,民众遇到收成较好的年份,稍有积蓄,便把粮食等贮藏起来,以备荒时之需。每年四五月青黄不接或遇荒年,民间的义仓、社仓便发挥作用,使灾民直接受惠。“备荒”的思想已深入人心,民众勤俭节约,家中一般都用瓮、缸、垛、困、囤等来盛装粮食,这些习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防灾的心理。
    ……
展开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自然灾害研究的目的与学术史回顾
第二节 本书研究的内容、方法与史料

第二章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自然灾害与政府应对
第一节 先秦时期自然灾害与政府应对
第二节 秦汉时期自然灾害与政府应对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灾害与政府应对

第三章 隋唐至元代自然灾害与政府应对
第一节 隋唐五代时期自然灾害与政府应对
第二节 宋辽金时期自然灾害与政府应对
第三节 元代自然灾害与政府应对

第四章 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政府应对
第一节 明代自然灾害与政府应对
第二节 清代自然灾害与政府应对

第五章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政府应对
第一节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概况
第二节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影响
第三节 民国时期防灾、救灾措施
第一节 各灾种时空特征分论
第二节 各区域自然灾害分论
第三节 历史时期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第七章 灾害发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因素
第一节 灾害发生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灾害发生的历史社会因素

第八章 自然灾害的后果及影响
第一节 自然灾害与生态环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区域社会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思想文化

第九章 历代防灾救灾特征与评价
第一节 历代防灾减灾特征
第二节 历代救灾政策的特征
第三节 历代政府应对灾害的评价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