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两个并存国际关系体制下的中国与日本
1.两个国际关系体制的并存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大规模入侵之前,在东亚居于主导地位的国际关系体制一直是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制。在这个体制中,中国居于主导地位,藩属国的君主要接受清朝皇帝的册封,旧王去世要派遣使节向清政府报告,新王继位要派遣使节请求册封,得到清政府的承认之后方具有合法地位;藩属国要奉清朝的“正朔”,即使用清朝的历法和年号,清政府每年都会给各藩属国颁布当年的历法;藩属国要定期向清政府朝贡,依路程远近、亲疏程度不同,各国入贡的周期各不相同,但朝贡的意义主要在于宣示臣属关系,清政府会回赐价值远远超出贡品价值的财物;中国有义务对藩属国进行保护。这主要是指其国内发生起义等动乱、正常统治无法维持,以及遭到外来侵略、国家面临灭亡的情况下,清政府才有可能应该国国王的请求,出兵予以干预。至于不影响其国家生存的政权之争、甚至改朝换代,只要新统治者仍然表示对中国的臣服,清政府军不予干涉。①朝贡体制是一种东亚独有的国际关系体制,具有和平与松散两个特点。和平是指作为宗主国的中国维持这一体制的手段,不是采取战争、武力威胁等办法,而是“安抚绥靖”、“怀柔羁縻”的和平方式。松散是指中国对于各藩属国的内政、外交都不加干涉,各藩属国实际上具有相对完全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两个特点决定了朝贡体制是一种“国际”关系,而与西方的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在当时的东亚国家中,朝鲜、越南、琉球等都处于朝贡体制之内,定期向中国人贡、中国则对其进行册封。日本则相对地游离于这个体制之外,它既不是中国的属国,也不是朝鲜或者琉球的宗主国。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日本与其他几个东亚国家并无正式的外交关系。江户时代,日本实行锁国政策,和中国的交往仅限于长崎的贸易,而与朝鲜则保持着一种特殊的联系方式,这种方式就是以靠近朝鲜的对马藩为代理,在朝鲜的釜山设置该藩的派出机构,称为“草梁馆”(又称为“倭馆”),通过“草梁馆”,日本和朝鲜进行间接的交涉。
日本从未隶属于朝贡体制,而且还经常以这个体制的挑战者的形象出现。关于这一点,最明确的体现就是日本的不断强化的对大陆侵略扩张思想及其行动。早在16世纪末,丰臣秀吉在统一日本全国之后,就拟订了大陆扩张的构想。按照他的计划,日本先出兵占据朝鲜,接下来征服中国和印度。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