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法律实证研究导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11588
  • 作      者:
    郭云忠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可借复本:1
收藏
作者简介
    郭云忠,国家检察官学院副教授、教研部副主任。1971年生于河北,1993年参加工作。2002-2005年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2008-2010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2012年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挂职)。著有《刑事诉讼谦抑论》(2008)、《法律实证研究导论》(2012),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南方周末》等报刊发表文章若干篇。
内容介绍
    法律实证研究本质上是一种生产知识的方法。是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法学研究中,逐渐演化出来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包括观察、调查、文献分析、实验等。主要类型有:遵循人类学、社会学传统的质性研究方法以发现习惯法;通过文献分析以发现法律文本规律;通过调查、实验以检验司法改革效果或进行司法改革“试点”。与思辨研究相比,实证研究的特殊性就在于主要是直接以活生生的“人”为研究对象,因而研究关系十分复杂。此外,由于法律实证研究的被研究者往往是刑事被害人、罪犯等弱势群体,他们的知情权、隐私权等更容易受到实证研究的侵害,甚至还会造成司法不公。从研究的角度而言,有时还会造成影响其他法律实证研究顺利开展的“研究污染”。这就亟须研究伦理的规范,以明确研究人员的研究关系、权利责任和道德义务。
    《法律实证研究丛书:法律实证研究导论》是作者长期专注于法律实证研究的哲学反思,是在经历参与具体项目、规范研究方法、反思研究本身等阶段的八年间,对法律实证研究方法、历史、要素、伦理等核心问题的系统总结。
精彩书摘
    实验对象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也是影响实验效度的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这一点早已为人类学家所熟知。美国人类学家皮科克指出:在自然科学中是理想的实验,在人类学中就不可行。在经典实验中,所有因素,除了一个,全都是受控的。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找到一个在所有方面都很像只有一个方面不像的群体;实验对象也许会在年龄、性别、收入上都很匹配,但在他们身上永远都会有差别存在。在对比文化或社会时,这一困难还会加深,因为每一个都是很复杂的。可不管怎样,比较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通过进行对比,一个人可以了解到单是通过考察并不能得出的关于每一文化或每一体验的事情,并可对多种多样的关系获得新的洞见。即可以揭示人类怎样相像和怎样不同,以及为什么会这样。
    和观察、调查、文献分析相比,实验尤其是实地实验面临的困难包括人为干扰因素更多,导致实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确定性,因此,有些学者对实验的可行性持怀疑态度。菲利就曾经感慨道:“因为道德和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和生物学现象,很难甚至于一般不可能进行试验,所以在这一领域所进行的观察最有助于科学研究。”“干扰”实验结果的极端例子,是美国埃尔顿·梅岳教授曾在芝加哥的霍桑工厂里研究怎样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做的实验。起初他采取改变各种工作条件,如,厂内的光线,休息的时间等,来测验工作效率是否有相应的提高,结果发现确实提高了。但梅岳教授认为并没有解决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问题。他接着再做实验,倒过来一一取消了这些客观条件的改变,出乎意料,工作效率还是大幅度提高。他从中得到了一个重大的发现,原来不是客观条件的改变促使了工作效率的上升,而是他的实验本身起了作用。因为工人参与了这个实验,自己觉得在进行一项有意义的科学工作,从而发现了自己不仅是一个普通拿工资干活的机器,而是一个能创造科学价值的实验者了。这个转变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
    ……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一、社会现象与社会研究
二、实证主义与非实证主义
三、法学与实证研究

第二章 历史
一、概述
二、国外
三、国内

第三章 方法
一、概述
二、观察
三、调查
四、文献分析
五、实验

第四章 要素
一、概述
二、人员
三、关系
四、角度
五、过程
六、成果

第五章 伦理
一、概述
二、规范
三、原则
四、保障
五、伦理与技术

第六章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省本级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