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法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12359
  • 作      者:
    徐丽红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徐丽红,2005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法学院,获得经济法学硕士研究生学位与学历。现为德州学院政法系教师,经济法学教研室主任,山东省法学会社会法学会、经济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会理事,德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德州市建设街小学、德州小名入围棋学校法律顾问。
    近年来在《商业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并多次获得山东省软科学、德州市社科联优秀成果奖。担任过山东省教育厅、德州市社会科学规划等四项课题的负责人。参加了十二五精品课程《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材的编著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特色的社会法律体系的建成与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为社会法创造了发展的大背景,社会热点民生问题的凸显为社会法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实践的舞台,这正是《社会法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的写作背景。全书共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是社会法的基本理论研究部分,就社会法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社会法的主体、基本内容及社会法与经济法、民生法的关系等问题做了深入研究,以对社会法进行准确定位,为下文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理论根基。下编是社会法的专题研究,按照社会法的内容不同做了划分,将整个社会法分为四部分:弱势群体的社会法、保障性质的社会法、公益性质的社会法和其他方面的社会法。并分别就各个内容的具体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社会法的定性
    一 社会法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法的提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结果。社会的发展是个全面的过程,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社会的发展需要经济发展率先进行,因为经济是基础,是条件,更是导火索,因为人类在饿着肚子的时候,就不会去想除食物以外的东西,也无暇顾及其他需求。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之后,人们的目光也开始关注其他方面,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把社会发展的重心慢慢从经济向社会的其他方面倾斜、位移,社会方面的立法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目前,我国的立法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诸多社会民生问题相对较为集中,逐渐成了各界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这正是社会法发展的好时候,因而,加强社会方面的立法,促使社会法在社会中的作用进一步地发挥出来。加强社会领域立法,就是完善发展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推进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规范社会组织以及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的重要法律、法规。或者说,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下,凭借立法手段确认各种民生指标,构建惠及全体国民的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公共服务和产品的问责制,推动政府从营利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督促国家肩负起对公民的义务和责任,等等,都是社会立法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
    所以,本著作更强调社会法独立法律部门作用的发挥,而不把其当作一个法域来看待,因为独立部门法的定位,更有利于使社会法回归原位。
    社会法的提出,产生了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应,对其说法虽已有些许定论,但是也仍在发展和探索中,就像经济法的发展,需要一个层层剥离的过程,虽然痛苦,但正是在逐层论证中,社会法的理论才会慢慢分明、清晰。
    二 对社会法的界定及评析
    通说上,对社会法的定性不外乎三种,一种是广义上的社会法,以即作为法域的社会法;一种是狭义上的社会法,即指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三是中义上的社会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社会法说”、“小社会法说”与“中社会法说”。
    ……
展开
目录
理论编 社会法基础理论研究
导论
一 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对社会法建设的意义
二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下社会法的发展
三 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关系
第一章 社会法的定性
一 社会法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 对社会法的界定及评析
三 对社会法的准确定性
四 本专著的观点
第二章 社会法产生的基础
第一节 十七大公平理念下的社会法
一 公平理念是社会法产生的背景
二 公平理念是社会法的本质使命
三 公平理念在社会法中的贯彻
第二节 社会法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 社会法存在和发展的政治背景
二 社会法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三 社会法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第三节 社会法存在与发展的理论依据
一 社会法的社会责任本位理论
二 社会法的公平责任理论
三 社会法的倾斜保护理论
第三章 社会法的制度体系建构
第一节 社会法的主体制度
一 社会法的调整对象
二 社会法主体的类型
三 社会法主体的特点
第二节 社会法的内容制度设置
一 倾斜保护性质的社会法
二 社会保障性质的社会法
三 社会公益性质的社会法
四 其他性质的社会法
第三节 社会法的责任制度建设
一 传统责任制度的划分方法受到冲击
二 社会法的责任特色
三 救济方式
第四章 社会法与民生法的关系辨析
一 民生问题的界定
二 研究民生问题的意义
三 民生问题的凸显需要新的法律诞生
四 民生法与社会法关系考辨
第五章 社会法与经济法的关系比较
第一节 比较的前提条件
一 理论意义上的社会法
二 实践层面的社会法
第二节 经济法与社会法的相同之分析
一 都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
二 调整对象中都体现了对特殊群体的“倾斜保护”
三 都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 都是具有独特调整对象的部门法
第三节 经济法与社会法不同之分析
一 调整对象不同
二 目的及作用不同
三 调整方法不同
第四节 经济法与社会法的法功能协调发展之分析
一 法功能的内涵
二 社会法与经济法的法功能
三 社会法与经济法法功能实现之配合

实践编 社会法专题研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