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上海社会发展报告.2012,创新社会管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30133
  • 作      者:
    卢汉龙,周海旺主编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权威机构·品牌图书·每年新版
    盘点年度资讯 预测时代前程
展开
作者简介
    卢汉龙,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应用社会学理论和发展社会学。主持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转型与社会发展重点学科建设。在现代化与社会结构转型、社会指标与生活质量、消费文化与时间分配、就业与社会阶层、都市化与社区理论研究方面均广有建树。先后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杜克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康奈尔大学、耶鲁大学和英国社会发展研究院等著名学府从事过讲学和客座研究工作。专长于社会统计与社会调查,并在将社会学实证研究方法推广于决策研究方面有积极贡献,在国内外社会学界和决策咨询方面均享有良好声誉。同时也担任英国《社会学》(Sociology)杂志国际编委,中国香港《中国评论》(ChinaReview)杂志编委,中国城市国际研究网络理事等学术职务。
    2001年起,负责《上海社会发展报告》的研究编写工作。这套蓝皮书的主要特点是每年选取一个和中国社会发展最为紧密的主题,通过专家视野,以上海为题材总结发展经验,探讨发展中的问题,分析发展的前景。参与编辑出版的《上海社会发展报告(2010)》获得2011年第二届“优秀皮书奖·提名奖”。
    周海旺,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副研究员职称,兼任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老年人口研究所所长、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口学会会员,上海人口学会理事,上海老年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人口发展和人口政策、流动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事业发展问题等方面的研究,承担过两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分别是“城市人口人户分离问题研究”和“城市女性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研究”,完成数十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课题,主持完成过多项与国外研究机构合作的大型社会调查课题,如上海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上海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上海新老市民社会融合问题研究、上海人口生殖健康问题研究、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上海户籍人口人户分离问题与对策研究,等等。发表过100多万字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被多个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采纳,获得过多次奖励,其中,《中国城市人口人户分离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一文2006年获得中国人口学会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颁发的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上海市外来人口的管理和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一文2007年获得第六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三等奖,《上海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态势与应对的多元策略》一文2010年获得第五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从2003年开始作为编委参与编辑出版《上海社会发展报告》,从2007年开始担任主编编辑出版《上海人力资源发展报告》。还参与编辑《人口》季刊和《人力资源研究》季刊。
展开
内容介绍
    《上海蓝皮书·上海社会发展报告(2012):创新社会管理(2012版)》具有以下几下特色:
    “十二五”开局之年,上海积极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社会领域的创新与转型同步展开。在深化体制改革中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上海按照国家部署,积极探索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的上海模式,推出了以“大联动”、“大联勤”等为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试点,抓紧解决社会管理中一些深层次问题,如城市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社会管理法治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
    加强社会管理,需要理论创新。社会管理是政府公共行政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但社会管理不是政府一家的事情,必须建立政府和多元社会主体合作的“共治”模式。创新社会管理,需要构建起具有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的社会政策体系,用综合治理的管理经验结合当代“善治”理论,构建起完善的治理结构,增强社会管理的系统合力。
展开
精彩书摘
    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管理新格局构建中,我们需要从体制上改革行政路径依赖现象。由于长期处于指令性计划体制下和习惯于政府包办社会管理的做法,对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理解依然受到旧体制的影响。现在各地都出现政府“营造”或“派生”出一个“社会”的现象,名曰“培育”社会组织,即所谓的“内卷式”发展社会组织和服务组织,制造出一个政府自己嫡系的“社会”。而各政府部门对公众参与更是顾虑重重,怕“失控”。在一些场合,公众参与只是形式上的走过场。其实社会是由民众在市场经济催化下逐步“发育”起来的,公众只有实质性地参与才能起到社会善治的作用。如果社会是由政府派生出来就只能是行政体制的膨胀,政府多了一个下级,而不是可以参与合作治理的伙伴。
    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需要从群众身边的公共事务做起,从基层社区做起。要纠正目前城镇居民委员会行政化、民选的居民委员会委员职业化的不正常倾向。办好做实各社区政务事务中心,提高政府政务服务效率。清理各种名目的“协管员”队伍,减轻街道办事机构对居委会的指派任务。要制定居委会反映社区居民要求、传达政府有关民生事务的政策、组织和引导居民自我解决本社区公共事务的规章制度。我们需要制定规则,要求居委会定期用大会或书面告知形式向居民做工作通报,使居委会真正成为居民自治性的社会组织并协助履行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责,成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生活和解决公共事务的平台。要由政府财政安排预算聘请职业社区社会工作者,深入到各居民委员会提供专业服务,协助并指导居委会开展工作。各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可认定为社区的第一“职业社工”,一方面提高他们工作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保证党对基层社会的影响力和领导力。支持和鼓励居民自主解决公共生活问题,如治安、保洁、安老互助、小区停车、饲养宠物、邻里纠纷等。从基层的社区公共生活领域开始,培养我国公民民主协商和公众参与的习惯,提高国民的公民素质。
    要鼓励和加强对公民社会的理论研究和社会组织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为社会管理提供卓越的专业人才。
    ……
展开
目录
导论
B.1  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一  本报告的背景
二  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多元社会里再造“公共性”
三  完善社会公共政策体系,谋求包容性增长
四  社会管理创新重在组织建设:完善社会治理结构
五  在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六  本报告的总体结构和主要内容

机制创新篇
B.2  上海社会管理创新的成就、问题与对策研究
B.3  上海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B.4  上海市基层社会管理联动、联勤工作探析
B.5  聚焦安全、稳定、有序、活力,创新区域社会综合管理
B.6  上海城市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建设的重大问题和对策
B.7  上海公共租赁住房发展现状与社区管理模式探索
B.8  社会管理的法治支撑
B.9  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促进社会政策完善

社会政策篇
B.10  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看上海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
B.11  上海80后外来人员的管理和服务问题研究
B.12  上海人才引进政策评述与思考
B.13  完善老年服务体系,迎接老龄化高峰挑战
B.14  社会管理视野下加强信教群众工作的调研

社会组织篇
B.15  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助力社会管理提升
B.16  居委会组织体系完善和功能均衡发展研究
B.17  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努力构建同心家园
B.18  春天的蒲公英:新上海人第二代与法牵手
B.19  闵行区“飞来凤”工作站关爱来沪妇女的工作探索
B.20  同城共乐共享阳光
B.21  上海禁毒社会组织的作用、发展与挑战
B.22  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附录
B.23  附录一上海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B.24  附录二全国直辖市主要社会指标
B.25  附录三小康生活标准综合评价值
B.26  后记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