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国时期鲁东乡村防卫研究:1912-1937:1912-1937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16906
  • 作      者:
    杨焕鹏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民国时期鲁东乡村防卫研究(1912-1937)》立足于坚实的史料基础,借鉴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和成果,试图以不同的视角对乡村防卫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以使《民国时期鲁东乡村防卫研究(1912-1937)》显得更为丰满及充实,以图突破将乡村防卫研究拘泥于单一学科的局限。《民国时期鲁东乡村防卫研究(1912-1937)》试图复原民国时期乡村防卫的变迁过程,揭示乡村防卫中错综复杂的关系,立体呈现乡村防卫动态的变迁过程,这是本书研究的重点所在。围绕乡村防卫,本书除绪论与结论而外主要分为五大部分。
展开
精彩书摘
  尤其是军阀统治时期,以张宗昌为代表的军阀政权,出现了匪化的趋向,此时对乡村社会威胁最大的并非是土匪,而是军阀混战所造成的溃散的游兵散勇。因而这一时期,民团一方面要抵御土匪对乡村的侵扰,另一方面抵抗军阀部队对乡村社会的劫掠。政府除了企图利用民团来扩张自己的军事势力、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外,还对民团势力发展异常紧张,唯恐势力过大,威胁其政治统治。这一时期政府与民团之间显示出比较复杂与微妙的状态,一方面是利用关系,另一方面则是相互冲突与对抗。
  这一时期,政府对民团的管理没有统一的规划和长远的计划,政府对民团的利用是异常功利的,当匪患严重之时,政府往往令地方精英及各级行政机构组织自卫团、保卫团、联庄会等各种民团,以弥补政府军力警力之不足;当地方稍靖,政府往往又强令民团解散。民团的管理权有时归于军队,有时归于警备队,而有时又归于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为了便于控制,还不断地令民团改变名称,在此情形之下,管理职权异常混乱。这一时期的民团也往往成为某些具有政治野心的政客扩张自己势力的工具,民团性质发生了改变,甚至还出现了民团匪化的趋势,这不仅没有维护乡村社会的安全,反而对乡村社会造成了重大的威胁,同时加重了乡村社会的负担,增添了乡村不安定因素。
  三韩复榘与山东民团
  蒋、冯战争之后,山东便开始进入了韩复榘督政时期。山东省政治结束了北洋军阀统治走马观花式的混乱时期,开始改变过去那种混乱无序的状态,进入相对稳定时期。韩复榘自上而下对政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尤其是对乡村基层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建设。梁漱溟在这一时期也在山东地区展开了著名的乡村建设实践,因而这一时期山东乡村政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韩复榘首先要面对的是解决山东地区土匪横行、散兵遍地的问题,因而剿匪便成为韩复榘面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韩复榘督鲁时期,是山东在战前剿匪最为激烈的时期。韩复榘一方面不断扩大自己的军队,另一方面为了弥补兵力与警力不足,开始将山东以前的民团进行改造,加强对民团的控制,引为己用。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概念界定及相关说明
四 本书结构及研究资料

第二章 山东地方政权近代合法性危机
一 政治合法性、合法性危机的定义及表现
二 军政混乱、基层政权腐败
三 军阀政权残害乡村,信仰危机加剧
四 灾害频仍,国家社会整合能力下降
五 乡村社会对山东地方政权的认同与信仰危机
六 小结

第三章 土匪、政府与农民三者在乡村中的生存博弈
一 土匪与农民:来于斯毁于斯
二 政府与土匪:制造与围剿
三 士兵与土匪:合法与非法的身份混淆
四 政府与农民:利用与疑惧
五 讨论

第四章 秘密会社与乡村自卫
一 民间信仰与政府的社会控制
二 乡村秘密会社的兴起
三 宗教仪式与乡村社会动员
四 在自卫与动乱之间:红枪会的双重性
五 小结

第五章 国家与乡村防卫体系(上)
一 现代警察体系在乡村基层社会的确立
二 基层行政体系与乡村防卫
三 乡农学校与地方防卫
四 联庄会

第六章 国家与乡村防卫体系(下)
一 民国时期乡村民团的兴起
二 韩复榘督鲁前国家对乡村民团的控制
三 韩复榘与山东民团
四 讨论:国家、社会与乡村防卫

第七章 基层防卫与乡村革命
一 大革命时期中共对乡村防卫组织的分析及策略
二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对乡村防卫力量的分析及对策
三 基层防卫与乡村革命
四小结
第八章 讨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