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应急管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30997
  • 作      者:
    童星,张海波等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童星,1948年生于南京,现任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社会风险研究基地主任。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一直从事“三学”:一是学生培养,已带出50多名博士、100多名硕士,现仍在本科教学一线;二是学术研究,先后涉足哲学、社会学、公共管理三大学科;三是学校管理,先后主管过全校文科科研、研究生教育以及主持公共管理学院的工作。“戒学、定学、慧学”是毕生做学问的追求。
    代表性作品有:《社会改革控制论》、《世纪末的挑战--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中国现代化热点审视》、《网络与社会交往》、《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现代性的图景》、《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识别》、《社会转型与社会保障》等10余本专著;《社会管理学概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等近20本教材;学术论文近200篇。
    张海波,1978年生,管理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苏省社会风险管理研究基地研究员,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驻院学者。
    主要研究领域为应急管理、社会管理、社会保障、跨学科研究方法等,独立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公共安全整合管理机制的理论创新与实证研究”、江苏省软科学项目“政府应急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柔性社会管理研究”和政府委托项目6项,现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群体性事件源头治理研究”、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群体性事件预防、预警与处置研究”、江苏省应急管理“十二五”规划课题“应急管理目标工作考核体系研究”、“应急队伍建设研究”。已出版合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为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决定自2010年始,设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每年评审一次。入选成果经过了同行专家严格评审,代表当前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前沿水平,体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学术创造力,按照“统一标识、统一封面、统一版式、统一标准”的总体要求组织出版。
展开
精彩书摘
    第十五章
    完善官员问责,推进风险问责
    我国的公共危机治理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3年“SARS”事件前为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治理理念的基础是灾害与救灾减灾,主要关注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强调的是灾害的自然属性与救灾减灾的技术层面;“SARS”事件至今是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治理理念的基础是危机与危机治理,转而关注社会领域的合法性危机,更加强调危机的社会属性与危机治理的政治层面。其间最为重要的转变就是危机及其治理开始具有明显的符号意义,带来了一系列的制度变革,主要包括:推行行政问责制;建立应急预案体系;颁布并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这些制度变革各有侧重,对提升我国的公共危机治理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应急预案不仅可直接应用于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置,也是推动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还在《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颁布之前起到了一定的替代作用;《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它确保了政府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也能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
    然而,行政问责制在促进公共危机治理上的效果与作用机理更为独特:第一,从变革力度看,行政问责制力度最大,是制度创新,应急预案则属于制度完善,应急预案此前已大量应用于生产事故、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中,《突发事件应对法》也并非国家减灾救灾立法的开端,之前已有《防洪法》、《防震减灾法》等。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理论创新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一 研究背景及其进展
二 风险社会与中国社会风险
三 社会预警与应急管理研究综述
第二章 风险灾害危机综合分析框架
一 新分析框架的建构动因
二 新分析框架的学科溯源
三 新分析框架的内在逻辑
四 基于新分析框架的整合研究
第三章 风险灾害危机综合分析框架的运用--以群体性事件及其治理为例
一 作为特殊公共危机的群体性事件
二 无组织群体性事件演进的动态模型
三 风险场域的运作逻辑
四 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理念

第二篇 实证研究
第四章 群体性事件:基层社会矛盾生成与演化的逻辑
一 基于社会矛盾的群体性事件
二 我国社会矛盾的总体特征与发展趋势
三 “有组织一有直接利益诉求”群体性事件的生成与演化
四 “无组织一无直接利益诉求”群体性事件的生成与演化
五 “有组织一有直接利益诉求”向“无组织一无直接利益诉求”群体性事件的转化
第五章 感知、放大与沟通:食品安全风险的案例研究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三 研究内容
四 主要结论
五 政策建议: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风险沟通机制
第六章 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的运行机理、绩效约束与管理优化--以公路交通应急预案体系为例
一 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历程和基本框架
二 公路交通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历程和基本框架
三 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应用与修订
四 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深层诊断与管理优化
附录 江苏省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2007年版)
……
第三篇 政策重点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课题研究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报送的研究报告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