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孤立地考察任何一个国家或任何一个单独的因素,都不可能对石油战争的动因与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以上所考察的全部因素的总和,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效应,欧佩克猛打猛攻的战略进攻阶段结束了,由欧佩克垄断国际石油市场的局面也结束了,而且是永远地结束了。发展中国家,除欧佩克13个成员国外,还有约14个发展中国家能出口石油。1981年初,欧佩克日产3000万桶原油,同年11月下降到1800万桶;1982年3~4月再下降到1583万桶;同年9月份非欧佩克组织国家原油日产量超过2000万桶,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同一时期原苏联原油日产800~1000万桶;1979年世界石油需求量每天平均6540万桶,西方工业化国家对石油日需求量为3100万桶。石油市场供过于求的形势,事实上在1981年初已经出现了;1982年3月,石油需求量下降26%,每天原油过剩500~700万桶(西方石油公司每天抛售库存200~400万桶)。7个工业最发达的国家,石油消耗量比1973年下降了23%左右。实际的材料表明这个时期的石油过剩,既包括生产过剩,又包括市场供给过剩,这两类过剩虽然有联系,但又有区别。市场过剩一部分是由于投入库存而造成的,西方工业化国家建立储备库存,其路线目标不只是应付事变,还在于进行石油战争。石油价格波动,从表层看,可以用一条简单的供求规律去解释它,但整个石油经济运动,则还有许多其他的经济规律同时在起作用。这就需要依靠规律群的理论分析才有可能确切地说明它。因此,石油价格波动,它受许多规律制约。2.欧佩克的战略转变 任何经济战略的选择,最终都取决于由经济力量的对比决定的总的经济势态。欧佩克的战略变迁经过几个发展阶段:自从这个组织在1960年成立以来,直到1973年10月中东战争之前,处于酝酿准备阶段;中东战争之后,开始大规模的战略进攻阶段,其声势之大,足以改变国际经济态势。整个工业发达国家(在某种限度内还包括需要进口石油的约80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生活,特别是产业结构受到严重的影响;1979—1982年经历了第二次石油危机,所有工业发达国家共同动作,造成国际经济态势发生新的变化。欧佩克调整自己的战略,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退却阶段,而且是边战边退。如果不理解战略背景(经济态势的变迁)也就无法理解战略退却本身。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