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吴江别集:我欲凌风归寥廓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711724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资深理论家
    吴江先生在96岁高龄之际
    对当代中国的观察与思考
    ·谈“实践的思想路线”
    ·政治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走民主化之路为何如此艰难?
展开
作者简介
    吴江,1917年11月(旧历)生于浙江省诸暨市。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主要从事基层农会工会工作。五六十年代,历任中共中央华北局党刊《建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主任、中共中央主办的理论刊物《红旗》杂志专职编委。“文化大革命”中下放劳动。1977年复出任职中共中央党校。党校由党中央主席兼任校长,而由副校长胡耀邦主持日常工作。作者任职哲学教研室主任、理论研究室主任、第一副教育长及党校校务委员会委员等职,1982年离开党校;后又短期挂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于1990年离休。曾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代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从事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是吴江先生继“当代中国思想家文库”丛书《吴江文稿》(三卷本)之后,又一部重要作品。所收录的文章,是从尚未收入《吴江文稿》的吴江诸多手稿中遴选出的,涉及民主、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多数文章曾公开发表在《北京日报》、《文汇读书周报》、《炎黄春秋》、《同舟共进》月刊、香港《镜报》月刊、《嘹望》周刊和《戏剧报》等报刊上,部分文章在未发表的旧作基础上改写而成。同时,独辟((冷石斋诗抄》,其中较为全面地整理和收集了吴江的旧体诗作,让我们从另一方面来一睹作为老一辈哲学家和理论家的风采和浪漫主义情怀。
展开
精彩书评
    六和干载倚轮峰,跃上浮图十一层。
    我欲凌风归寥廓,看腾雾遮大江横。
    ——吴江,《恢复工作后第一次南行七首》诗抄之一、1979年11月3日至16日,从无锡到杭州
展开
目录
写在前面的几句话
风雨兼程30年
一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而作
世人争谈“中国模式”
中国走民主化之路为何如此艰难?
从袁世凯称帝失败谈起
郑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慎言“民主的普世价值”
“普世价值”索解
政治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党内民主与政治安全
慎用“马克思主义者”的称号
国故-国学·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应当记住
附:
重读赵丹遗言
--赵丹逝世20周年祭(向继东)
试解“中国之谜
一法国思想界探讨中国问题述评
改革开放中遭遇的一场“运动”和有关争论
欲说无语忆周扬
专题讨论:关于胡乔木的两条史料及因此引发的讨论
留下两条
重要的史料(吴江)
因此引发的讨论之一:为吴江同志“重要的史料
做一点补正(宋木文)
对于我所提供的两条史料的补充说明(吴江)
胡乔木致胡耀邦的一封信(附:吴江评说)
因此引发的讨论之二:胡乔木在大转折年代对
调整阶级斗争理论的重要贡献
--学习笔记:从吴江同志的“两条
重要的史料”说起(宋木文)
又读宋木文的补正文(吴江)
我的歉意和简单说明(吴江)
因此引发的讨论之三:关于胡乔木致吴江信的真相
--回答吴江的质疑(黎虹)
关于路线问题再说几句(吴江)
关于使用“路线斗争”一词的争论的由来
谈“实践的思想路线
一兼谈邓小平的理论贡献
居家养老:化解老龄社会之困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能否相提并论?
《政治沧桑60年》结束语
一成也农民问题,败也农民问题
四川行
……
冷石斋诗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