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当代北京云居寺史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5401249
  • 作      者:
    杨亦武著
  • 出 版 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当代北京史话丛书:当代北京云居寺史话》力求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注重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广大百姓愿意读,喜欢读。
展开
精彩书摘
    辽会同三年(940年),辽人人据幽州后,云居寺划入辽人版图。由于辽统治者的提倡和支持,云居寺再度兴盛起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寺院住持僧谦讽和尚于应历十四年(964年),对云居寺进行了大规模修复,共修建大小庙宇七十余间。其中包括转轮佛殿、讲堂、暖厅、碑楼、库堂、厨房、饭廊、梵网经廊房、东库、后屋等等。这次建设工程,不仅将由于兵火和自然损坏的殿宇修复,而且扩大了规模,是云居寺自唐末五代以来由衰而盛的—个重要转折。
    同年,在谦讽和尚与辽官员朝议郎行右补缺王正合力倡导下,云居寺广联僧俗,结千人邑会。千人邑乃是中国古代为寺院募捐的社会宗教组织,据王正《重修范阳白带山云居寺碑》记载,当年云居寺的千人邑“春不妨耕,秋不废获。立其信,导其教,无贫富先后,无贵贱老少,施有定例,纳有常期,贮于库司,补兹寺缺”。千人邑的出现,反映了辽代云居寺的复兴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谦讽等人结千人邑的目的,是为了“寺不坏于平地,经不坠于东峰”,即修寺护经,但此时五代以来中断了的石经刻造事业,尚无力恢复。这是由于辽人人据幽州后,幽州地区的动乱局面并没有结束。直到澶渊之盟以后,幽州地区趋于稳定,经济逐渐繁荣,云居寺才得以恢复石经刊刻。
    辽人恢复云居寺刻经,是在澶渊之盟以后的第23个年头,即辽圣宗太平七年(1027年)这成为云居寺自唐代以来佛教事业达到又一个巅峰的标志。
    有辽一代,云居寺一直呈盛势。道宗重熙年间,郡守侍中刘六符与寺僧可信、藏俊、智通、文密等又开始了大规模的云居寺建设,累年兴工,直至大安八年(1092年)。云居寺原有南、北二塔,即是辽重熙至大安年间所建。
    据乾统十年(1110年)行鲜《大辽涿州云居寺供塔灯邑记》记载,北塔为寺僧文密化钱三万余缗而建。辽乾统年间有高文用等人发起成立的云居寺供塔灯邑,每年上元节邑众按定例捐资,在北塔上下广设灯烛,三夜不息。“从昔至今,殆无缺焉。”可见到乾统十年,供塔灯邑的上元节北塔燃灯已盛行多年。
    云居寺南塔建于天庆七年(1117年)四月十五日,为寺僧绍坦所建,塔13层,高60余尺,内藏舍利300余粒。
    距辽亡国前四年的保大元年(1121年),云居寺已刻完一部《虚空菩萨求闻持法》经,这反映了辽末云居寺的昌隆。辽代,云居寺的佛教由晚唐的禅、律共处,改为律宗。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寺经同辉的佛教圣地
云居寺始建于北齐,隋代叫智泉寺。唐贞观五年,静琬大规模扩建,从此定名为云居寺。此后历辽金元明清,千年鼎盛;云居寺刻经,隋大业年间由智泉寺高僧静琬发起,至明崇祯结束,绵延千载,共刻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石,世称“中华石刻佛教大藏经”,简称“房山石经”。

一、发轫于北齐的千年古刹
二、持续千载的白带山刻经

第二章 国宝石经的发掘保护
上世纪70年代,石经出现风化。谷牧视察云居寺,指示北京市建委出资重建石经库房,改善山下石经的保护条件。学术界成立房山云居寺石经研究会,人民政府重建石经地宫将10082片辽金石经回藏保护。

一、石经发掘开启旷世宝藏
二、发掘后的石经保护工程

第三章 云居古刹的修复建设
以1956年房山石经发掘为标志,云居寺开始了长达五十余年的修复和建设。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云居寺,就云居寺建设和绿化作出重要指示北京市政府积极推动,云居寺开始了全面修复建设。

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二、废墟上的重建
三、寺院南塔修复
四、云居寺文化景区盛世弘文

第四章 享誉中外的佛教道场
云居寺恢复宗教活动场所以来,四十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驻华使节、学术、宗教界人士或友好团体来云居寺参访;国内各级领导先后来云居寺或视察或参观。海内外高僧大德,纷纷来云居寺参礼。驻寺僧团以佛教的“和合”教义倡导和平、和谐,开光、普佛、超度、洒净为日常的佛事,浴佛节、慈悲地藏宝忏、盂兰盆会等吸引四方信众前来朝拜。

一、步人盛世的护国伽蓝
二、高僧大德的参礼圣地
三、僧徒信众的焚修宝刹
四、空前盛大的舍利观瞻

第五章 石经开启的汉白玉文化
大石窝汉白玉是大自然的造化,更是中华文化的产物。追寻汉白玉光昭于世的轨迹,人们会惊奇地发现——赋予汉白玉文化内涵和神奇魅力的发轫者乃是1400年前云居寺的刻经人隋代高僧静琬。21世纪的今天,大石窝汉白玉及石雕艺术在神州各地大放异彩,并作为中华文化的独特载体载誉海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的大石窝汉白玉--在中国,代表着房山;在世界,代表着中国。

一、始自刻经的汉白玉文化
二、汉白玉的故乡大石窝镇
参考资料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