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妙趣横生的心理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64625
  • 作      者:
    理查德·A. 卡斯乔(Richard A. Kasschau)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通识教育,或称博雅教育,近年来越来越被国人所重视。博雅教育最早源自古希腊。它教给人们运用理性思辨、探索真理、参与公共事务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一个“博雅人”,必具备批判心智,其受教育所学得的不是知识内容的效用性,而是透过心智的发展与理性运作来脱离蒙蔽或修正褊狭观点,人的视野因此而开朗,心灵因得到解放而自由。
展开
作者简介
  理查德·A·卡斯乔博士,休斯敦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是美国心理学协会的理事,教学心理学协会的前任主席,心理科学协会的特聘理事以及教育测评机构中建议设立心理学商级就业考试特别工作组的前任主席。他为报纸、杂志和专业期刊撰写了大量的文章,所出版的十几本著作获得多种褒奖,其中包括国家首部全电子化的本科以上人员使用的心理学导论教材。作为一位备受赞誉的从事心理学教学工作长达42年的杰出教师,卡斯乔博士曾两次获得休斯敦大学的优秀教学奖。
展开
内容介绍
  如果一个学生坚持认为自己十分害羞并在群体中每时每刻都感到难堪,那么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了解到不同类型的群体会对其中的个体产生不同的影响,他会意识到,虽然在各种聚会上自己表现不佳,但在校报的工作小组和他的生物实验室团队中却可以轻松自如。从专业上讲,他在那些结构明确的、以任务为导向的群体中表现从容,这让他更加轻松。他并不是那种无可救药地害羞,他只是不喜欢某些群体,这一点使他不再感到孤独,并获得自信。心理学能够帮助我们清晰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或许,你的两个朋友总是乐于分享你的汽水和电影,但却一毛不拔。你曾多次借给他们钱,可他们从不归还。你知道他们有能力负担自己的那一份儿。尽管他们是你的好朋友,但你不再一次又一次地为他们埋单——这样做,你会奖励或强化一种并不希望的行为模式。这难道是你想做的吗?《妙趣横生的通识读本:妙趣横生的心理学》告诉你一些方法,帮助你训练周围人的行为。
  《妙趣横生的通识读本:妙趣横生的心理学》还帮助你和其他人掌握一种记忆术,或是辅助记忆的方法,它能帮助你更好地保持信息。在记忆术的帮助下,你通常可以将每个项目与比较容易记忆的一串信息相关联,如图片、韵文或短语。尽管这会花费你的时间和精力,但记忆专家已证明了这些付出是值得的。
  总之,心理学是对动物和人的行为与心理过程进行研究的科学。当以人类为研究对象时,心理学会涉及人的思考、感觉和行为的方方面面。其研究包括对行为的描述、解释、预测和干预。
展开
精彩书摘
  客体永久性 婴儿只能理解眼前存在的事物,如他看到的玩具、他的手所获得的感觉以及嘴里能体会到的味道都是他可以认知的对象。他还无法进行幻想、想象、思考、记忆甚至遗忘。当把玩具藏起来,让他看不到时,他只会认为这个东西已经不存在了,而不会去寻找玩具,相反,他只会去抓那些能够看见的玩具来玩或开始哇哇大哭。不过,到了7~12个月,这种情况就会发生改变。如果你当着一个孩子的面把玩具藏到毛毯下,他会到毯子下面去寻找。但是,当你改变招数,把玩具放到自己的身后,他还会继续在毯子下面找——即使他看到了你所做的一切。
  12~18个月大的孩子就不会这么轻易地被你戏弄了,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会紧密地注视着玩具,到你最后藏的位置去寻找。假设你先拿走玩具,把它放到毯子下面,再藏在手里,或把它拿到身后,一个12个月大的孩子发现毯子下面没有时,他会显得很惊讶并继续在那里寻找。而一个18~24个月大的孩子会认为是你把玩具藏起来了,他会绕到你身后去寻找,因为他知道玩具一定还在某个地方。
  这是认知发展的巨大进步,儿童要经历这样一个阶段的变化,即从认为自己的行为创造了世界发展为认识到别人和周围的事物是独立于他的行为的。皮亚杰将这一概念称为客体永久性。具体的描述为:即使看不到或触摸不到物体,其仍然存在。这一概念的出现预示着个体发展的第二年头将取得的巨大进步。
  表象思维 客体永久性概念的获得意味着一个孩子开始具有皮亚杰所说的表象思维。儿童的认知能力不再只局限于他们所做出的行为。现在,儿童能够在头脑中想象(或表征)事物。皮亚杰的女儿在14个月大的时候就验证了这一点。当她去别人家做客时,碰巧看到一个孩子在大发脾气,她自己从来没有过如此的举动。但到了第二天,她也这么做了——尖叫、不断摇晃婴儿护栏并像其他孩子那样跺脚。她在头脑中形成了非常清晰的关于发脾气的印象,因而在后一天做出了十分逼真的模仿。对于皮亚杰来说,这意味着他的女儿在使用符号了,不久之后她就能学习使用更加复杂的符号系统——语言。
  ……
展开
目录
第1章 引言

第2章 婴儿与儿童
第1节 生理、知觉和语言的发展
第2节 认知与情感的发展
第3节 教养方式与社会性发展

第3章 青少年
第1节 身体和性的发展
第2节 个性发展
第3节 社会性发展
第4节 性别角色与性别差异

第4章 成年与老年
第1节 成年
第2节 老年
第3节 临终与死亡

第5章 身体与行为
第1节 神经系统:基本的结构
第2节 关于人脑的研究
第3节 内分泌系统
第4节 遗传与环境

第6章 意识的不同状态
第1节 睡眠与梦
第2节 催眠、生物反馈与冥想
第3节 药物与意识

第7章 感觉与知觉
第1节 感觉
第2节 感觉器官
第3节 知觉

第8章 学习的原理与应用
第1节 经典性条件作用
第2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
第3节 社会学习理论

第9章 记忆与思考
第1节 信息的获取与存储
第2节 信息的提取

第10章 思维与语言
第1节 思维与解决问题
第2节 语言

第11章 动机与情感
第1节 动机理论
第2节 生理动机与社会动机
第3节 情感

第12章 心理测验
第1节 心理测验的特征
第2节 智力测验
第3节 成就测试、能力测试与兴趣测试
第4节 人格测验

第13章 人格理论
第1节 人格理论的目的
第2节 精神分析理论
第3节 学习理论
第4节 人本主义理论与认知理论
第5节 特质理论

第14章 应激与健康
第1节 应激的来源
第2节 应激反应
第3节 压力的应对
第4节 生活中的压力

第15章 心理障碍
第1节 心理障碍概述
第2节 焦虑性障碍
第3节 躯体形式障碍与分离性障碍
第4节 精神分裂症与情绪障碍
第5节 人格障碍与药物成瘾

第16章 治疗与改变
第1节 心理治疗概述
第2节 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疗法
第3节 认知主义疗法与行为主义疗法
第4节 生物疗法

第17章 个体间互动
第1节 个体吸引
第2节 社会知觉
第3节 人际关系

第18章 群体互动
第1节 群体行为
第2节 从众与服从
第3节 冲突与合作

第19章 态度与社会影响
第1节 态度的形成
第2节 态度的改变与偏见
第3节 说服

第20章 心理学:现在和将来
第1节 与心理学有关的职业
第2节 心理学的贡献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