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早期尼采与古典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6043368
  • 作      者:
    凌曦著
  • 出 版 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大部分尼采的读者所熟悉的是作为哲人的尼采形象,而不了解作为古典语文学家的尼采。事实上,古典语文学家是尼采终其一生唯一的“正式”职业,而他的处女作《悲剧的诞生》则是尼采以古典语文学家的身份出版的唯一著作。然而,这部著作甫一问世,便被德国古典语文学界宣判为“叛教之作”,而喜爱尼采哲学思想的读者们又常常将这部早期作品与他后来的哲学著述分割开来看待。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批评19世纪德国古典语文学的过度实证史学化倾向,并大胆地提出“古典语文学的研究必须与哲学思考相联系”的“新的语文学”构想。《悲剧的诞生》本身正是尼采这一将语文学和哲学联系起来的写作方式的第一次尝试,对古希腊悲剧史的讨论与对德意志现代文化的批评联成一体,尼采后期的哲学思想在这里初见端倪。
  《早期尼采与古典学》以古典语文学家尼采所倡导的“细读经典”的方式,逐节绎读《悲剧的诞生》全书25节,希望借此带领读者走近尼采哲学思想的开端——尼采对古代世界的理解。
展开
精彩书摘
  普福塔中学是尼采古典语文学道路的开端。当时,学校的教学充满新人文主义色彩,古希腊语文和拉丁语文学在全部课程中占据很大比例。尼采很快对古典语文学着了迷,也很快显示出在这个领域的天赋。入读普福塔中学之前,尼采一直对音乐抱有浓厚兴趣,甚至幻想成为作曲家。但是,进入普福塔之后,古典语文学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超越了音乐,他产生了以此作为终生职业的念头:
  在我后来的普福塔生活中,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使我放弃了一切艺术方面的人生规划,从那时开始,填补这个空缺的是语文学。(HKG V,253)
  普福塔中学时期的尼采完成了大量古典语文学的笔记、作业和论文手稿,这些作品大部分收入了《历史考订版尼采著作与书信全集》。在赖布尼茨的《悲剧的诞生》注疏中,附有这些遗稿中与《悲剧的诞生》内容相关的部分清单,其中有三篇论文值得在此作一扼要介绍:
  1.《论(埃阿斯)中第一个作为序幕的合唱曲》
  2.《论(俄狄浦斯王)的第一首合唱曲》
  这两篇论文都讨论希腊悲剧中的合唱曲,所以有论者认为,《悲剧的诞生》中关于“悲剧诞生于音乐精神”的思想,在这里已初见端倪。尤其是《论(俄狄浦斯王)的第一首合唱曲》那篇论文,详细解读了该剧的第一首合唱曲并得出结论:希腊悲剧是“音乐性的艺术作品”。此外,该文就悲剧的发展、本质及影响等与“悲剧诞生于音乐精神”相关的基本思想作出阐述。因此,赖布尼茨等论者认为,这篇早期的习作应该被视为尼采在巴塞尔的讲座《希腊音乐剧》的准备性文本,而且应该被收入《悲剧的诞生》的准备性文本中。不过,我们通常见到的作为悲剧的诞生的准备性文本中,并未提及这篇尼采中学时代的论文。
  ……
展开
目录
引言:《悲剧的诞生》及其绎读的准备
一、《悲剧的诞生》与尼采的学术命运
二、《悲剧的诞生》的版本和释读状况
三、《悲剧的诞生》在中国
四、本书处理的问题和方法

第一部分 《悲剧的诞生》与古典语文学
第一章 《悲剧的诞生》的写作背景
一、古典语文学的历史回顾
二、尼采的语文学家之路
三、《悲剧的诞生》的准备性文本
第二章 《悲剧的诞生》引发的论战
一、论战追述
二、隐秘的回击
三、后辈语文学家的反思

第二部分 《悲剧的诞生》绎读
第三章 悲剧的诞生(第1~10节)
一、阿波罗与狄俄倪索斯(第1~4节)
二、酒神与日神的联姻(第5~8节)
三、悲剧神话与悲剧英雄(第9~10节)
第四章 悲剧的死亡(第11~15节)
一、审美的苏格拉底主义(第11~12节)
二、科学与艺术(第13~14节)
三、创作音乐的苏格拉底(第15节)
第五章 悲剧的再生(第16~25节)
一、现代文化危机与悲剧的再生(第16~20节)
二、悲剧效果与悲剧神话(第21~24节)
三、迎接悲剧的再生(第25节)

结语:尼采与未来的古典语文学
一、尼采后期作品中的古典语文学
二、古典语文学的现状与未来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