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本上来说,人类所有的知识体系都源自对生命的感知,而生命感知不外两端:生和死,对生的感知产生积极的情感,是之为美感;对死的感知产生消极的情感,是之为丑感,两者之间交融、渐变,一切的感知自中而出。现实中,尽管老者并不被认为是丑陋的,但是谁又能否认,“老丑”的观念总是根深蒂固,而“青春”却总是美的代名词。可以说丑在本质上不过是对生命的否定。世界上最丑陋的东西不外乎妖魔鬼怪,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都被视为生命的否定者。人的本性总是习惯于把生命感知和情感状态对象化为感性形式,丑感往往也会被“落实”到某些具体的对象上。而由于丑的对象物取决于人的主观感知,所以体现为绝对的相对性,即对于不同的个体,对象物丑与不丑、丑的程度如何也不同。但是,出于“人同其心”的共性,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大家会形成近似的丑感,这种一致性会在对象物上表现出来,并最终确立为具体的规则。比如:在古典世界里不规则、不符合一定的比例被视为丑的,在基督教文化传统中魔鬼被普遍表现为丑的对象,等等。但是这些规则、对象物都只是特定语境的产物,因此差异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然而,就所有生命的否定者都为丑来说,同一性又是绝对的。
——前言
墨杜萨原本有一头金色的长发,是最美的姑娘,不曾想却惹起了波塞冬的邪念,在雅典娜的神庙里就把她奸污了。雅典娜接着把墨杜萨变成了怪物,还特别把她迷人的长发变成了可恶的毒蛇。到后来,珀尔塞斯索性砍掉了她的脑袋。在这三次事件中,墨杜萨都是无辜的牺牲品。首先,面对强大的波塞冬,她无力反抗;其次,雅典娜的理由是她的神庙被玷污,但墨杜萨是被迫的,罪魁祸首是波塞冬。可雅典娜却不问青红皂白地给予墨杜萨以残酷的惩罚,处理的毫无智慧,也见不出一点同情之心。雅典娜似乎非常妒忌墨杜萨的美和长发,这对于普通女性来说完全可以理解,但对于至美的女神,妒忌心根本就没有存在的理由。第三,珀尔塞斯斩杀墨杜萨的理由是她是最可怕的怪物,总是把人变成石头。这理由看似无可厚非,其实无比荒谬。墨杜萨固然对人有致命的危险,但她住在遥远大洋荒无人烟的彼岸,与世无争,又何害之有?事实是,珀尔塞斯逞一时之勇信口承诺了他的继父要杀死墨杜萨,或是说珀尔塞斯的继父欲借墨杜萨置他于死地。总之,墨杜萨根本就是替罪羊。这样看来,墨杜萨真是比中国的窦娥还要冤。然而,在这由神话叙事传达出的非理性中,其实隐含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必然性。
——第一章 古典时期
奥古斯丁坚信,上帝创造的世界无物不美。然而,丑的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在一个由上帝创造的美善的世界里,丑恶何以可能?几乎每一个基督徒都会遇到这样的质问,也是早期基督教教父们必须面对的最重要的难题之一。奥古斯丁自不例外。在所有的回答中,奥古斯丁的解释最为系统、深刻。
——第二章 基督教时代
然而,撒旦的丑陋显然不是“天生”的,因为他曾经是天使。《旧约》中,撒旦屈指可数的几次出场都“位列仙班”,侍奉上帝左右,甚至是上帝最得力的干将。《新约》中,耶稣亲眼看到撒旦从天上闪电般堕落下来。到教父时代,奥利金也曾引先知以西结的话说:“他本是那些过着和平幸福生活的天使中一员,却第一个失去翅膀并从天堂坠落下来,按照以西结的说法,他从受造之日起所行的都完美,‘直到在他之中发现不义’” 撒旦的堕落绝不仅仅只是从善变成了恶,还从美变成了丑,这对基督徒来说是共识。到公元十四世纪,民间诗人兰格伦还在借农夫皮尔斯之口叹息撒旦的堕落:“路西弗虽也在天上接受谕旨,/(他是除上帝外容貌最美的天使)/但他背信弃义,丧失上天至福,/旋而驱出天国,变成狰狞妖魔,/堕入黑暗地狱,永世不得翻身。” “路西弗”(又译卢西弗)被认为是撒旦堕落前的名字,意思是“晨曦”或“黎明之光”,听起来就是个极其俊美的天使。
——第三章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
在西方美学史上,怪诞(Grotesque)是最成熟的审丑范畴之一,而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则贡献良多。雨果把怪诞形象一直追溯到了古希腊神话,在他看来滑稽丑怪同崇高优美是艺术的两种典型,并行不悖,前者非但不会败坏后者,而且会使人们对后者的感受变得更加敏锐。就丑的形象而言,雨果认为若能贯注一种道德的、悲天悯人的思想就不再会有畸形讨厌,若能加上宗教思想,就会变得神圣、纯洁。雨果不仅有理论,更有文学实践,其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的卡西莫多形象就是经典的审丑形象。卡西莫多是“丑人王”,却爱上了作为绝对美的象征的吉普赛少女艾丝美拉达,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悲剧的结局。卡西莫多极丑,对读者却有着无穷的魅力,原因就在于作者在这个形象中贯注了很高的道德理想。然而,卡西莫多却无论如何都得不到艾丝美拉达的爱情,这就是爱与丑的矛盾——在中世纪也许可以在宗教中加以调和,但在个体人及其感觉主导判断的“现代”,就只能是悲剧了。
——第四章 现代以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