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北大清华10堂价值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324146
  • 作      者:
    杨翼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科学发展,成才报国”是我们需要具备的坚定理想和执著追求,不管我们是不是就读于北大、清华,也不管我们是学习、创业还是生活,都需要把这种精神融入进去。

展开
内容介绍

    《北大清华10堂价值课》根据北大和清华百余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内在精神,综合提炼出了10个最有价值的核心理念,这些理念是成就北大、清华百年声誉的根本原因,也是造就无数英才的原动力。

展开
精彩书摘
  激活体内的爱国基因 蔡元培,这是北大历史上一个永远不能忘记的名字。正是因为蔡元培先 生从来没有中断过的爱国举动,让北大这座百年名校从建立以来,就戴上了 爱国的光环。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各国准备签订《巴黎和约》,然而这份 条 约对中国并无好处。于是,北大学生决定在5月7日举行游行抗议活动。5月 2日,国务总理钱能训向正在巴黎参加和谈的中国代表团拍发密电,命令代 表在合约上签字。这一消息,被国务院电报处的一名小职员知道了,于是他连夜向总统府 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通报。随后,林长民当即向外交委员会委员长汪大 燮汇报。事实上,外交委员会已经在当天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拒签和约。汪大 燮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十分焦虑,5月3日凌晨,他便专程前往蔡元培家中,告知 蔡元培这个消息。蔡元培极为震惊,他明白,政府是已经完全不能指望,现 在,能够挽救国家命运的唯一希望便是爱国学生。5月3日早上,蔡元培召开紧急会议,与罗家伦、傅斯年等部分学生代表 商量对策。同时,他又以北京欧关同学会总干事的身份,与副总干事王宠惠、叶景莘联名致电中国使团首席代表陆征祥,劝他不要在合约上签字。与此同时,其他各校的学生代表也召开了紧急会议,一致认为必须马上 采取行动。5月3日晚上,北京大学召开全体学生大会,决定第二天举行示威。对于这次大会,蔡元培不仅没有阻止,还特地召集学生代表谈话,予以鼓励,并再三嘱咐,为了避免为政府干涉造成口实,在行动的时候一定要严守秩 序。从凌晨到晚上,蔡元培都在为调动各方力量,为促成第二天的行动而竭 尽全力地奔波,而他位于东堂子胡同的家更是人流如梭,一夜没有停歇。1919年5月4日下午,数千学生在天安门前举行示威大会,并与不断加 入的市民、工人、商人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上街,著名的“五四运动”爆发 了。当他接到政府要求停止的要求时,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学生爱国运动,我 不 忍制止。”最后,队伍冲破军警阻拦,行至卖国贼曹汝祥的住地赵家楼的时候,放 火烧掉了曹宅。一时之间场面无法控制,赶来弹压的大队军警逮捕了32名 学生,其中有20人是北大的学生。学生被逮捕之后,蔡元培冒着危险多方营 救,使被捕学生于5月7日全部获释。这件事,让政府大为动怒,免去了蔡元培的职务。为保全学校,保护学 生,蔡元培引咎辞职,毅然决定离开北大。知道蔡元培出走之后,北大及各 校 师生组织请愿、罢课,强烈要求蔡元培回任,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一 时间学潮汹涌,举行了影响力颇大的“挽蔡行动”。1919年6月28日,巴黎和会上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1919 年9月12日,病后初愈的蔡元培再次回到北京;8天之后,北京大学三千余 人在法科大礼堂召开欢迎蔡元培返校的大会,盛况前所未有。如此“校长救 学生、学生留校长”的佳话,世所罕见。蔡元培先生和北大学生的爱国行动,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铭记。而作为新 世纪接班人的我们,虽然在和平的环境中成长,不需要在战场上抛头颅、洒 热血,但爱国的精神却不能丢。我们应该像蔡元培那样,时刻维护国家的利 益,做一个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青年。爱国主义精神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人应该具备的精神,做爱国主义青年,就要不畏惧挑战,有勇气迎接即将面临的一切困难。不论是清华教授朱自清 的“不食美国救济粮”的决定,还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牺牲精神,还是邱 少 云面对烈火焚身的无所畏惧,都是源于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所以,当他们 面对祖国危难的时候,将国家的荣誉和利益看得比一切都高,甚至高于他们 的生命。这种为了国家的义不容辞,为了国家的无所畏惧,正是爱国主义的 基本特征。中国近代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在回国之前,曾经环游欧洲,参观了希 腊、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地的著名古建筑。当他看到别的国家的古建筑 受 到保护,并且有专门的学者在研究,而国内的古建筑大多无人问津,并受到 严重的破坏的时候,他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梁思成回国之后,在东北大学的邀请下,来到东北大学任教。在东北大 学,梁思成创建了建筑系,他自己担任系主任和教授。1931年9月18日,震 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很快沦陷。在动荡不安中梁思成一家 迁 到了北平。回到北平的梁思成,参加了专门研究古建筑的营造学社,并且担任法式 部主任,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中。随后的1937年,抗日战争 全面爆发。日军占领北平之后,主办了“东亚共荣协会”,并邀请梁思成出 席 会议。那个时候,日本的确非常强大,出席这样的会议就意味着将会得到更多 学术上的支持,这对于任何一个科学家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机会。然而,梁 思成不忘国耻,誓死不与侵略者同流合污,随即举家搬走,经过长途跋涉,于 1938年到达昆明。1939年,梁思成再次搬家,来到四川省南溪县的李庄。国难当头的时候,国家科研经费就变得更加紧张了,营造学社的经费一度中断,所有人员的工 资一概停发,梁思成一家的生活日渐拮据。当时,梁思成的妻子林徽因也患 了严重的肺病,卧床不起,梁思成由于积劳成疾,患上了脊椎软组织硬化症,行动很不方便。就在这个内外交困的时刻,梁思成接到美国好几个学校和机构的邀请,让他到美国一边教书,一边治病。然而,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梁思成最终 还 是拒绝了这些邀请,他说:“国难当头,我怎么可以擅自离开呢?”于是,梁思 成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再次选择了后者。就这样,梁思成拖着带病的身子,带着仅有的几位研究人员,在云南、四 川等地继续坚持着古建筑的研究。他们不辞辛劳,辗转调查了40余个县,为 当时的中央博物馆绘制了大量古建筑模型图。他的妻子林徽因也每天靠在被 子上工作,书案上、病榻前堆积起数以千计的照片、草图、数据和文字记录。在条件极端恶劣的情况下,梁思成和团队仍然出版了营造学社的社刊。没有印刷工具,他们只能采用手写和最原始的石印。在困境中,梁思成先生 展现出的民族气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学子为民族而奋斗!不管是北大还是清华,“爱国”都是它们从未丢弃过的精神。这样热血 澎 湃的爱国精神,也在近代中国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那么,作为一个爱国 主义青年,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做爱国主义青年,就是要像秋瑾那样义不容辞。作为一位有才有貌的女 留学生,她本可享受生活,成为众人钦慕的对象,然而,当她看到国家危难 的 时候,义不容辞撇下红装,选择了革命,像花木兰那样扛起保护国家的大旗。虽然黄花岗起义失败,秋瑾也英勇就义,但黄花岗起义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 作用巨大的一次起义。什么是爱国?爱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在国家危难时,面对生死抉择永不退缩。做爱国主义青年,就是要像武文斌那样坚强。一位26岁的士兵,本应该 是朝气蓬勃的花样年华,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还有许多的风景要 看。但是,当地震的一声巨响让祖国的城市变成残垣断壁的时候,他为了多 挽救一个生命,永远沉睡在了抗震的第一线上。他用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 的希望,用竖起的旗帜告诉我们要坚强,而他,却在流尽自己的汗水之后,到 了另一个地方。什么是爱国?爱国就是当国家需要时,勇于向前,从不退让。做爱国主义青年,就是要像神七航天员那样,坚持完成祖国交给的任 务,拓展天疆,使中国的足迹从此在深邃的星空中闪耀。三位航天勇士明知 试验有危险,也要坚决完成祖国交给的任务,不能辜负祖国的期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称得上是“爱国青年”!P2-6 
展开
目录

第1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使命
无论北大还是清华,它们都有一个共同属性:爱国。蔡元培、鲁迅、钱伟长、华罗庚……这些耳熟能详的教授,在中华民族遭遇危机之时毅然站了出来,用铮铮铁骨为年轻人做出了榜样。今天的我们,不必再遭受炮火的袭击,但爱国的情操是永远都不能忘记的。“振兴中华,扬我国威”,在我们的肩头,有一个沉甸甸的爱国使命。
激活体内的爱国基因
弘扬中国文化,才是真的爱国
想要真的爱国,唯有用知识武装自己
即使功成名就,也不能忘记“国家”二字
唯有理性,才能真的爱国
第2课 “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非凡气度
说起北大清华,首先映入脑海的,就是那一个个气度非凡的教授和学子。无论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先生,还是清华大学吴宓教授,都让人无比钦佩。他们的大家之风,他们的非凡气度,给北大清华带来了一种庄重且开放的气质。“兼容并蓄,海纳百川”,这八个字正是北大清华人的气度展现。
强势的性格助成功,谦虚的态度显气度
毕业了,别拿学历说事
批评没那么难听
舍弃虚荣,打造非凡气度
咄咄逼人最损形象
气度养成术--忍耐
能屈能伸方显真气度
自负,成功的绊脚石
第3课 “自强不息,天道酬勤”的进取性格
总有人问:为什么从北大、清华走出的学子,总会带着不一样的气质?答案很简单:北大清华人无论对待什么,都充满了进取的精神。无论是早期的大家,还是如今正值当年的中青年学者,他们身上都具有“自强不息,天道酬勤”的性格。正是这份进取心,使北大清华无论何时,都能够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栋梁之才。
唯有勤奋,才能舞动成功的旗帜
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向前迈一步,进步多一些
想要保持竞争力,唯有学习、学习再学习
实力比学历更重要
让学习成为终身信仰
敢于竞争,才能跻身群雄
想要积极进取,就要激情一点
认清现实,“饭碗争夺战”已打响
第4课 “心存远志,追求卓越”的远大抱负
没有梦想的人生,注定是惨淡灰白的。看看北大清华吧,即便是普通小门卫,都渴望追求梦想,都愿意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奋斗。也正是因为存在梦想,那些天之骄子把北大清华当作自己的目标之一。也许,已经走出校园的我们不能再进入北大清华去学习,但只要抓紧追求与抱负,我们同样可以成就一番卓越人生!
有梦想才有前进的动力
追随理想,你才能找到奋斗的方向
不相信自己,就别奢望奇迹
别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
你的抱负,不应只是赚钱这么简单
保持本色,你是独特的自己
把理想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开足马力,让自己的版图无限扩大
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别被专业所束缚
第5课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坚强意志
王选、孙宏斌、俞敏洪……从北大和清华的校园,走出了一个又一个影响中国发展的科学家与企业家。如今的他们尽管风光无限,然而他们曾经遭受的挫折,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从北大清华走出的他们,并没有被挫折所击溃,而是用坚强的意志成就了人生。“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正是北大清华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启迪。
前进从跌倒开始
认清挫折--成功的催化剂
不妨把挫折当成一次测试
伟大是熬出来的
不经历创伤,你就不是那颗成熟的果实
唯有积极的心态,才能化解逆境的困惑
战胜挫折必杀技:毅力
第6课 “求真务实,求是创新”的科学精神
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未来的实现,科学就是脚踏实地,科学就是专注细节,科学就是求真务实,科学就是敢于创新。而这些,也正是北大清华精神的一种折射。我们要看清自己,我们要脚踏实地,我们要有一颗清晰的头脑,这样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才能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北大清华人!
丈量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未来的蓝图,要与自己相符
成功的法门:把握细节
脚踏实地,拒绝“飘”的状态
务实一点,小事不做难成大事
未雨绸缪,看清未来的路
拥有创造力,才能提升实力
及时回头也是一种进步
第7课 “忠诚守信,敢于担当”的处世原则
想要成为一个强者,就必须拥有“忠诚守信,敢于担当”的处世原则。看看蔡元培、王国维,这些北大清华历史上的知名学者,他们无论对待什么人、什么事,都能做到忠诚和勇于担当。正是这种态度,使后来的北大清华学子充满了让人佩服的处世原则。
信守承诺--行走社会的第一原则
相对于能力,领导更加看重忠诚
别因为逃避责任,被贴上坏标签
说话算数原则,领导必须懂得
好领导的处世原则:以身作则
人生的责任,要由信念来支撑
主动为下属承担责任
第8课 “尊重欣赏,乐观友善”的团队精神
北大清华的繁荣,不是由一个人建立的,而是几十年来无数教授、学子共同努力的结果。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保持乐观友善的态度,这是北大清华永存的精神。那些走出北大清华校园的人,将这份精神进一步融入团队,从而造就了一个个充满凝聚力的团队。
能力再强,你也只是团队里的一滴水
融入团队,你才能无坚不摧
荣誉不是你一个人的
打造无敌团队的秘诀--积极有效的沟通
0%距离拉动,100%团队战斗力
人气源于分享
不要对同事期望过高
亲密的同时,别忘记保持距离
第9课 “以寸草心,报三春晖”的孝顺义务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每个人都有双爱着自己的父母,他们为自己倾尽了毕生精力。所以,孝顺,是每个人都应做到的基本道德规范。看看朱自清的《背影》吧,那份对父亲的爱,感染了每一个人。我们要做一个强者,更要做一个懂得孝顺的强者。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掌中的珍宝
别忘了渐渐老去的父母
心与心的交流,才是真正的孝顺
翅膀再硬,也别忘了身后的父母
对待父母也要语气平和
第10课 “关爱自然,热心公益”的慈善理念
“一个优秀的年轻人,绝不是单纯地学习好。”北大清华的骄子们如是说。北大学生服务总队积极投身支教事业,人人争做一名优秀的志愿者……在他们的身上,高尚的道德品格正在闪光。想要成为如北大清华学子一样优秀的人才,我们就要拥有“关爱自然,热心公益”的慈善理念!
在公益活动中展现爱心
支教,人生的伟大选择
慈善不分身份
我们是不平凡的志愿者
保护生态环境,我们义不容辞
动物,我们永远的朋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