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性格中必定带有深刻的悲悯情怀,不然,为何如此醉心于慈善事业,不惜散尽家产,倾其所有?他的一生曾经辉煌灿烂,就在他积极奔走于湘江大地维新变法时,就在他担任民国总理大展抱负时;然而他终究回归于平静淡然,他于生命的痛楚中顿悟,改变了自己的济世救人方式,投身于慈善教育事业。唯一不变的,是他的仁爱之心,如涓涓细流,润泽着苦难的尘世。他,就是熊希龄,传奇的民国总理,更传奇的慈善教育先驱。
清同治九年(1870),熊希龄出生在湘西风凰县一个军人家庭,从小聪颖过人,受到良好的教育,少年时代便慧名远播,被誉为“湖南神童”。24岁时,他高中二甲进士,并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成为不折不扣的“湘西金凤凰”。
甲午战争爆发,《马关条约》的签订,令热血青年熊希龄痛不欲生,忧愤莫名,他从信赖清政府的迷梦中惊醒,把一番报效祖国的壮志都投入了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中。他在湖南筹建兵工厂,兴办近代铁路、轮船、航运及各类新式工矿企业;在长沙开办了中西兼通的时务学堂,自任总理,主持校务;创办湖南最早的报纸《湘报》,联合有影响力的湖南维新派成立南学会,开通民智,宣扬变法。
年轻的维新健将熊希龄在军事、实业和教育方面的才能得到了晚清政府的认可,光绪皇帝便征召他去北京参与变法。然而,途中的一场痢疾使熊希龄耽搁了十多天,却因此而逃过一劫。就在这十多天里,变法失败,“戊戌六君子”慷慨悲壮地奔赴刑场,熊希龄若不生病,怕是要成为“七君子”之一了,那二十多年后流离失所的千万难民和失去双亲的孤儿们就失去一位救赎的恩人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