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泉州提线木偶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952531
  • 作      者:
    黄少龙,王景贤著
  • 出 版 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泉州提线木偶线》可以充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粹性及其杰出的文化、艺术、历史和科学价值,由此引导人们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逐步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关注、重视或主动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来。
展开
内容介绍
  《泉州提线木偶线》收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项,内容涉及传统音乐、传统戏曲、传统工艺、传统技艺等多个领域。它们形式各异,但都以其厚重的历史、鲜明的特征在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中留下了鲜明的烙印,并长久地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乃至生活方式;如同一朵朵奇葩,千姿百态、绚丽斑斓,与其他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悠久博大、辉煌壮丽。
展开
精彩书摘
  泉州已故地方史家王洪涛先生的调查材料显示:清末民初,泉州城内共有大小六十余个傀儡戏班社,从业艺人多达三百余人。在此期间,出现不少诸如新府口连氏、城隍口余氏、涂门赤山吕氏等连续数代从艺的“傀儡世家”;傀儡头、笼腹(躯干)、手脚、服装、帽盔和砌末,都有专门作坊经营。更可贵者,此时名家辈出,群星璀璨,而且远涉南洋,蜚声海外。
  在众多傀儡班社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代泉州两个艺术影响最为深远的班社:“承池班”和“天章班”。
  “承池班”的班主林承池,素有“傀儡才子”美誉,自幼聪颖好学,具有深厚文学素养。他与本地秀才杨寿眉合作编纂的《水浒》、《说岳》两部连台本戏,成为民国以后数十年问经常演出的保留剧目。从整体看,他的班社比较重视演唱艺术,尤为强调每支曲牌的旋律韵味。而且表演细腻,感情表达特别注重层次。
  “天章班”的班主连天章,其父连廷瑞为清代道光以后的著名傀儡戏演师。连天章承继父业,在四大行当中最工“北(净)”行。在闽南泉腔戏曲中,泉州傀儡戏的“北(净)”是一个很有特色且艺术积淀十分深厚的行当。连天章所主演的—“北(净)”行角色,雍容凝重,声情并茂,一招一式,无不强调傀儡神态的准确表达。他的班社,阵容壮观,配合默契,演出质量长期处于稳定状态。
  “承池班”与“天章班”在艺术上各有建树,势均力敌,成为清代末年两个最有实力和堪为翘楚的傀儡戏班社。林承池生肖属“龙”,连天章生肖属“虎”,两个名重一时的班社,在演出中始终处于竞争态势,犹如“龙争虎斗”,故时人称之为“龙虎班”。民国初年以后,新老演师,传宗继代;傀儡戏班社,如雨后春笋,遍布城乡。此时泉州城内,相继出现蔡庆元、张炳七、吕白水、陈妈愿、赖江海、吴波、黄蚵、张兴、赵注、吴困等著名班社;同一时期的蒋朝江、周花亦不甘示弱,各自开设三个颇有声誉的班社。而在泉州城廓以外,晋江的永宁、安海、五堡、英林,以及南安的白叶、灵峰、莲塘、南厅、山外等地,也都出现一批为人称道的知名班社。
  上世纪20年代至抗日战争爆发以前,已在民间奠定艺术声誉的著名演师何经绽、吕天从、张聪敏、林四评等人,继续沿用“天章二班”招牌;而张炳七、张煦目、林庭荣、吴友则承袭“承池一班”名号。这样,两个老牌班社因其新秀辈出,依旧各树一帜,长年活跃于泉州城乡。与此同时,陈德成、吕细虎、苏金猪、陈江智、吴丁路等知名演师也异军突起,各自组班,占有泉州及晋江一带的不少“场户”。尤其是“德成班”,在观众中更享盛誉。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传承脉络
第一节 “死俑、偶”,“活傀儡”,“傀儡戏”
第二节 悬丝傀儡戏与泉州地域文化

第二章 传承形式
第一节 从“四美班”到“五名家”
第二节 科班授徒与家族传艺
第三节 正班”与“土班”
第四节 “高功”领衔与演师应聘

第三章 传统剧目
第一节 “落笼簿”
第二节 “笼外簿”
第三节 清抄本
第四节 传统剧目的主要艺术特点

第四章 传统音乐唱腔
第一节 “傀儡调”
第二节 曲牌
第三节 主要古乐器

第五章 传统傀儡造型
第一节 傀儡戏行当
第二节 傀儡名色
第三节 傀儡构造

第六章 传统线功
第一节 “基本线位”与“专用线位”
第二节 传统线位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新增线位
第四节 新增线位的设置特点
第五节 钩牌系线及其执掌特色
第六节 两种钩牌变异
第七节 传统“基本线规”及其理线技巧
第八节 “基本线规”提要

第七章 传统演出形式及其嬗变
第一节 “八卦棚”
第二节 阶式平面舞台
第三节 天桥式立体舞台
第四节 全开放型演出形式

第八章 近六十年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传承的历程
第二节 传承的努力
第三节 交流与传播
第四节 危机与思考
第五节 前辈名家传略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