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小成语 大管理:中华文化之瑰宝 管理智慧之锦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449378
  • 作      者:
    张兆端编著
  • 出 版 社 :
    群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成语是一种精巧别致的文化快餐,古老而又崭新,随时翻阅就可以进入一片幽深而宽阔的精神世界,能使人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获得管理智慧与情感的陶冶。张兆瑞编著的《小成语大管理》从众多的常用成语中精心梳理出200个包涵着中华传统管理思想、智慧及方法意蕴的成语,紧密结合现代管理科学和管理实践进行阐释。《小成语大管理》既是一种研究汉语成语文化的新探索,也能够为广大读者学习管理知识提供一种新的趣味性载体。
展开
内容介绍
    《小成语大管理》从众多的常用成语中精心梳理出包含着中华传统管理思想、智慧及方法意蕴的成语,紧密结合现代管理科学和管理实践进行阐释。全书包括:管理哲学、人(民)本管理、战略管理;管理精神、管理道德、文化管理、创新管理、民主管理、权变管理;基础管理、简单管理、精细化管理、危机管理、谋略管理、学习型组织等若干大类。《小成语大管理》内容涉及治国理政、经济管理、组织及企业管理、个人人生管理等诸多方面,对每个成语均按照先“说成语”(包括拼音、释义、出处、故事),后“话管理”(包括管理内涵、案例)的体例,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从讲解成语文化入手,落脚于挖掘其管理价值上。
展开
精彩书摘
    道法自然
    ——管理的最高法则
    【说成语】
    成语:道法自然
    拼音:dao fa zi ran
    释义:道:事物的本源,运行法则、规律;法:效法;自然:事物本来的样子、状态。道的法则是效法自然。
    出处:《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故事:子独不见狸狌乎?
    《庄子·逍遥游》中,庄子时惠子说:“先生你没看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低着身子匍伏于地,等待那些出洞觅食或游乐的小动物。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跳来跳去,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上下蹿越,不曾想到落入猎人设下的机关,死于猎网之中。再有那牦牛,庞大的身体就像天边的云;它的本事可大了,不过不能捕捉老鼠。如今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为什么不把它栽种在虚无的乡野,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优游自在地躺卧于树下。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它。虽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可是却不用担心会有什么灾祸!”
    惠子认为庄子的理论如“樗树大而无用”,其实仍没有吸取之前的教训,犯了同样的错误。于是庄子继续举例来教导和反驳.并用野猫和黄鼠狼暗讽惠子这类人,自以为聪明,却容易被小聪明所误。暗指你惠子这样的人锋芒得很,当魏王的相,结果却被张仪赶跑了。而“我”独善其身,顺其自然,日子过得很悠闲,也没有烦恼。
    【话管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一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日大。大日逝,逝日远,远日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是:在天地存在以前,就有一个东西浑然而成。它无形、无体、无声;既看不见,又听不到,摸不着。它不生不灭,独立长存,且永不改变;周行天下,不觉倦怠,而无所不在。世上的一切事物,无不靠它才能生生不息,它可以说是万物的母体了。
    这样玄妙的东西,我实在不知道它的名称是什么,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命名为“大”。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能返回本源。所以说,道是最大的;其次是天;再则为地;次则为人。宇宙中的四大,人也是其中之一。但这四大显然是各有范围,各有差别等。人为地所承载,所以人当效法“地”;地为天所覆盖,所以地当效法“天”;天为道所包含,所以天当效法“道”;道以自然为归,所以道当效法“自然”。
    《老子》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侯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老子认为,道是万物化生的总原理,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二气相交而生第三者,如此生生不息,便繁衍了万物,因此万物秉持阴阳二气的相交而生,这阴阳二气互相激荡而生成新的和谐体,始终调养万物。人所厌听的是孤、寡、不善,而侯王却以此自称,那是因为得道的侯王深明道体的缘故。任何事物,表面上看来受损,实际上却是受益,表面上看来得益,实际上却是受损。因此,人生在世,应遵道而行,不可仗恃自己的力量向大自然逞强,否则定得不到善终。前人教给我这个道理,如今我也拿来转教别人,并以此作为“戒刚强”的基本要义。
    同样,现实社会中,我们无论是从事管理,还是打点个人人生,也都应当秉持“道法自然”的最高法则,自觉遵循规律,顺其自然,自然而然地推进事业、完善人生,绝不能违背规律而盲目从事,不去使莽力干那些力所不及的事,尤其不要去干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总结经验说:“可成必可成,不可成必不可成,顺其自然地努力,才会皆大欢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会为一件根本就不可能成功的事绞尽脑汁地设计方案,使用各种策略,竭尽自己的努力去达成任务。但是,结果却是以失败告终,引起不满与摩擦,不仅使自己心情大受影响,而且也会无形巾迁怒于别人,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因此,我们每个人在做事时最好能集中我们的心神,顺其自然而行。这种全神贯注、精益求精的态度,于事必须能有所成。这样一来,不论是自己或是他人,都能皆大欢喜,在融洽的人际环境中快乐地生活和工作。
    ◎案例:经营企业靠王道
    在中国,相当多的经营者崇尚大,崇尚“霸”,走的是“霸道”。所以中国偌大的市场广泛实践着的其实只有产品盈利和规模盈利模式。没有品牌盈利模式的一个关键是品牌被用做宣扬企业家的“霸道”了。而我们也可以看到另外一些具有“思想者”性格的企业家,如海尔的张瑞敏(深爱老子学说,追求“宠辱不惊”),联想的柳传志(崇尚“谋”与“行”),华为的任正非(崇尚“狼狈组织”学说)等,这些都是“道法自然”。这些人具备另外的四个性格特征:诚实、觉察、自由、信赖。这些人崇尚“王”,走的是“王道”。“王道”尊重规律,讲究多元。因此能够建设真正的品牌盈利模式,愿意尝试多样的经营思路。
    2001年11月,柳传志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说过:“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要求企业经营者从一开始就要有牺牲精神。联想控股没有特别提出过‘亲情文化’,我一直特别强调把个人追求融入企业发展之中。元庆他们也曾经提过‘狼性文化’,我不是很同意,在我看来,经营企业靠的是‘王道’而非‘霸道’。”“霸道”容易自以为是,很难长久。
    无为而治
    ——管理的最高境界
    【说成语】
    成语:无为而治
    拼音:wu wei er zhi
    释义: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治:治理。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出处:《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
展开
目录
一、管理哲学——管理的基本法则
道法自然——管理的最高法则
无为而治——管理的最高境界
若烹小鲜——治国理政的艺术
庖丁解牛——得理方能应手
中庸之道——把握管理之度
和而不同——人类生存的法则
天时地利人和——和合管理要旨
刚柔相济——胡萝卜加大棒
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物极必反——善于“创造性破坏”

二、人(民)本管理——管理的核心理念
利用厚生——增强组织的使命感
休戚相关——关注相关利益者
以人为鉴——管理“三鉴”助发展
近悦远来——培养与吸引并重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审时察用而备官
伯乐相马——在赛马中相马
人尽其才——人人是人才
应天顺人——以“养人之道”养人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人才需要优化组合
独木不林——加强管理团队建设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关键是领军人物:
楚材晋用——留才与引才并重
老马识途——姜是老的辣
兔死狗烹——善待有功之臣
因任授官——干部宜量才而用
借风使船——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三、战略管理——谋划全局指导长远的艺术
运筹帷幄——搞好战略筹划
高瞻远瞩——眼光决定事业
胸怀大志——胸怀是被冤枉大的
瞻前顾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明“将”“帅”之道
大象无形——太上不知有之
独当一面——提高中层干部执行力
韬光养晦——始终做好自己的事
趋利避害——合于利而动
合从连衡,纵横捭阖
——构建战略联盟
二者不可得兼——有舍才有得
以点带面——善于推广典型经验

四、管理精神——管理的意志和气度
励精图治——振奋精神锐意进取
卧薪尝胆——有志者事竟成
愚公移山——催人奋进的故事
锲而不舍——功到自然成
慎始慎终——行百里者半九十
矢志不渝——信仰就是力量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追求卓越的理想目标
不折不扣——没有任何借口
舍我其谁——敢当勇为者胜

五、管理道德——管理者的德性修养
自以为能——领导者的最大悲剧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培养高尚的领导品格
众星拱北——德高望重方吸引人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身体力行——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领导作风是导向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学会尊重他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为政当有“大丈夫”精神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倡导奉献牺牲精神
动心忍性——注意培养“逆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领导要有容人容事之雅量
管鲍之交——举人用人皆无私
去甚去泰——舍弃过分奢望

六、民主管理——科学管理的机制
集思广益——让组织各个层次都思考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民主管理好作风
从谏如流
——及时听取下级意见和建议
礼贤下士——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允许有不同看法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以他人之言为鉴戒

七、文化管理——管理的最高境界
内圣外王——内修文德外塑行为
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志同道合——道不同不相为谋
生机勃勃——发挥“鲶鱼效应”
数典忘祖——不能搞文化虚无主义
兼容并包——借鉴一切文明成果
同心断金——人心齐泰山移
马首是瞻
——做文化“牧师”和“园丁”
心悦诚服——培育非权力影响力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学会换位思考

八、创新管理——管理发展的动力
革故鼎新——变革图新的发展理念
推陈出新——开发与淘汰并行
无中生有——无之以为用
独辟蹊径——走与众不同的路
不破不立——破旧才能立新

九、权变管理——与时俱进的管理艺术
守经达权——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
随机应变——做事要机敏灵活
当机立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守株待兔——不能因循守旧
南橘北枳——一切以客观规律为转移
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管理需要“本土化”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能解决问题就是好方法

十、基础管理——夯实管理的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磨刀不误砍柴工
取长补短——“木桶原理”的启示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调查研究——管理工作的基本功
名副其实——不做“短命”企业
逝者如斯夫——善于管理时间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尊重管理规则

十一、简单管理——以简驭繁的管理艺术
删繁就简——简单管理事半功倍
约法三章——制度在精不在多
萧规曹随——持续发展靠接力
叠床架屋——组织结构简化
人浮于事——人事贵相宜
博士买驴——射箭要看靶子
言简意赅——说话要让人明确

十二、精细化管理——细节决定成败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魔鬼在细节
马马虎虎——改革粗放式管理
行之有效——避免无效管理
见微知著——见叶落而知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细节决定成败
精益求精——精益管理势在必行

十三、危机管理——转危为安的管理艺术
盛衰兴废——牢记生命周期
安不忘危——明天很残酷
破釜沉舟——陷之死地而后生
化险为夷——危中觅机转危为安
釜底抽薪——解决主要矛盾
开诚布公——及时发布真实信息
流言止于智者——理性对待谣言
亡羊补牢——事后诸葛也需要

十四、谋略管理——管理制胜的智慧
抱法处势——组织领导之法术势
以一持万——抓住关键的少数
不战而胜——不战而屈人之兵
兵无常势——管理无定式
奇正相生——以正合以奇胜
后发制人——注意发挥后发优势
名闻天下——起好企业名称

十五、学习管理——组织创新的动力
上下同欲——建立共同愿景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习型领导之职责
举一反三——学会多向思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授人以渔——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不知老之将至
——发扬孔子“三忘”精神
博古通今,博览群书
——为学要如金字塔
审思明辨——开展研究性学习
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读书三余
——学习需要“挤”和“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