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义性是自然语言的重要特点之一,在任何一种比较完善的自然语言体系中都客观地存在歧义现象。我们所使用的汉语更是如此,这是自然地、历史地形成的。语言的歧义性最多且最明显地表现在语词的歧义性上。当一个字或词的含义不只一个,而是多个时,这个字或词便具有歧义性。语词的歧义固然可能会引起交际的障碍,但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而恰当地利用这种歧义性,将表示甲义的语词换过来表示乙义,并使两种意义建立起某种联系,使之产生特殊的意义或感情,那么语词的歧义性便可以成为论辩的有力武器。例如:
1897年孙中山侨居日本时,结识了著名的日本政治家犬养毅,他们作过一次很有趣的论谈。
犬养毅:“我真钦佩您的机智--不过,我想问问您,孙先生,您最喜欢的是什么?”
孙中山:“革命,把清政府推翻。”
犬养毅:“你喜欢革命,这是谁都知道的。但除此之外,您最喜欢什么?”
孙中山停片刻,用英语回答:“Woman(女人)。”
犬养毅拍手道:“很好!再其次呢?”
孙中山:“Book(书)。”
犬养毅忍不住,哈哈大笑:“这是很老实的话,我以为您会说最喜欢书,结果您却把女人排在书的前面,这是很有意思的。您这样地忍耐着对女人的爱而拼命读书,实在是了不起!”
孙中山的话引起了他的兴趣,犬养毅以为发现了一个“秘密”,这时他解除了“戒备”。接着孙中山很巧妙地“长驱”直人,展开来解释了自己的答案的含义:“不是这样!我想,千百年来,女人总是男人的附属品或玩物,充其量做个贤内助。然而我认为,她应该和母亲是同义语,当妈妈把她身上最有营养的乳汁喂给孩子的时候,当妻子把她真诚的爱献给丈夫的时候,她们的牺牲是那样无私和高尚,这难道不值得爱吗?可惜,我们好些人却不珍惜这种爱,践踏这种爱。”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