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说给僧人们的一句话,同样也是少林功夫的最高境界。以禅入武,以武修禅。也就是说,禅是武的内在精髓,武是禅的外在表现,这一内一外,看似简单,实际却不得了。这就使武者不仅仅有了一个思想上的约束,更有了一颗仁慈的内心。不论僧众是否习武,又是否能够闯过木人巷而还俗下山,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要修习佛法。我们常常听到出家人嘴里时常念叨“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连乳臭未干的小孩子也学得头头是道,殊不知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善为先,这正说明少林功夫以强身健体为前提,迫不得已才有着制敌的目的。毕竟少林寺曾几度毁坏又几度重建,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群体,怀着善心和凭着强健的体格,我想现在少室山上就不一定能存有这样的千年古寺了。
这也是少林功夫的伟大之处。它刚硬而不失绵软,内修外化,进退有度,既不摧残习武者的身心,又不过分渲染武力的强大;既不伤及敌人的性命,又能及时制止混乱;既不丧失威力,又不索然无味。真正地做到了“止戈”,极好地诠释了“武”的涵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少林寺的戒律对武僧来说同样适用,也是少林弟子不同于其他门派弟子的地方。
“武术禅”这一得天独厚的理念只有在这块宝地才可呈现。武术禅其实就是一种心态,一种不动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与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侠和君子有种惊人的契合。由习练少林武术逐渐达到不贪生怕死,进而热爱生命,不杀生,直至“见性成佛”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当时的少林弟子不是一些只会参禅打坐的榆木疙瘩,也不是一些空有一身武艺的莽夫。心系苍生,报效国家则更能体现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其实,少林僧人的境界很高,高于满腹经纶的凡夫;视野很广,广于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俗子。国有少林,何其幸哉!
禅宗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少林功夫的成熟,更促进了我邦与国外的友好联系。如从元代和明代与日本僧人交流来看,碑林以及《本朝高僧传》中记载的大部分均是友好互访,交流对禅的参悟。不停的留学,不停的传授,也使两国的外交在当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正如佛谒: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大悟无言,森罗万象,都在其中。
少林功夫的美名远扬,不仅仅是因为少林功夫的独特,更是由于有着一些习练它而成名的人,或者因为它而获益的人。
其中,较为著名的要属十三棍僧救唐王。相信看过影片《少林寺》的观众,大都能清晰地记得里面的故事情节。稚气未脱、武艺超群的觉远带领十二个师兄弟与当时朝廷的走狗郑将王仁则大战,而搭救秦王李世民的传奇故事。据少林寺的史料记载,确有此事。据说以后的和尚可破寺规吃酒肉的规定就是李世民定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也就合法了。、1明末之时,东南沿海主要是以福建和广东沿海为主,大批倭寇侵犯我国的领土主权,威胁当地的人民及公共财产安全,当地居民多不敢下海。少林寺便数次派出僧兵前去援救,并与抗倭名将戚继光和俞大猷的明朝部队合作,共同抗击沿海来犯之敌。并借此机会将少林武术传入民间,救苦救难。据史料记载这之中大概就有十六次之多,并且发明了抗击倭刀的利器--三股叉。
此外根据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梁山泊英雄武松、鲁智深、开国功臣许世友等都在少林寺学过艺,练过拳。著名的作家鲁迅和中华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也特意为少林寺撰写过文章……
少林寺,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正在逐渐为人们所了解。少林功夫也在这个世界中呈现它那多彩的面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