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武术史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089582
  • 作      者:
    《中华文明史话》编委会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华文明史话彩图普及丛书:武术史话》文字叙述生动、规范,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内容则注重富有情趣,具有灵动的时代色彩,希望能够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时代性于一体;选题则努力契合社会公众所关注的问题;同时选配较多图片,彩色印刷,帮助读者更为真切地贴近历史。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华文明史话彩图普及丛书:武术史话》在首先注重知识准确性的基础上,编撰者还力求使文字叙述生动、规范,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内容则注重富有情趣,具有灵动的时代色彩,希望能够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时代性于一体;同时选配较多图片,彩色印刷,帮助读者更为真切地贴近历史:而汉、英双语对照的形式,将特别有助于非汉语母语的外国人士或是海外中国侨民的后裔用作学习中文的辅助读物。其实,用汉、英双语对照形式出版的这套书籍,并不仅仅会为海外非汉语读者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提供便利,它精心安排的选题,也会成为中国读者特别是青少年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简明读本;阅读这样的书籍,会有助于中国读者学习和掌握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英语表述形式,这将对增进中国民众的对外交往,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华文明史话彩图普及丛书:武术史话》为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陶器的历史。
展开
精彩书摘
    武术的起源也与“武舞”有关。武舞是表现人与兽或人与人搏斗的舞蹈,它应该是狩猎或战争场面的再现。舞者手执各种兵器,作击、刺、劈、砍等动作。这些武舞,既是战斗的演习、武艺的操练,也是原始击刺动作组合成武术的简单套路的萌芽。在中国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区考古所发现的岩画中可以寻觅到古代原始武舞的踪影。尤其是原始巫术活动的舞蹈中,也有不少武舞。巫术在早期的人类社会十分盛行,是人类在蒙昧阶段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一种认识形式和实用手段。中国武术正是从巫术文化氛围中获得了更为丰富的武术因素和创造灵感。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纷争,战争频繁,诸侯各国都是“以兵战为务”,十分重视军士的身体素质的训练,并开展相应的拳脚教习。如,齐国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行全国性的“角试”,选拔武艺高强者参军。又如魏国,武卒的挑选十分严格,被选中者要进行相应的武术训练,并被给予物质奖励,一免除劳役。此外,冶炼技术的发展也使青铜兵器和铁制兵器在军队中得到了配备,这为中国武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当时,只要有武艺高强的拳勇之人,一定要向上禀报,以使官府掌握习武的优秀人才。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习武不仅可以改变人的命运、社会地位,还可以获得物质利益,改善生活条件。在崇尚武功风气的影响下,武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成熟,形成了拳术和器械的进攻、防守、反攻等打法。这一时期开始盛行“佩剑与论剑之风”、“角抵之戏”及“游侠”,这标志着武技的社会功能向多样化发展,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武技具有了表演性、竞技性和娱乐性。秦汉时期,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后,便“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实际上就是在民间禁武,进一步强化封建统治。他虽然禁止民间习武,但军中习武的活动仍蓬勃发展,而且当时所盛行的角抵戏,又促进了武艺娱乐和观赏功能的发展。从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秦墓出土的漆画木篦上的角抵图中可以看到两两相搏的徒手比武形式。另据文献记载,秦二世在甘泉宫“集艺人作角抵俳优之戏”。汉代,由于受到北方匈奴的侵扰,十分重视武备和军事训练,甚至“兵民合一”,全民尚武之风盛极一时。这一时期,武舞也更有明显的技击性,并且开始以简单的套路形式出现。这里还要提到的是象形活动被武术所吸收。如东汉末年,华佗受到动物动作的启发,创立了“五禽戏”。“五禽戏”只是模仿动物动作形态的导引或体操,并不具备攻防动作和攻防意识,它们并非真正的武术。但需要指出的是,这对后世象形类武术的创立,以及这些武术在吸收动物的动作方法以利养生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和启发。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后世象形类武术的滥觞。
    秦汉时期,不仅出现了不同风格的武术流派,而且还出现了许多与武术有关的理论著述。如在《汉书·艺文志》收入的“兵技巧”类就有13家,共195篇,其中有《手搏》6篇、《剑道》38篇、《逢门射法》2篇、《阴通成射法》11篇、《李将军射法》3篇、《望远连弩射法》15篇……这是中国最早的武术专著。还有,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等。其次,在文物史料汉代画像石(砖)上的比武图等,以及《史记·项羽本纪》、《汉书·李广苏建传》、《西京杂记》等中也有不少有关各种武术的反映。
    到了三国时期,手搏、击剑、射箭等实用之术长盛不衰。刀已经成为军队中最主要的短兵器,刀剑之术以及角抵活动开始东传日本。
    两晋南北朝时期,既是战争连绵不断,又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南北武术也得到了融合的机会,并开始与佛、道相联系,促使武术向多种功能发展,武术不仅具有了习练的功能,而且还有健身和表演的功能。尤其应该肯定的是,“武术”一词就产生在这一时期。梁昭明太子萧统《文选》录有宋颜延年《皇太子释奠会作诗》中的“偃闭武术,阐扬文令”之句。这是迄今有关“武术”一词的最早记载。另外,在两晋南北朝的梁代,出现了武谱,致使武术的理论体系走向成熟,并完成了“击有术、舞有套、套有谱”的构架。
    ……
展开
目录
引言
一、中国武术源流考
1.中国武术的源与流
2.军事武术的演进
3.武术与武德

二、异彩纷呈的十八般兵器
1.百兵之胆——刀
2.百兵之王——枪
3.百刃之君——剑
4.百兵之首——棍

三、闻名世界的中国武术派别
1.历史悠久的少林武术
2.内家神功武当拳
3.闻名遐迩的峨眉武术
4.丝绸之路上的崆峒武术
5.西域的天山派武术

四、丰富多彩的武术拳种
1.稳健刚劲的南拳
2.放长击远的长拳
3.以静制动的内家拳
4.形神兼备的形意拳
5.游龙走凤的八卦掌
6.风靡世界的太极拳
7.惟妙惟肖的象形拳
8.驰名中外的少林拳
9.源自大漠敦煌的拳种

五、武功与武侠
1.武术与侠文化
2.功夫卓绝的侠客
3.中国武术的绝技

六、中国武术与修身养性
1.武术与生命文化
2.武术与传统养生

七、中国武术与表演艺术
1.武术与角抵、百戏
2.武术与舞蹈
3.武术与杂技
4.武术与戏曲
5.武术与文学影视作品
结束语
附录(中国历史年代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