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规矩和爱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060251
  • 作      者:
    王涛著
  • 出 版 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著名作家周国平真诚推荐
  孩子需要爱 更需要规矩
  你不给孩子做规矩
  孩子就要给你和社会做规矩
  规矩是爱的规矩
  爱是融合规矩的爱
  规矩和爱的统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来

更多精彩请点击:

展开
作者简介
  王涛,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哈佛大学人类发展心理学硕士,现为美国塔尔萨大学(TheUniversityofTulsa)教育系终身教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从事儿童教育和心理学学习和研究长达三十年。在美开设儿童心理学,父母学和文化等课程。从2005年开始,致力于对中国父母的教育和培训。迄今已培训超过5万名中国父母。足迹遍布中国22省4大直辖市。
展开
内容介绍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中国的老话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所验证。所谓做规矩就是设定界限遵循规矩,即使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美国,无论是科学的杂志还是通俗的育儿必读都强调要给孩子从小设定界限,甚至呼吁做规矩要从婴儿出生就开始。其中的道理很简单,那便是规矩是迟早要做的,越早做,所付的代价越小而收益越大。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王涛,为您讲解如何体现爱的管教和管教的爱、如何正确与宝宝交流、呵护宝宝情感智力的发展。王涛博士认为:在没有规矩的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感恩;在没有爱的规矩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自卑;在没有规矩也没有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敬畏;在规矩和爱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谦卑和自信。
  所以,没有不能做规矩的孩子,只有不会做规矩的父母!!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学做父母:教育孩子的前提
  孩子的到来为父母带来了再次成长的机会
  父母无法抗拒对孩子的爱,但要警惕那占有的私心
  为人父母是一个神圣的职责,
  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一个生命的品质,
  也关系到人类的明天
  先学做父母,再教育孩子
  你看到本章的标题时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是先学做父母,然后才是教育孩子?”首先,学做父母和教育孩子虽然有密切的关系,但不完全一样。前者的重点在父母,而后者的重点则在孩子。其次,学做父母应该先于教育子女,因为学做父母是教育孩子的前提。乘坐飞机时,有这样一条安全指令:带孩子的父母先给自己戴上氧气面罩,然后再帮孩子戴上。在家庭教育中也有一条类似的原则:先学做父母,然后再去教育孩子。
  现在很多“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父母自己就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过多的关爱使他们的心智成熟比较慢。自己还是没有长大的孩子,却已经开始为人父母。我在网上看到一张照片,一位“80后”的妈妈一手抱着宝宝哺乳,一手拿着鼠标全神贯注地打游戏。看着这样的情形,我不得不担忧这位妈妈和她怀中孩子未来的幸福。去责备这些不成熟的父母不如去帮助他们,让他们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正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当然,不仅仅“80后”的年轻一代,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如何为人父母。严格地说,没有人天生就是合格的父母。我们每个父母都需要学习和成长。但是能否成长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学习的意识和愿意重新成长的谦卑态度。父母的自我成长和改变在现实中往往非常艰难。因为要改变一个超过10岁的孩子已经很不容易,要改变一个成年的父母自然就更难。更何况这种改变要靠父母的自我觉察和自我监督来实现,所以是难上加难。
  如果这样,我们在学习为人父母上是否就没有指望了呢?断然不是。最让我们有信心的是我们对孩子的爱。在孩子出生后,我们做父母的,身上会突然有一种陌生的大爱产生。
  我自己就明确地经历和感受过这样的爱。记得初为人父时,刚满周岁的儿子因为过敏瘙痒而整夜啼哭,用小手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有一个晚上,我只能摁着他的小手不让他再抓正在结痂的皮肤,小家伙就拼命挣扎和哭泣。无助的我心里忽然冒出这样的祈求:“上帝啊,给我一个恩惠,让这过敏和瘙痒都统统到我身上吧,让我的儿子能安睡一夜。”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有这样的祷告,不仅愿意牺牲自己不求回报,甚至能够把这样的牺牲当做一种恩典来祈求。我明白这种油然而生的爱绝不是自己努力学习得来的,而是随着这个小生命来到我的身边自然出现的。那一刻,我顿悟了什么是父母之爱。
  我也在数以万计的家长身上看到了这样的爱。近些年,我在中国的一些城市给很多父母做过讲座,每次讲座长达3个小时。很多父母早早来到会场,总是先坐靠前的位置,整个讲座中都不停地写着笔记。几乎每个父母都是聚精会神地听完讲座。我在中美当老师十多年,教过中国的小学生,也教过美国的研究生,从没见过像中国家长这么认真的学生。很难想象若没有对孩子那份切实的爱,这些父母能听完我3个小时连抑扬顿挫都不明显的讲座。
  所以正是孩子,也只有孩子,才能让我们产生这样切实的爱。有了这样的爱,一切改变皆有可能。但是仅仅感性地凭着这份本能的爱仍然很难做一个好父母。这是因为这份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变淡。有多少父母在孩子才2岁的时候已从爱得要命变成了“恨”得要死。不少焦头烂额的妈妈常常“恨恨”地对才2岁的孩子说:“我真想把你再塞回我的肚子里去。”确实,若没有理性的学习,父母这份本能的爱会随着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可爱”而慢慢消失。因此,我们要趁着这份爱在自己身上还没有淡化,好好学习如何更加理性而长远地爱我们的孩子。即使这份原始的爱没有随时间而淡化,甚至愈来愈强烈,父母们若不通过学习和反思建立起理性的堤坝,他们这种本能的爱也可以成为溺爱的洪水而泛滥成灾。
  本书旨在帮助父母理解规矩和爱的关系,引导父母用规矩建立理性的大坝,让爱造就孩子,也造就自己。在学习规矩和爱的关系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父母这个岗位的特殊性。
  父母这个岗位无人代替
  为人父母是教育也是艺术。它可以让你收获人生至乐,也可以让你收获人生至痛。
  宋代词人家颐曾说过: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而我认为教育孩子不仅至要,而且可以至乐。记得著名音乐人梁弘志写过一首歌叫《读你》,蔡琴曾经唱过。她用那甜美、细腻的歌声把情人的至爱和读书的至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其实我们的孩子就是我们一生中最甜美、最细腻。最能让我们产生共鸣的一本书。如果你有能力去好好读,一定会读出“三月”的感觉,读出喜悦的经典。当孩子的一切移动左右你的视线时,你会情不自禁地唱出: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当然孩子也是最复杂最难理解的一本书,有时候我们会读不懂。但这不是主要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现代中国越来越多的父母根本不把教育子女当做人生的至要。他们不愿意静心谦卑地来阅读品味那字里行间的爱和美妙。有的匆匆翻过,有的甚至从未打开过。这样的父母自然无法感受到那人生的至乐,一不小心孩子甚至会成为他们一生的至痛。
  这些年我回中国讲课遇到过不少事业有成的父母。但这些在外人眼中的成功者却常常认为自己的人生很失败。因为他们的孩子不成功。当他们感受到这样的人生至痛时,他们才明白是孩子,而不是公司,才是自己人生最大的事业。但可惜的是,当孩子还小的时候,还能被“经营”的时候,他们没有去努力、去管教。当孩子上了高中甚至大学,很多坏习惯已经形成了,这些父母方开始意识到孩子的重要性。到了那个时候,虽然他们做了很多努力想要弥补自己的过失,但一切为时晚矣。因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的。有一位精明能干的妈妈经过打拼,拥有一个规模不小的企业。但是她17岁的儿子却整天以网吧为家。第一次见到我,一开口,这位妈妈的眼泪就夺眶而出。在交谈中,她不断地重复这句话:“我实在不甘心接受这样的现实,我愿意花掉我所有的财产,只要我能把我这唯一的儿子赎回来。”显然,这位妈妈意识到了自己的过失,她想把孩子“赎回来”。可惜的是孩子的品行和健康一样,都是很难用金钱赎回的东西。或许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但现实中我们和这位母亲一样,要到彻底失去时,方懂得其珍贵。
  孩子的教育是不可逆的,父母这个重要的岗位也是别人不可替代的。孩子和父母(特别是母亲)的连接是独特的,也是天然的。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刚出生的婴儿就能在视觉和听觉上把自己的母亲从别的女性中识别出来。反之亦然,母亲也能很准确地识别自己孩子的哭声。随着孩子的长大,这样的连接更加密切。孩子和父母的依恋是一切社会学习的基础。所以,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一辈子最重要的老师。
  目前很多年轻优秀的白领妈妈工作非常辛苦,工作孩子不能兼顾。不少妈妈问我这样的问题:应该选择自己的事业还是孩子?我的建议总是这样:如果经济条件许可,选择孩子。原因很简单,你公司的工作别人能顶替,而妈妈这个岗位却无人顶替。你的事业以后也会有发展机会,孩子的教育错过这个时间,以后很难弥补。
  有一位白领妈妈把出生不久的女儿留在老家让自己的父母带,前两年很少回去看。姥姥姥爷为了让宝宝记住妈妈,就把妈妈的一张照片贴在墙上,并常常对宝宝说这是妈妈。有一天妈妈真的回来了,当她抱住宝宝时,吓得宝宝大哭起来:“我要妈妈,我要妈妈。”一面哭一面挣脱妈妈扑向墙上的那张照片。看到这一幕,这位妈妈的心都碎了。短短的两年,孩子心目中最需要的妈妈已经从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变成了一张平面的照片。这位妈妈后悔不已。下决心辞了工作,把宝宝接回自己工作的城市。之后还接受了专门的亲子辅导,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才慢慢让孩子接受了现实中的妈妈。所以,不要以为孩子还小,自己可以开个小差。这个小差可以造成你和孩子一生的缺憾。
  仅仅意识到为人父母这一岗位的重要性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认识到这一岗位专业性。
  别以为生了孩子就是父母
  为人父母是这个世界上从业人数最多的岗位。它不仅重要,而且专业要求也很高。可惜的是很多父母上岗前,连最基本的培训都无法得到。
  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化,每个岗位都需要有专业的培训。做账需要有会计证书;当老师自然要有教师资格证书;开车就更不用说了,性命攸关的事情当然要有驾驶执照了。但是,唯独父母这个最重要的岗位我们却可以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上岗。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样做父母的危害甚于无证驾驶。交通事故危害的主要是肉体的生命,而为人父母出现问题危害的则是人的灵魂。现实中,无证驾驶毕竟是少数,而无证上岗的父母却比比皆是啊。
  造成这样的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父母缺乏学习意识;其次,父母缺乏谦卑的态度;最后,现实中缺少父母教育的资源。
  首先我们来谈谈第一种情况:不少父母认为做父母不需要专门的学习。真的如此吗?
  很多年前我在《读者》杂志上读过一篇文章,说有一位在上海出生长大的犹太人母亲,因为父亲在“二战”时逃亡到上海。在中国和以色列正式建交后带着三个孩子回到以色列。初到以色列的日子,这位母亲一方面终日劳苦维持生活,另一方面又秉承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则,为孩子准备一切能准备的,努力做着合格的中国式妈妈。不料有一天,她的一位邻居老太太看不下去了,走过来劈头盖脸地训斥这位母亲的老大:“你已经是大孩子了,你应该学会去帮助你的母亲,而不是在这看着母亲忙碌,自己就像废物一样。”然后,邻居又转过头来训斥这位母亲:“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
  刚读到这篇文章时,我觉得这位犹太邻居虽然讲得有道理,但其做法未免太不合情理。很难想象我自己会这么直接而严厉地去训斥一个邻居的孩子。更不要说训完孩子后还要当着孩子的面训斥他妈妈。这样做不仅有多管闲事之嫌,情理上连我这个局外的读者都有所不堪。不过随着这些年我对犹太教育的学习,我对这位犹太邻居的做法,甚至整个犹太文化都肃然起敬。
  纵观两千年犹太人的历史,这样一个才一千万人口的小民族能够经历那么多的劫难后复国,他们的民族凝聚力不能不让世人惊叹。而这样的凝聚力和他们的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犹太人笃信上帝,他们认为孩子首先属于上帝,其次属于以色列民族,然后才属于家庭。所以教育孩子人人有责。这样看来,那位邻居所管的是自己民族分内的事,而不是别人的闲事,因为犹太人认为,哪怕是邻居的孩子也要像自己的孩子那样管教。这一点就值得我们中华民族好好学习。我们的古训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犹太人不仅做到了这一点,而且扩展到了教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在犹太文化中这样的“教人幼”不是多管闲事,而是一种大爱。
  但这个故事最让我念念不忘的还不是这位犹太邻居对别人孩子的管教,而是她转过头来训斥妈妈的那句话:“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
  这句话很伤人,却发人深省。我们现在有多少中国父母都以为生了孩子自己自然就是父母了。那位犹太邻居的话给我们中国父母一个警示:生孩子只是证明你有生理上的生育能力,不代表你已经有教育上的养育能力。
  为人父母需要谦卑
  为人父母需要学习的知识实在太多了。无论是对孩子身体所需的营养还是心理的教育,都需要有专业的学习。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著名的《家庭教育》一书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小孩子实在难养得很!”
  有时候,你不晓得他应当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有时候你不晓得他为什么哭,为什么不肯吃!有时候,你不晓得他为什么生病,为什么变得这样瘦弱!
  在列举种种不易之后,作者马上又写道:
  小孩子不但是难养的,而稍明事理的人,知道也是难教得很!有时候,他非常倔犟,你不晓得骂他好呢,还是打他好;让他去强霸好呢,还是去抑制他好……
  确实,抚养孩子需要学习,教育孩子更要学习。我从事儿童心理学的教育和研究已有30年之久,但是近些年看到日新月异的研究成果,常常不得不感叹自己对孩子了解得有限。例如,2010年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儿童心理学家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出版了一本轰动美国的科普书籍《哲学宝宝》(The Philosophical Baby)。它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展示了一系列最新的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研究成果。这本书之所以产生轰动效应,是因为有很多新的发现让我们在惊叹之余不得不重新认识孩子的能力。作者用了哲学宝宝为题目来形容婴儿思维之复杂。例如,高普尼克和她的学生发现一岁半的孩子已经能够很好地思考别人在思考什么。类似的研究发现不仅对传统的儿童发展理论提出了挑战,也让我们做父母的对自己的孩子有了崭新的认识。类似这样的发现为我们教育孩子都提出了进一步学习和思考的空间。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父母,我们所能学的育儿知识远远超过我们的祖先。这些新的科学知识一方面需要我们有更加好学的态度,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学做父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际指导。
  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只是父母教育的第一步。有效的学习还离不开谦卑的学习态度。
  我们说敬畏和谦卑是智慧的开端。学做父母我们同样要有谦卑的态度。我曾经遇到一些拥有理工科高学位的父母,虽然在家庭教育和子女教育中他们遇到很多问题,但是要帮助和改变他们特别困难,因为他们对教育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偏见使他们很难先聆听别人的意见。他们非常崇尚他们所学的自然科学(理科),认为这才是唯一的真正学问,其他的文科包括教育只是耍耍嘴皮子的事情。
  这样的现象不仅和这些家长的个性有关,还和特定的中国历史背景有关。这些父母往往成长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20世纪70年代末期。当时的中国社会百废待兴,最缺乏的是能直接帮助生产力发展的理工科人才。那时流行的一个口号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了高中最优秀的学生报考理工科,成绩稍差的报考文科,连文科也读得吃力的,只能报考外语专业。所以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父母在潜意识里常常重理轻文。他们对理科专业的骄傲忽略了这样一个现实:人类的教育和伦理并不比任何自然界的问题简单。它不仅需要用理性的逻辑去思考,更需要用真诚的内心来感受。康德的墓志铭上有这样一段话:“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个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它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即使我们对自然和人文的认识不能达到在宗教高度的统一,至少要对二者有同样的尊重。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还是遇到很多非常谦卑也愿意学习的父母。但是由于缺乏父母教育资源,常常得不到这方面系统科学的指导。
  为人父母需要专业培训
  早教专家周弘先生曾在一次讲座中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年长的家庭教育专家下榻在一个宾馆,看到那个宾馆有一个会议指示牌,上写:“科学养猪研讨会请上五楼会议室。”老先生大受刺激,不禁老泪纵横:“这年头连养猪都要研讨,怎么养孩子却没有专门的培训啊!难道养人还不如养猪?”
  所幸的是这样的现象正在渐渐改变。一方面,国内的一些有识之士用自己的知识和财力来普及父母教育的知识。例如顾晓鸣教授的中华家庭教育网。另一方面,一些西方的父母教育理念和课程纷纷通过商业操作进入中国。例如Parents As Teachers (PAT),和Parents Effectiveness Training (PET)。但是这样的资源往往杯水车薪。一则因为中国需要帮助的父母人数众多。二则由于有些培训项目的收费让很多有经济制约的父母不得不望而却步。所以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政府的大力介入。大约在20年前,美国心理学家在对1364个贫困家庭早期教育的效果做了14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这些贫困家庭如果注意0~3岁的早期教育,孩子认知的发展和将来的学习成绩都会受益。这样的研究结果对以后美国政府加强家庭教育的投入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我们应该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政府的有关部门在改善贫困家庭经济状况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父母教育能力的培训。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必须考虑到文化的因素。怎样使父母教育符合中国目前的国情和传统文化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特别是目前很多父母教育课程都是由西方国家直接引进,当有些方法运用在中国家庭时,会发生很多问题。所以培训父母必须加入文化的考量。有关父母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在本书的很多地方都会论及,这里简单阐述我的三个主要观点。
  首先,我们需要补课,寻回中华家教的根源和精髓。只有找回自己的根,才是教育生命的开始,才能真正吸收别的文化中的养分。我读了马镛的《中国家庭教育史》,领略了传统家庭教育思想之丰富。特别对施教中规矩和爱的辩证统一有很多精辟的论述。例如,传统教育中虽然强调父严,但也明确为人父亲的最高境界是慈爱(为人父止于慈);虽然强调母慈,也有以“慈母败子”的告诫。反观如今的中国社会,由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等社会文化的劫难,失去了很多传统的根基。很多家庭既不知道怎样爱孩子,更不知道如何做规矩。由于缺乏基本的规矩,有些孩子小小年龄就胆大包天做出令人发指的恶行。例如2012年3月,在江苏常州几个未成年的孩子竟然在敬老院寻衅滋事并毒打一位欲制止他们的70岁的老人。最后还得意地把施暴过程的视频放到网上炫耀。这样的现象竟然出现在有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传统的中华大地,使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我们和传统文化越来越遥远了。
  当然寻根的目的并非照搬过去,而是让好的传统与时俱进。虽然为人父母的基本原则是古今中外永恒不变的。但是在具体的一些方式方法和要求上,我们要结合现实中环境的特殊性。例如,现在孩子的知识结构与所处的环境和我们小时候的情况很不相同,所以为了能和孩子沟通,我们就不得不先进入他们的世界。
  有一次我回国和朋友一家人吃饭时,朋友那10岁的儿子突然很兴奋地说:“我要告诉你们一个重要的道理。”等我们都停下手上的筷子,他一本正经地说:“为领导干一百件好事也不如与领导一起干一件坏事。”我想了想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忙问他是怎么知道的。只见小朋友满不在乎地说:“周立波说的。”孩子的爸爸妈妈忙把话题扯开了,我也不敢再追问和领导一起究竟能干什么坏事情。
  我们的孩子生活在这个信息时代,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他们都在接受。怎样和他们交流?怎样引导他们?都是崭新的课题。无论《三字经》或是《朱子家训》都没有现成的答案。所以仅仅懂得传统教育的原理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能与时俱进。教育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育者在面对不同的孩子、不同的环境时,创造性地把基本的原理发扬光大。所谓教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
  需要指出的是,与时俱进不等于随波逐流。在基本的教育原则上我们一定要牢牢坚持。中国目前的教育环境是前所未有的急功近利,这就更需要我们有教育的智慧和教育的勇气来坚持原则。
  为人父母需要用心而不是用计
  《圣经》的《箴言》是以色列历史上最有智慧的君王所罗门写给自己的孩子和世人的训言。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的。我们教育孩子的果效岂不也是如此。你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你内心对规矩和爱的态度。你内心是否有爱,是否尊重规矩,要比你对孩子用怎样的方法和提什么要求重要得多。可惜很多年轻的父母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求方法而不反思自己的理念。这种只想用计、不想用心的功利态度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一位年轻的母亲为了改善和10岁女儿的交流,开始学着改变自己一贯的指责和批评的口气,而用表扬和肯定的语气来和女儿说话。第一次第二次交流还不错。到了第三次,母亲一开口表扬,女儿就打断:“停!黄鼠狼又来给鸡拜年了。你就直接说‘但是’后面的话吧。”原来这位母亲每次在艰难地表扬完孩子后,马上跟着一个“但是”,接着就又回到了自己轻车熟路的批评和指责上。孩子是最能把我们看透的人。这个女孩心里非常清楚:你的指责是发自内心的,而表扬却不是。
  好的教育方法一定是发自内心的。《三字经》里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表面上看窦家教育的成功来自于好的方法(义方)。殊不知这位窦燕山在有孩子以前就身体力行做到这些规矩了。更重要的是,这些规矩是他自己人生教训的总结。窦燕山30岁以前也曾做过很多伤天害理之事,所幸当时膝下无子。30岁后幡然改过,从善积德。老得五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便有了成语“五子登科”。所以《三字经》里提到的“有义方”不仅仅指窦燕山好的教育方法内容本身,更重要的是这些好的方法发自于窦燕山内心的理念,而这理念又支配他平时的行为。所以是窦燕山先敬畏接受了规矩,这些规矩才会在五个儿子身上有这样的结果。设想如果窦燕山在30岁前放荡不羁时就有了这五个儿子,即使他制定了严厉的家规,也一定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所以,如果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是我们身体力行的,教育便是水到渠成的。古人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令而不行。下面我来举两个例子分别说明这两点。
  这个“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故事记载在《宋史》里:
  宋朝时候,有个叫陈昉的人,他的家里,自从他的祖父陈崇留下法制以来,合族一同居住着,已经十三代了。家里大大小小男男女女,一共有七百多个人,但是不雇一个佣人。上上下下的人,都很亲睦,没有一个人说离间的话。他家里吃饭的时候,一定大家坐在广大的厅堂里,没有成年的孩子都坐在另外的席上。若有一个人没有到席,全族的人都不动筷。他家里养了一百多只狗,都在同一个槽子里吃着食。倘若偶然有一只狗还没有到,所有的狗都会等待,不肯先吃。因此乡里间的人家,也都被陈家所感化了。那时候的州官叫张齐贤,就把这个事情奏上朝廷,把他家里的徭役统统都免了。
  这就是陈昉百犬的故事。当人与人每天以礼相待时,狗也能被感化,更何况孩子乎?
  讲完了古代“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故事,再讲一个现代“其身不正,令而不行”的故事。我认识一位非常爱儿子的年轻妈妈。她非常好学,而且力求教之有道。但儿子聪明过人却调皮好动。在恢复国学悄然成风的现今,这位妈妈读到了《弟子规》,顿时心里一亮。她立刻让儿子熟读背诵弟子规,并用弟子规所说的要求儿子。这位妈妈最喜欢的四句是: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儿子不仅很快背出了弟子规,而且很努力地按照妈妈的要求去做。但是有一天他突然不干了。面对妈妈的批评不仅没有顺承,反而歪着头顶嘴。妈妈即刻要儿子背诵这四句弟子规,儿子背完这四句弟子规后还拖了一句:“那你对姥姥咋不是这样的?”
  为了孩子,我们做父母的要重新成长。只想改变孩子而不想改变自己的父母古往今来很少能有成功的。
  认识到父母这个岗位的重要性,有了谦卑的学习态度,我们就可以开始系统地学习为人父母的功课。首先需要的理念是牢牢坚持以下四项基本原则。它们是指导我们行动的基础。
  不占有原则: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可以爱他、教育他,但是不能占有他。
  规矩和爱统一原则:成功的教育是爱和规矩的结合: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
  情商先于智商原则:一个人的成功至少70%归于情商,不到30%归于智商。
  共同成长原则: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己受教育成长的过程。要改变孩子,父母先改变自己。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学做父母:教育孩子的前提
先学做父母,再教育孩子
父母这个岗位无人代替
别以为生了孩子就是父母
为人父母需要谦卑
为人父母需要专业培训
为人父母需要用心而不是用计
为人父母四项基本原则之一:不占有原则
为人父母四项基本原则之二:规矩和爱统一的原则
为人父母四项基本原则之三:情商先于智商的原则
为人父母四项基本原则之四: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原则

第二章   规矩和爱:教育孩子既要爱也需要规矩
规矩和爱不可或缺
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真正爱是带有规矩的爱
规矩和爱的太极图示
错误的父母教养方式之一:溺爱型
溺爱不只是富贵家庭的特有现象
错误的父母教养方式之二:忽略型
家庭教育,爸爸不可或缺

第三章  每个父母的必修课:反思自己的受教育模式
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
如何反思自己的受教育模式
我的父亲
父亲的规矩之一
父亲的规矩之二
父亲的规矩给我的启发
父亲的爱
家有严母
母亲的严厉和我的“堕落”
谎言背后的诚信

第四章  规矩和敬畏
做规矩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敬畏感
培养孩子对规矩的敬畏之心
周公的故事
做规矩需要树立权威
做规矩不能随便
做规矩需要有惩罚
孩子可以打吗
犹太人的“杖”和中国人的“家法”
怎样打孩子
怎样用爱打孩子

第五章  如何做规矩:人之初,规矩始
做规矩要从孩子出生开始
人之初,规矩始(1):吃的规矩
人之初,规矩始(2):玩和睡的规矩
规矩的一致性之一:同一教育者之内的一致性
规矩的一致性之二:不同教育者之间的一致性
做规矩需要爱
规矩和爱的分离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第六章  情商(一)
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情商和幸福
情商要素之一:积极客观的自我意识
培养客观积极的自我意识
让孩子学会谦卑
情商要素之二: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单亲妈妈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

第七章  情商(二)用规矩和爱帮助孩子成长
情商要素之三:积极明确的内在动机
用规矩和爱发展孩子的兴趣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培养孩子的抗逆力
情商要素之四: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情商要素之五:交往合作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第八章  蒙迪的故事:一个震撼心灵的案例
蒙迪:一位了不起的教育者
蒙迪:一位真正的马语者
蒙迪和野马
蒙迪的新方法
蒙迪和害羞男孩的故事之一
蒙迪和害羞男孩的故事之二
蒙迪和他的孩子们
蒙迪给我的启发
采访蒙迪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