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分类学派。根据动物的各种体表特征和分布情况进行分类,即自然分类法,将动物依次分为各种等级。即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七个主要等级。
(2)支序分类学派。根据共同祖先的相对近度(血缘)来进行归类。
(3)进化分类学派。基本接受支序分类方法。两者主要分歧是进化分类学派认为建立分类关系时,不能只考虑血缘关系,还需要同时考虑各分支之间的进化程度。目前,支序分类学派和进化分类学派是当今动物分类学界的主流。
(4)数值分类学派。数值分类学派认为其他学派在分类时给各种特征以不同的加权,主观因素太大。主张通过大量的特征状态数值化以后,采用各类聚类分组算法进行分类,因而称为数值分类。实际工作中,许多分类工作者常吸取各学派的优点和可取之处加以发展。
从上述动物分类学的介绍可以看出,分类不是唯一的,可以有多个角度。此外,分类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展开,会不断提出新的分类维度与水平,比如随着基因知识的快速积累,对动物的理解与研究从表观的体表特征深入到基因水平,从而出现动物分子分类学。
1.5.2博弈论分类中的基本要素
分类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博弈论研究也不例外。博弈论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参与人(局中人、玩家,Player)、战略(策略)、行动、支付函数、结果、均衡(解概念)。另外,对于每个基本概念还可以考虑两个基本维度即时间维度、信息维度。
博弈的参加者(Player),也称局中人或玩家。在一场竞赛或博弈中,每一个有决策权的参与者成为一个局中人。局中人的构成可以小到一个人,大到跨国公司乃至一个国家,只要主体可以独立决策和行动,即可视为一个局中人。一般说来,局中人越多,博弈过程越复杂,博弈结果或者说博弈均衡越多,最终结果越难预料。此外,描述局中人的变量还有局中人的风险偏好、效用函数等,但是由于这些变量往往并非共同知识,因此博弈论一般将局中人视为同质性个体。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