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章“模型因素建构:基于多元理论的因素分析”中,通过理论的逻辑分析所建立的模型的维度和各个维度所包含的因子,需要经过现实的验证性实证分析,才能够为模型的建构提供更多的合理性论证。于是,就需要回到下面这个问题,也即本研究的第三个问题,即如何证明通过理论的逻辑起点得出的元素集合与现实吻合?
为了证明通过理论的逻辑起点得出的元素集合与现实吻合,根据理论模型的元素,本研究设计了相关的问卷指标,利用指标编制了量表。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因素分析,从现实的角度论证出大学校长领导力模型的四维度和次维度提出的科学性。模型元素在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共同论证了元素提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但这还不完全是该研究的目的,也不是研究的终点。维度之间有着什么样的逻辑联系呢?这就是需要考虑的第四个问题,即:模型四维度和各个因子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或者说,它们的组成机制是什么?
通过自身体悟与理论的结合,以及实证的验证性分析,本研究提出了大学校长领导力的组成元素。而这些元素在个体的内隐性知识体系中存在什么关系?-可以肯定地说,它们绝不是在个体的知识系统中简单地堆积,而是协同的关系,共同支配着一个人的行为和价值取向,从而实现领导力的效果。这些元素组成部分可以被当做个体内隐性知识的子系统来分析,从系统分析的角度来看,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特定的逻辑体系。
同时,本研究的基本观点是把大学校长领导力不仅从形式上看做使组织目标实现的能力体系,更是从本质上看做一种基于文化价值选择的精神象征,是一个抽象而理想的个体存在的形式,而要真正实现这种抽象而理想的校长领导力,必然需要其转化成为组织领导力,才能够弥补现实个体领导力的缺憾和不足。知识管理理论中的“螺旋式”的SECI模型,为大学校长领导力个体性通过群体性转化为组织领导力,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转化的途径。这既弥补了大学校长个体领导力的有限性,又给予大学校长足够的精神象征,只有这种精神象征成为组织的灵魂并能够可持续性地传承下去,才能真正为大学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促进大学历史文化遗产的生成与积淀,大学才不至于因为个体的去留而产生震荡。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