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从知识传授到素质养成和能力提升:适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3158751
  • 作      者:
    杨延东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广泛应用,对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什么类型的人才,是一个需要从实践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回答的问题。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我们提出了培养品行优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适用型人才的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确立了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总的原则是分流培养,因材施教。在思想品德教育上,建立“知行测评体系”;在教学上,建立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三点式”教学法;在学生管理上,建立了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三制式”管理;在专业素质培养上,建立了专业主修能力和“二习制”;在基本素质上,建立了基本素质自我养成法和自我训练达标法;在考试上,建立了以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的考核机制和创新学分机制。
展开
精彩书摘
  3.符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愿望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不同的天赋,其素质、能力、特长、性格等个性特征也有很大的差别。其一,智力水平不同。研究发现,尽管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相差无几,但还是有差异的。按照国际标准,人们智力水平的高低通常可以做如下分类:智商在140分以上为天才;120~140分为最优秀,100~120分为优秀;90~100分为常才;80~90分为次正常;70~80分为临界正常;60~70分为智力落后;50~60分为愚钝;20~25分为痴鲁;20分以下为白痴;等等。其二,素质和能力不同。有的身体强壮,擅长体育;有的口齿伶俐,善于沟通;有的思维缜密,善于推理;有的乐于助人,善于协作,等等。其三,性格不同。有的内向,有的外向;有的沉稳,有的活泼;有的忠厚,有的狡猾;有的灵敏,有的迟钝;有的冒进,有的迂腐,等等。其四,兴趣爱好与志向不同。有的好动,有的好静;有的喜欢文科,有的喜欢理科;有的爱学习,有的爱运动,有的爱理财;等等。总之,每个人都愿意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工作和就业岗位。其五,学习态度和学习专长不同。有的比较懒惰,有的比较勤奋;有的善于记忆,有的善于推理;有的善于分析,有的善于运算;有的擅长形象思维,有的擅长抽象思维;等等。当然,他们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知识储备以及思想、道德等方面也各有特点。
  学生的素质、能力、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及就业愿望不同,故不能采用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教育和培养方法。对其施教,“必因其材而笃焉”。做到因能归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既考虑学生的智力水平,又要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更要结合学生的特长和性格,扬其所长,补其所短,形式各异,教法得当,使柔者变刚,刚者变柔,暗者变明,弱者变强,问学者均成才,“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
  分流培养、因材施教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正视差异、承认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把握不同学生的差异,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差异中得到提高和发展,使所有学生都达成基本目标,也使所有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就业愿望,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法,让学生向专业和岗位的要求方向发展。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适用型人才提出的依据
二、适用型人才解读
三、适用型人才培养与素质教育
四、适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第一章 适用型人才培养的原则:分流培养与因材施教
一、分流培养、因材施教的依据
二、分流培养、因材施教在国外的研究与实践
三、中国教育先哲孔子的分流培养思想
四、分流培养、因材施教的应用

第二章 思想品德在自我践行中形成:知行测评与社会实践
一、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
二、思想品德重在自我践行中养成
三、构建知行测评体系,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四、创建社会实践体系,强化理论的实践性

第三章 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三点式”教学法
一、“三点式”教学法的内容与特点
二、“三点式”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三、“三点式”教学法的实施
四、“三点式”教学法对传统教学法的突破

第四章 管理与自我管理结合的管理模式:“三制式”
一、学生自我管理的“三制式
二、学生管理人员队伍配置的“三制式”

第五章 专业能力自我培养与训练:主修能力与见习实习
一、专业主修能力的设定与训练
二、专业见习
三、专业实习
四、专业主修能力、专业见习、专业实习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六章 基本素质的训练与练习:基本素质自我养成法
一、基本素质的含义与特征以及基本素质养成的意义
二、基本素质养成法
……
第七章 突出动手能力的考核机制:创新学分
第八章 文理学院适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