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它要不断地与外界各系统进行相互作用。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以及心理学和教育科学本身的不断完善,课程系统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无论是从整个课程系统来看,还是从两个子系统来看,课程领域都处在一个不断更新、改进和提高的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中,而每一次循环,都使课程向更高水平迈进一步。
课程改革系统很像一个人的血液循环系统。在人与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的心脏通过“小循环”(肺循环)和“大循环”(体循环)不断地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和物质交换,从而保持生命体的活力。“课程”这个教育事业的“心脏”,也同样要通过它的两个子系统的不断循环,而在教育事业中发挥其重要功能,以维持教育事业的活力。因此,我们可以相应地把这两个子系统比作课程领域的“小循环”和“大循环”。
在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在课程改革的“大循环”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教育行政部门代表了国家意志,掌握着各种国家资源,并拥有课程改革的充足动力。通常,他们也是课程改革的发动者,负责制订新的课程方案,研制新的课程标准,编制新的教材,进行新课程的教师培训和动员,并建设与课程改革相关的配套资源。同时,他们也常常是课程改革的评价者。当发现课程改革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不相适应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发动一场新的课程改革行动。
在课程改革的“小循环”中,教师则居于核心地位。他们是课程实施系统中的基层主体,也是整个系统的关键所在。他们作用的发挥关系着课程改革能否落到实处、能否收到实效以及能否持续进行。教师的声音代表了来自基层的真实话语,他们的见解维系、丰富、完善和不断修正课程改革系统的运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