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展示《兰亭集序》摹本,引导学生关注书法背后的文章之美。这样的导入符合从已知到未知的学习规律,便于调动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接着检查预习情况,要求学生翻译“古人云:‘死生亦大矣’”,以及“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两句。这两句是文章的中心句,检查翻译是为后面的探究文本主旨做好铺垫。
二、听与思(10分钟)
这是一个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的环节,包括两个内容:先由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字正音,明确停顿及语气。然后通过分析题意梳理文章内容,明确阅读重点。在这里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1.题目包含了几层意思?分别对应文章的哪些段落?
2.第三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范读及互查正音符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课程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自我评价的习惯,促进他们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分析文题、对应段落意在促进学生全面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确立研读重点。
三、读与析(20分钟)
学生自主赏读1、2段。
首先让学生在自读涵泳的基础上,用文中的语句填写表格,探究兰亭集会之“乐”。然后在齐读前两段的基础上,自由赏析文句之美。
表格的设置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助读导引,促进学生细读文本,合理归纳,提高阅读效率。齐诵文段和赏析语言的过程,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增强情感体验与语言感悟。
师生共同研读3、4段。
这两段是全文学习的重难点,为了帮助学生正确、深入的体会作者内心深处的悲痛与执著,我为学生提供了三个学习支架:教师范读、背景介绍、三个思考题。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