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科学的社会性和自主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12240
  • 作      者:
    马来平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马来平(1950-),山东巨野人。现任山东大学糯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政府参事、山东省政协委员;兼任山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中国科协决策咨询专家库专家、山东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科协委员、济南市政协文史委特邀顾问等。
    主要研究科学社会学、中国近现代科技文化史。著有《科技与社会引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中国科技思想的创新》(山东科技出版社,1995年)、《哲学与文化视野中的科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理解科学——多维视野下的自然科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等;主编和参与编写著作十余种;在《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哲学动态》、《文史哲》等杂志发表论文二百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科学的社会性和自主性:以默顿科学社会学为中心》是一部从科技哲学角度研究默顿科学社会学的专著。全书以阐发科学的社会性和自主性为主线,分别就默顿科学社会学关于科学体制内部微观社会因素与科学知识进步关系的论述,宏观社会因素影响科学发展机制的论述,科学体制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界的社会规范、科学奖励制度和科学界的社会分层等科学自主性的论述,以及科学的社会性与科学自主性二者关系的论述,逐一进行了梳理、评价和阐发。作者熟练运用了科学社会学大量一手和二手文献,对默顿科学社会学思想叙述准确、分析到位、评价中肯,就有关问题所阐述的自己的独立观点也有一定深度和创见。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科学社会学是什么
    一、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科学社会学研究什么?“科学社会学”这一名称已约略给出了答案:“社会学”是其研究方法或角度;“科学”即是其研究对象,或者更确切地说,它的研究对象中一定涉及或包含科学。就是说,科学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方法研究科学的一门学问,其研究对象是科学。但这样说很不够,因为:
    第一,不足以和其他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相区别。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还有一些,如,科学哲学、科学史等。科学社会学与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二:一是研究方法不同。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科学史的研究方法分别是社会学、哲学和历史学性质的;二是对科学的关注焦点不同。科学社会学把科学视为社会现象。科学哲学研究科学知识的逻辑结构与发展模式,它不把科学视为社会现象,也不涉及科学以外的社会因素。科学史包括内史和外史,科学内史研究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逻辑演进的历史;科学外史即科学社会史倒是把科学视为一种社会现象,并着重研究科学在与社会相互作用中发展的历史规律,特别是社会影响科学发展的历史规律。但它与科学社会学已经有了明显交叉,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称它为科学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了,只不过它仍然带有“史”的性质罢了。
    第=,未说明科学社会学是研究科学的所有侧面,还是某个或某些侧面。就是说,没有具体说明所要研究的科学的具体内容。
    事实上,科学社会学的奠基者默顿等人对这个问题是有过反复说明的。例如,默顿说:“最广义地讲,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内容是科学——作为一项带来了文化和文明成果而正在进行的社会活动——与其周围的社会结构之间动态的相互依赖关系。正如那些认真地致力于科学社会学研究的人士所被迫认识到的,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是科学社会学所要探究的对象。”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科学社会学是什么
一、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二、科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三、科学社会学与科学技术哲学的基本关系

第二章 科学社会学的诞生
一、科学社会学的思想渊源
二、《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默顿学派诞生的标志
三、《科学的社会功能》:贝尔纳学派诞生的标志

第三章 默顿命题:科学体制与宏观社会因素的互动关系
一、默顿命题及其依据
二、默顿命题的主要理论贡献
三、默顿命题的实践意义

第四章 科学规范:科学体制的独特精神气质
一、科学规范的必然性
二、科学规范的主要构成
三、科学规范的基本精神
四、科学规范的有效性
五、科学规范的修正和扩展方向

第五章 科学奖励:科学体制的动力机制
一、科学奖励制度概念的提出
二、科学奖励制度的实质与核心
三、科学奖励制度的创新

第六章 马太效应:科学界社会分层中的优势和劣势积累
一、马太效应的普遍性
二、马太效应的检验
三、马太效应的社会心理原因
四、马太效应的作用
五、几点启示

第七章 科学体制的结构和运行机制的理想图景
一、理想图景鸟瞰
二、SSK的尖锐批评
三、与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互补性
四、对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一种误解

第八章 SSK与科学知识的社会性
一、SSK产生的理论背景
二、SSK的理论观点
三、SSK的基本评价
四、科学知识的社会性

第九章 “反身性”难题消解与SSK的未来走向
一、SSK遭遇“反身性”难题
二、难题的解决路径
三、难题消解与SSK的未来走向

第十章 贝尔纳学派关于科学与社会互动关系的探讨
一、贝尔纳计划科学理论的得失
二、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研究的功过
三、经济需要与科学发展关系上的机械理解

第十一章 齐曼的科学规范思想
一、学院科学及其科学规范
二、由学院科学向后学院科学的转变
三、由学院科学向后学院科学转变时期的科学规范
四、齐曼科学规范思想评析

第十二章 科学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向度
一、默顿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贝尔纳学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SSK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作用探源
五、余论

第十三章 科学的社会性、自主性及二者之契合
第十四章 科学社会学与21世纪中国主流科学观的重塑
中文阅读书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