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中国画鉴定的“望气”之说
“望气”原本是指古代方士望云气以测吉凶征兆的一种占侯术,后来被书画鉴定家所借用,作为看见某书画作品的第一眼的印象和得到的感受。一些书画鉴定家的所谓“望气”不同于神秘虚幻的无稽妄言,而是鉴定家各方面修养与能力体现在对一件作品真伪优劣所产生的朦胧意识。这种朦胧意识实际就是一种综合判断,它凝聚着鉴定家多年的辛劳。杨新先生在《书画鉴定三感》一文中认为:“人的大脑是一架活的电子计算机,平时不断储存信息资料,一旦需要,就会输出有关的信息资料,以提供选择和分析,迅速作出初步的判断。例如,在书画鉴定中,忽然碰到一件明代书画家文徵明的作品,鉴定家的大脑顷刻间,就会把自己过去所看到过的文徵明作品的真迹和伪品,他的印章和款式,笔法特点和习惯,甚至其师友、子侄、门生的作品样式,及有关的纸或绢的陈旧状况等等,都会在一闪念间涌现出来,和眼前的这幅文徵明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初步判断,也就形成了第一眼印象。由于人脑在快速提供信息资料时,其图像是模糊的,甚至是一种潜意识,因之第一眼印象的初步判断是感性的、不稳定的,而且随着进一步的观察会很快地消失。所以第一眼印象具有朦胧性的特征,如烟如雾,飘忽不定,似有若无,难以捉摸,很像是一股‘气’。其实这股‘气’不是别的,正是被鉴定对象某些最本质的特征在鉴定家头脑中的显现和浮动。”他说:“‘望气’就是变无意识为有意识地去捕捉住这‘第一眼印象’。如果我们从认识过程的这一角度来理解‘望气’,那么它既有感性认识也有理性认识的成分在内,因此‘望气’作为传统鉴定经验的方法之一,是有可取之处而值得加以研究的。”笔者十分赞同杨新先生的分析和阐述。
“望气”虽说是“灵光一现”,实际上也蕴含着绘画的时代风格、个人风格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因为这第一眼的印象毕竟不是鉴定家凭空想象的猜测。笔者常听一些老先生讲,东西放在那里,不用上手,只要看上一眼,就能断定它的年代真伪。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其实这“一眼”之中,他们已经观察到它是否具备与之相应的时代气韵与神采。他们所以在“灵光一现”中有所发现,就在于他们平时认真学习,经多见广。所谓“灵感”的闪现。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