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文化。对于文化概念的理解,学术界可谓观点众多,汗牛充栋,这里就不加赘述。仅从利于理解孔德思想的角度从词性区分上作一基本界定:文化一词可以作名词性理解,也可以作动词性理解,其概念同时包含着动词性和名词性内涵。
从中文词源学看,《周易》有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说,这是中国人谈论“文化”之始,但“文”、“化”二字尚未联结成一词使用。“文”字在中国古语中原本是指色彩交错、好看的纹理、文字文章等,推广开来,则有“使……变得有条理、合理、好看”的意思,表示一种对原胚事物加工,用人的需要标准和美的尺度去改变对象提升对象的行为和效果。所以唐代孔颖达解释《周易》中的“人文”日:“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十三经注疏》)诗书礼乐正是周人按群体社会生活需要和美的尺度提升自身或原胚性生物人的客观化成果,因而称为人文。“化”的意思是“变”、“改变”,因此“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指掌握和推广以诗书礼乐为表征的人文成果,用教育感化民众、提升民众的方法治理天下。这其中包含了一个“文治与教化”的动态的行为过程。后来汉代的刘向在《说苑·指武》篇中把文、化二字连起来使用:“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即是文化一词的动词性使用。同时,文化的行为过后是文化的成果,因而文、化二字又可以被联结起来作名词性使用,晋人束皙讲“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补亡诗》),就是对文化作名词性使用。
从西方词源学看,英文culture这个词源于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为耕耘、耕作,在1690年安托万·菲雷蒂埃的《通用词典》中,其定义为“人类为使土地肥沃,种植树木和栽培植物所采取的耕耘和改良措施”。这其中同样包含了动词性和名词性两重意义。从动词性讲,耕耘是人为了使原胚性土地合乎自身需要的标准而对土地实施的提升性动态行为,因而文化是使对象发生变化、得到提升的行为。从名词性讲,耕耘所采用的技术,所依据的尺度,所依恃的能力,经人工改造变肥沃了的土地,土地上培植出的植物,也都是文化。所以后来康德可以从动词性方面把文化理解为“有理性的实体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能力的创造”。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