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下辖市与推进自治:我国县辖政区的发展与改革研究》围绕县辖政区这一研究主题,以历代县辖政区的沿革、发展脉络为主线,综合运用地理学、历史学、行政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萃取各学科有关最新研究成果,对我国历代各时期主要的县辖政区设置于管理体制的沿革与特点进行描述,总结其发展规律,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乡镇政府发展演化的内在机制作深入剖析。本书还围绕当前以县辖政区为中心的行政区划改革,进行多角度、多学科系统分析,通过理论和实践分析,并借鉴国际和我国台湾地区市镇制度的经验,构设出我国未来县辖政区体制改革的方向。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概念与界定
(一)政区层级: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
县辖政区
(二)政区等级关系:政区层级、政区的行政等级与
地方官员的行政级别
(三)本书研究的范围:县辖政区及其分类
三、 其他相关概念及其界定
(一) 行政区与准行政区
(二) 城市型政区与地域型政区
(三) 县制与市制
(四) 城市与“市”
(五)府际关系与地方自治
四、 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献回顾与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关于行政区划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一)国外行政区划研究的侧重点
(二)国外对基层政区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二、我国行政区划一般问题的研究
(一)我国行政区划一般性理论的研究
(二)“行政区经济”理论的开创
县下辖市与推进自治——我国县辖政区的发展与改革研究
三、国内乡镇体制研究综述
(一)对当前乡镇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研究
(二)对当前乡镇行政区划体制存在问题的研究
(三)我国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四)国内对县辖市体制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四、简要评述
第二章 县辖政区的相关理论
一、理论基础
(一)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系理论
(二)政区竞争理论
(三)行政区经济理论
(四)行政区划层级与幅度关系理论
二、城市化、城乡关系相关理论
(一)城市化与城乡分治
(二)城市增长极理论
三、府际关系与地方自治的相关理论
(一)府际关系的基本内涵
(二)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理论
(三)地方与地方关系的理论
第三章 历史时期我国县辖政区制度的演变
一、我国县制的形成、发展与演变
(一)我国县制的起源:由血缘关系采邑制向行政
区划的转变
(二)历史上我国县制的发展演变:保持着
相对的稳定
(三)我国县数目的演变
二、我国古、近代县辖政区的发展与演变
(一)具有行政区划特点的县下行政组织:
秦至唐中期
(二)不具有行政区划特点的县下组织:
唐中期至清末
(三)以地方自治和城乡分治为特色的县下行政组织:
清末至民国
(四)我国古、近代县辖政区(组织)演变的规律与
经验借鉴
三、革命战争时期我党根据地县辖政区制度的
发展与演变
(一)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县辖政区体制:
县(市)—区(市)—乡(市)
(二)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县辖政区体制:
县—区—乡(市)
(三)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县辖政区体制:
县—区—乡(村)制
(四)革命战争时期县辖政区小结
第四章 新中国县辖政区体制的发展、存在问题及改革的必要性
一、新中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体制的发展与演变
(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
体制的演变
(二)新中国县级以上政区演变的特点与规律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县辖政区体制的演变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4年):
县—区[区]—小乡(行政村)制
(二)理顺规范时期(1954—1957年):
县—([区])—乡镇制
(三)人民公社化时期(1958—1982年):
县—人民公社、镇体制
(四)拨乱反正时期(1983—1986年):
县—([区公所])—乡镇制
(五)改革开放时期(1987以来):县—乡镇制
(六)新中国县辖政区体制演变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三、目前我国乡镇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乡镇关系:条块分割,乡镇功能不全,
责权利不清
(二)乡镇内部:关系混乱、问题重重
四、我国现行乡镇体制的不适应性与改革的必要性
(一)现行乡镇建制的不适应性:对城市化进程
反应不敏感
(二)并乡建镇后产生的新问题
(三)现行县辖政区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第五章 新形势下我国县辖政区的重新定位与改革的
总体思路
一、新形势下对我国县辖政区的重新定位
(一)乡镇面临变化了的时代背景
(二)重新认识乡镇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三)对未来我国县辖政区功能的重新定位
二、对未来我国县辖政区(乡、镇级)体制改革
方向的思考
(一)行政区划建制的多元化发展:创新县辖市制度,实现
县—乡、镇体制向县—乡、镇、市体制转变
(二)行政制度的自治化发展:推行地方自治制度,
实行县辖乡、镇、市自治
第六章 国外市镇制度经验借鉴与我国县辖市制的实践
一、主要国家城市制度及其经验借鉴
(一)美国的市镇制度及其背景
(二)日本的市镇制度及其背景
(三)德国的市镇制度及其背景
(四)法国的市镇制度及其背景
(五)国外市镇制度的启示与经验借鉴
二、我国台湾地区县辖市体制及其经验借鉴
(一)我国台湾地区的行政区划体系
(二)我国台湾地区市镇制度的启示
三、清末民初以来我国县辖市制度探索与实践
(一)我国市制产生的经济基础和时代背景
(二)江苏省市制的实践:我国县辖市制度的
产生与发展
(三)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市制的发展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大陆地区的县辖市现象
(五)我国大陆地区的县辖市的消失:1953年
第七章 实行县下辖市:我国市制与县辖政区创新的结合
一、我国实行县辖市的必要性
(一)“足履相适”原则:城乡的异质性需要不同的
建制来与之适应
(二)县辖市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实行县辖市符合我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
主要方向:减少政区层级与创新市制
(四)实行“县辖市”是乡镇区划体制创新的需要
(五)对“县辖市”认知情况的调查显示:
县辖市越来越被公众接受
二、构建三级市制体系:直辖市、省辖市、
县辖市三级设市体系
(一)目前我国市制体系的现状
(二)未来我国的三级市制体系:
直辖市→省辖市→县辖市
三、设市模式的创新:“城郊合治”理念下的
“适度切块设市”模式
(一)当今世界主要的城市管理理念与
设市模式及其利弊分析
(二)设市模式的创新:“城郊合治”理念下的“适域型”
设市模式——“适度切块设市”
四、合理确定县辖市设置的标准
(一)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设市标准
(二)我国设市设镇标准及其评价
(三)制定科学的县辖市的设置标准
(四)根据我国中心镇的基本现状来预测近期
县辖市的数量
五、建立县辖市的审批制度
(一)目前我国行政区划变更的审批制度
(二)我国行政区划变更审批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六、县辖市设置类型
(一)县城设市
(二)撤镇设市
(三)现有部分县级市降格为县辖市
(四)“准行政区”改制设市
(五)大中城市郊区新市镇设县辖市
第八章 构建我国县辖乡镇市自治体制
一、从新中国中央与地方府际关系的演变来看:
分权化是必然趋势
(一)中央与地方关系演变的阶段及其特点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演变的规律
(三)未来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趋势:
中央与地方适度分权,实行地方自治
二、从我国地方政治现代化发展进程来看:
走向地方自治是必然趋势
(一)我国近现代地方自治发展的脉络
(二)我国近现代地方自治发展的小结
三、实行县辖政区自治的必然性、客观条件与
基本原则
(一)实行县辖政区自治的必然性
(二)从世界各国地方行政制度发展改革的主导
潮流出发,积极探索并贯彻落实地方自治
(三)实行县辖政区自治的客观条件
(四)县辖乡、镇、市自治的基本原则
四、构建我国县辖政区管理新体制:乡、镇、
市自治制度
(一)乡镇市的性质认定
(二)乡镇市自治权限的划分与主要自治组织
(三)乡(镇、市)居民的资格和权利
(四)乡(镇、市)财政的重建
五、对乡镇市自治的监督机制
(一)立法监督
(二)行政监督
(三)财政监督
(四)司法监督
第九章 我国县辖政区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一、我国县辖政区改革的制约性因素
(一)实施县辖市与乡镇市自治的法律依据问题
(二)当前的层级过多的行政区划体制制约了县辖市
与乡镇市自治的推行
(三)长期以来“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思想是
我国走向地方自治的障碍性因素
(四)当前带有集权色彩的政治文化也是我国走向
地方自治的障碍
(五)当前政治体制中的一些组织原则和管理原则
不利于我国走向地方自治
二、我国县辖政区体制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与前提
(一)与整个国家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大方向吻合:
划小省区、省县直辖、三级市制、
地方自治(县下自治)
(二)制定和修改现有法律法规,将县辖政区
改革进程法制化
(三)国家政府机构层级的改革
(四)加强对广大群众民主意识的培育,
防止地方自治的“恶质化”
(五)建立地方居民参与机制
(六)积极看待近年来部分地区乡镇干部选举的
改革试验,认真总结经验
(七)深化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
(八)防止机构膨胀与新一轮“设市热”
第十章 案例分析
案例一:浙江苍南县龙港镇发展与
县辖市体制创新研究
(一)龙港的城市化发展道路: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典范
(二)龙港发展中的问题:行政区划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三)龙港行政区划调整的原则
(四)在现有行政区划体制内的调整方案及其评价
(五)市制创新:设立县辖龙港市
案例二:县域多中心格局与县辖市体制创新研究
——以江苏省吴江为例
(一)吴江县域多中心格局的现状
(二)吴江县域多中心格局的成因分析
(三)县域多中心格局对传统县—镇体制提出新要求
(四)多中心的县域行政区划体制调整方案的理性选择
案例三:近年来部分地区乡镇管理权限与
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探索
(一)浙江省首批141个强镇被赋予县级管理权限
(二)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乡镇干部选拔制度改革
的探索
结语
参考文献